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虹口区2014年5月政治月考卷答案
1虹口区2014年高三政治5月月考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D4D5A6C7B8B9C10B11A12C13D14C15C16B17D18D19B20C21B22B23D24A25B26A27C28A29C30C二、简答题31、(7分)(1)答案示例:从整体把握事物的联系,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3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2—3分能够指出“系统思考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是从整体着眼,在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中,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1—2分能够指出“系统思考大气污染治理问题”是从整体着眼,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0分没有应答或者应答与试题无关(2)答案示例:治理大气污染,将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老旧车辆,提高汽车换代速度,增加汽车的市场需求量;治理大气污染,传统汽车的销量受限,将促进汽车业开发新型汽车,特别是节能环保型汽车将成为市场新宠,这有利于汽车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4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3—4分能够从两个角度分析“上述推测”的依据并分析合理1—2分仅从一个角度分析“上述推测”的依据并分析合理,或从两个角度分析“上述推测”的依据,但分析逻辑性不强20分没有应答或者应答与试题无关32、(8分)(1)答案示例:人民政协(2分)(2)答案示例:立法协商在探索新的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立法影响和监督作用,使国家立法可以更好的了解社情民意,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见和利益,有利于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也使公民了解国家立法的过程,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和对国家立法的认同感,使立法得以顺利实施,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6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4—6分能够从立法协商对“国家立法科学化和民主化”和“公民了解国家立法的过程和对国家立法的认同感”的角度回答问题1—3分能够从立法协商对“国家立法科学化和民主化”或者“公民了解国家立法的过程和对国家立法的认同感”的角度回答问题0分没有应答或者应答与试题无关33、(9分)(1)(6分)答案示例:①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②预期收入——对于未来收入,当人们预期未来收入将会提高的时候,可以在当期增加消费;反之,当人们预期未来收入将会减少的时候,就会节制和减少当前的消费,以备不时之需。③收入差距——人们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激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从而总体消费水平提高。(2)(3分)答案示例:例如,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万3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网络零售消费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相关企业的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34、(8分)(1)答案示例:三次报告中奋斗目标从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改变,体现了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执政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分)评分量表:分值等级描述3—4分能结合试题情境指出报告中奋斗目标的变化体现党执政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1—2分仅能指出报告中奋斗目标的变化体现党的宗旨0分没有应答或者应答与试题无关(2)答案示例:三次报告中奋斗目标从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改变,体现了我国从追求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到追求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努力实现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4分)分值等级描述3—4分能结合试题情境指出奋斗目标的变化体现我国从追求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到追求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2分能结合试题情境指出奋斗目标的变化体现我国从追求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到追求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或体现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1分仅能指出报告中奋斗目标的变化体现我国从追求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或体现追求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0分没有应答或者应答与试题无关。4三、分析说明题35、(12分)答案示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要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矛盾双方。资料说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相互对立的和相互排斥的,经济建设总是要消耗能源与资源,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压力。环境投入不足说明生态建设还会挤占经济发展的资金和资源,对经济建设造成影响,。同时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有利于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我们应该用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观点看待两者的关系,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以不支持该小组的观点。评分说明:本题采用分析评分法。评分观察的行为特征:概述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分析材料的合理性;根据评价标准分析材料的不合理性;根据评价标准分析指出应具有的正确认识;得出评价结论。评分量表:评分项1:概述评价标准分值等级描述分数解释2分指出矛盾的含义,并强调要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既能概述哲学原理,又能概述方法论。1分指出矛盾的含义;或强调要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只能概述方法论,而不能概述哲学原理;或只能概述哲学原理,而不能概述方法论。50分没有概述评价标准;或概述内容不属于试题要求的矛盾的观点。不能概述评价标准。评分项2:根据评价标准分析材料分值等级描述分数解释5—8分①指出资料说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相互对立的和相互排斥的,。②指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③运用矛盾的原理分析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我们应该用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观点看待两者的关系。能够根据评价标准全面分析材料内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提出解决具体问题时应持有的正确认识和解决方法。3—4分只能回答;①指出资料说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相互对立的和相互排斥的,。②指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或只能回答:③运用矛盾的原理分析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我们应该用全面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观点看待两者的关系。能够根据评价标准全面分析材料内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或运用评价标准提出解决具体问题时应持有的正确认识和解决方法。1—2分语言简单、凌乱,从应答可以推测,考生认识到了资料中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或对我国的治霾方略的正确认识。能够根据评价标准全面分析材料内容进行一定的分析,但分析缺乏层次,语言简单、凌乱。0分没有分析;或分析内容与评价标准不匹配。不能够根据评价标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评分项3:得出评价结论6分值等级描述分数解释2分在上述完整评价过程和充分分析基础上,得出不支持该小组的观点的结论。能在完整评价过程和充分分析基础上,得出正确评价结论。1分评价过程不完整,但得出不支持该小组的观点的结论。能在较完整评价过程或较充分分析基础上,得出正确评价结论。0分错误判断;或没有判断;或得出的评价结论缺乏评价过程和分析基础。不能在完整评价过程和充分分析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或不能得出正确评价结论。四、论述题36、(16分)答案示例: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一、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推动出口升级。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参考例证:国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利于推动出口升级。)二、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参考例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三、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式的7跨国公司。提高我国全球化竞争中的竞争力。(参考例证:2001年,宝钢汽车板登陆欧洲市场。到去年,宝钢累计出口钢铁产品1730万吨,产品批量进入菲亚特、福特、伊莱克斯、惠而浦等国际知名汽车、家电企业。宝钢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了产品档次,优化了产品结构,使宝钢产品不仅在国内领先,而且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四、积极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对话与协商,发展与各国的双边、多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贸易、投资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参考例证:我国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快与韩国、澳大利亚、海湾合作委员会等自贸区谈判进程,有利于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论述题评分标准:评分项1:论题、总论点(结语)与分论点分值等级描述3分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一致。即,①围绕论题提出总论点(结语);②大部分分论点都与总论点(结语)一致。2分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较一致。即,①围绕论题提出总论点(结语);②较少部分分论点与总论点(结语)一致。1分论题与总论点(结语)不完全一致;0分总论点(结语)与论题不一致;或没有提出总论点(结语);或提出分论点并展开论述,但分论点与总论点(结语)不一致;或有论述,但没有提出分论点;或提出分论点,但都没有展开论述;评分项2:分论点与论述分值等级描述6-8分①评分项1得3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3-5分①评分项1得3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较连贯,但缺少部分8重要逻辑环节。或①评分项1得1分或2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的逻辑线索连贯且较完整。1-2分①评分项1得1分或2分;②围绕每个有效分论点展开论述,论述缺少重要逻辑环节。0分①评分项1得0分;②论述中没有连贯逻辑线索,只是孤立地罗列部分非重要逻辑环节,即简单堆砌教材内容。说明:“有效分论点”指分论点与总论点(结语)、论题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评分项3:术语分值等级描述2分①评分项2得3分以上;②较正确使用学科术语。1分①评分项2得3分以上;②较少使用学科术语;或使用学科术语,但有较多明显错误。0分评分项2得0—2分。评分项4:事实论证分值等级描述3分在至少两个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分别恰当举例并论证相应分论点。2分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只就其中一个论证相应分论点。1分在一个及以上有效分论点的论述中,恰当举例,但没有展开论证;在一个有效分论点展开的论述中,恰当举例,展开论证,但没有论证或没有论证相应分论点。0分没有举例;或在非有效分论点中的举例论证;或举例不恰当。9说明:“有效分论点”指分论点与总论点(结语)、论题一致,且展开论述的分论点。“分论点与论述”的评分项说明:1、围绕论题展开论述可以包括以下逻辑线索:(1)从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推动出口升级的视角论证,主要逻辑线索有: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2)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视角论证,主要逻辑线索有: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
本文标题:虹口区2014年5月政治月考卷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9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