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论公诉人交叉询问能力的培养(中国政法大学邹玉华)
论公诉人交叉询问能力的培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语言研究中心邹玉华2013.10.19论公诉人交叉询问能力的培养一、交叉询问的概念二、交叉询问的话语特征及其功能三、交叉询问的方法四、公诉人交叉询问能力的培养一、交叉询问的概念1、什么是交叉询问交叉询问(Cross-examination)交叉询问一般是以控辩两大阵营的对抗为背景。在询问过程中,证人一般也被划分为两大阵营中的某一方。控辩双方对他方证人的询问是交叉询问(用交叉箭头表示)。控方辩方控方证人辩方证人在审判或听证中由与传唤证人出庭作证的一方相对立的一方对该证人进行的询问。(《布莱克法律词典》)由非提供该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向该证人提出的诘问或盘问,通常在提供该证人的一方当事人首先向其提问后进行。(《牛津法律大辞典》)2、交叉询问与质证质证是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对另一方(或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的属性及证明过程进行质疑,从而影响事实认定者对案件事实内心确信的一种证明活动。质证既包括证人证言,又包括物证、书证等各种类型的证据。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8条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交叉询问针对的是证人证言,通过质疑证人的可信性、证言矛盾等来动摇事实认定者对证言的采信。直接询问是庭审中言词证据的举证方式交叉询问是言词证据的质证方式直接询问(directexamination)交叉询问(cross-examination)再询问——再交叉询问二、交叉询问的话语特征及其功能威格莫尔认为,“交叉询问无疑是迄今为止发现真实所发明的最伟大的法律引擎。”一问一答A—B—A—B—A—B。轮番说话,简称“话论”(turn-taking),话论是会话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一番话话论对话串对答:(1)在言语线性系列上是邻接的;(2)有两位说话人分别说出的;(3)分为始发语和应答语;(4)始发语要求有特定的应答语与之相匹配。在说出始发语之后,当时的说话人L1必须停止说话,下一个说话人L2此时必须尽快说出相应的应答语。会话是一种社会行为依据一般社会行为准则,人们期望问话后是答话,不管这个回答是正面的、反面的,或者中性的,只要与问话“关联”。最具关联性的答话正因此,法庭证据调查一般采用问答形式获取信息。证人证言的导出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叙述式证言导出方式,一是问答式证言导出方式。叙述式证言导出方式,通常向证人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然后由证人进行描述。问答式证言导出方式,就是要求证人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回答。被告人: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时候对我说过尼斯房产的事?证人:我刚才已经表示过了,一是在你家餐桌前那个情形,再就是商务部。被告人:除此之外还有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我曾经任何时候给你提过关于尼斯的事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你对我提过吗?证人:没有。交叉询问是最了解真相同时最具有攻击或反驳的性质的反对方的询问。两个带有偏见的寻找者从田地的两端开始寻找,比一个公正无私的寻找者从田地中间开始寻找更不可能漏掉什么东西。问话不能创造真理,但是可为真理打开道路。三、交叉询问的方法言词证据质证方法1、对感知和记忆能力的质疑2、对诚实品性的质疑3、对前后不一致陈述的质疑4、对利害关系的质疑1、感知和记忆能力的质疑辩护人:按照你的证言,你看幻灯片是2002年,侦查人员找你看幻灯片是2012年,事隔十年的时间,你只看过一次,你怎么能记得确定?证人:我在第二次看幻灯片我也讲了对这件事情的印象。……辩护人:你陈述看幻灯片时是2002年,你怎么能知道和记起来是2002年?证人:因为在02年的时候,这个房子基本上成形了。2、前后不一致陈述的质疑被告人:你是否知道我直接向你要过硬盘吗?证人:没有。被告人:你的笔录里说我跟你要过两次?证人:你向我要过两次案子的硬盘。3、诚实品性的质疑被告人:11·15以后,市公安局有一个证明,有王某的签字和手印,这是谁给开来的?是你给的?证人:不是,我没给过她。不诚实经常撒谎不一定这次也撒谎感知和记忆前后不一致陈述是否合理也不是绝对的——有很多可能性交叉询问被吹捧的好处并不总是有助于事实的认定,它不总是那么有效。而且交叉询问总是被滥用。摩根指出:“虽然交叉盘问能够并且偶尔确实揭示出了不诚实问题和语言使用上的特性,但法庭上的经验表明,其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暴露在感知和记忆问题上的缺陷。”对事实问题的质疑被告人: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时候对我说过尼斯房产的事?证人:我刚才已经表示过了,一是在你家餐桌前那个情形,再就是商务部。被告人:除此之外还有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我曾经任何时候给你提过关于尼斯的事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商务部见我之前,过去的两年你和我单独说过尼斯的事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2000年之后,你有没有和我谈过尼斯的事?证人:除我刚才讲的两个情节,再没有过。四、公诉人交叉询问能力的培养法庭诉讼结构控诉审三方的三角态势法官中立:置老虎和公鸡于同一天平上给与绝对相同的保护在进行裁判的法庭上,任何凭借强力和实力并以此对裁判施加影响与干预的情形都不能允许。利用言辞和施展口才而展开的辩论是唯一的武器。证人和被告人都是亲历者亲历其境公诉人是“道听途说”1、从起诉罪名的概念出发找出可能的事实争点受贿罪知情受贿第三百八十五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受贿罪犯罪要件主体客体主观客观概念来自对现实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原型——贿赂的原型——受贿事件争点在是否有故意(明知)知情知情——知道内情被动——被告知主动——主动问直接间接推知——意会知道大概情况知道详情被告人: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时候对我说过尼斯房产的事?证人:我刚才已经表示过了,一是在你家餐桌前那个情形,再就是商务部。被告人:除此之外还有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我曾经任何时候给你提过关于尼斯的事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你对我提过吗?证人:没有。被告人:在沈阳看幻灯那次,你在旁边,谷某某有没有跟我提过那个房产的大小?证人:没有。被告人:价值多少钱?产权关系谈了没?证人:没有。被告人:谷某某在办尼斯房产的过程,你听她说哪个情节给我说过?证人:没听说过。被告人:商务部见我之前,过去的两年你和我单独说过尼斯的事没有?证人:没有。被告人:2000年之后,你有没有和我谈过尼斯的事?证人:除我刚才讲的两个情节,再没有过。被告人:在沈阳看幻灯的时候,谷某某说了那一番话,我有什么表示?证人:你坐在那里没有说话。是否知情证人没有对被告人说过商务部之前,过去的两年没有单独和被告人说过2000年之后没有和被告人谈过被告人家人没有跟被告人提过房产的大小价格、产权关系等被告人家人在办尼斯房产的过程,被告人家人没有给被告人说过细节被告人没有说话是否被告知证人没告诉家人(被告妻子)没告诉被告没有提过被告没有说话2、围绕事实问题构建询问话题链对事实的了解“告知”涉及言语事件发话人受话人话语交际方式时间地点言说动词话题话题是说话人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话题链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的联系,组成话题链。焦点焦点是话语的表达中心在心理结构上,说话人在一句话中要强调的交际内容的重点疑问的焦点公诉人:刚才你说尼斯房产一事你不知道,但起诉书指控你是有大量证据的,请你向法庭如实讲一下你和谷某、徐某一起看枫丹别墅幻灯片的事?被告人:我没有印象。公诉人:现场看数码照片你还有没有印象?被告人:我没有印象。公诉人:检方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当时在场,且知道购房款由徐某出资。此外,你说过徐某为薄某某和谷某提供各种资助,数额同起诉书,对此事实你还有什么要陈述的吗?被告人:没有了。要询问有关事实的细节3、建立篇章——会话的足量原则根据现有证据所推断的事实就被告人所认可的事实被告人:在沈阳看幻灯的时候,薄某说了那一番话,我有什么表示?证人:你坐在那里没有说话。你坐在那里没有说话,你是没有听到还是不赞成这件事?当时家里有什么干扰影响你们交流吗?被告人:在沈阳看幻灯那次,你在旁边,薄某有没有跟我提过那个房产的大小?证人:没有。被告人:价值多少钱?产权关系谈了没?证人:没有。被告人:薄某在办尼斯房产的过程,你听她说哪个情节给我说过?证人:没听说过。据此,你是说,这件事情你是毫不知情?那么,你认为你们三人所看幻灯片中的房子不是你们家的,而是徐某的?或者说,你们再为徐某家的房子讨论装修方案吗?THANKS!谢谢!
本文标题:论公诉人交叉询问能力的培养(中国政法大学邹玉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63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