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草莓设施栽培技术园设1201班122005119沈涛前言:草莓设施栽培技术是指在草莓进入休眠之前,人为给予高温,或结合电灯长日照,以及喷赤霉素处理,抑制其休眠,使其继续生长发育,达到提早开花结果、提早上市、延长收获期的一种栽培方式。使得草莓鲜果供应可从11月到次年六月,不仅延长市场供应,同时增加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成为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一、培育无病壮苗(一)、选择适宜品种温室栽培应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浅、耐寒、丰产、品质优良的品种,目前生产上主要用新世纪1号、女峰、丰香、明宝、鬼怒甘、枥木少女、幸香、章姬等品种。(二)、建立专用秧苗繁殖圃1圃地准备繁殖园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和背风向阳的地块。要求土壤是不干燥、不板结、不积水、无重茬、无病虫害的沙壤土。前茬作物是草莓或蔬菜的,应对土壤进行化学消毒或太阳能消毒。2母株栽植(1)、选无病毒苗。生产上最好选用组织培养的无病毒苗。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强,草莓能充分表现出其品种特性,品质好、产量高,一般比非脱毒苗增产15%~30%。同时注意选优劣汰,前1年预留选择健壮无病植株,做第2年早春繁育种苗,或在采果田后期疏除病苗弱苗,选择优良结果株,抽行留苗。及时淘汰生产上混杂退化的苗。(2)、栽植密度。母株栽植的株行距,应根据品种特性、栽植时期、栽培条件而定。发生匍匐茎能力强的品种,可采用较大的株行距;母株栽植早,肥水条件比较好,栽培管理精细,发生匍匐茎多的,也应采用较大的株行距。明宝、丰香等品种,每个母株需营养面积1~1.2m2,而枥木少女、幸香、章姬等品种,每个母株营养面积只需0.5m2即可。一般每亩栽植优良母株800~1200株,在1.5m宽畦中间定植1行,株距40~60cm左右;在离沟边25cm各栽1行,株距50~80cm。(3)、栽植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初采用地膜覆盖栽植母株,延长繁殖期。栽植时要去掉母株的老叶、残叶,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栽植深度以使心叶基部、根颈顶部与土面相平为宜。栽后按实,及时浇水保湿促活棵,在正常成活后于4月中下旬揭除地膜。(三)、秧苗繁殖圃的管理1土肥水管理。栽后要及时松土浇水,为幼苗扎根创造疏松湿润的土壤条件。切忌高氮大水,以防苗徒长、花芽分化受阻和病害发生。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追肥。若植株长势较弱,可结合松土浇水。天旱时每隔5~7天浇1次水或小水轻灌,不可大水漫灌。要结合除草经常浅中耕,遇梅雨天或大水时要及时排水降渍。底肥不足的,可在匍匐茎发生期,补施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kg,或结合松土用稀腐熟粪水轻浇。2母株与匍匐茎的管理。(1)、摘除花蕾。春季栽植的母株,应注意及时疏除母株上出现的花蕾,以减少营养消耗,促发匍匐茎和形成健壮子株。(2)整理茎蔓。植于棚内的母株,应控制棚内温度等条件,经常整理和固定匍匐茎,当匍匐茎相互交叉而垂到地面时,可将其引向空处。在匍匐茎的叶丛处用土压茎,或用草秆、弓形铁丝等给予固定,使子株间距保持在10~15cm,在苗够的情况下,去除母株苗和后发匍匐茎小苗,从而达到株丛间通风透光,保证每1个子株都有足够的营养面积。(3)喷施赤霉素。将0.3~0.5g赤霉素原粉(一克一小袋分成2~3份),用少许酒精溶解,加水10kg稀释,每株叶面喷施5~10mL。(4)化学和人工除草。在栽苗前,结合碎垡,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50~200mL对水50kg土面均匀喷雾(干旱时施药后要及时松土),可防治禾本科等1年生杂草萌芽出土。在生长期间的单子叶杂草2~3叶期,用高效氟吡甲禾灵、喹禾灵等防治,并整理茎蔓,使其分布均匀,用土块压茎,促使生根。(5)摘除老叶、病叶。经常摘除衰老叶片和病叶,保持母株5~6张绿叶和匍匐茎子苗4~5张绿叶,促进子苗加快生长。(6)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红蜘蛛、蚜虫;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灰霉病、炭疽病等。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如发生地下害虫,可用48%毒死蜱1500倍液泼浇,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50~200g喷拌炒香饼肥10kg,于傍晚撒施田间,毒饵诱杀。叶面害虫选用氯氰·毒死蜱、抑太保、氟虫脲等高效低毒农药,病害用多抗霉素、甲基硫菌灵、三乙膦酸铝、苯醚甲环唑等各选1种按照规定浓度防治。(四)、断根移植1、采苗假植断根育苗,首先应注意及早采苗假植,采苗假植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进行。采苗即采子株(匍匐茎苗),于育苗繁殖圃内采集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的秧苗,保留3片叶,剪留近母株端的匍匐茎3cm左右,摘除老叶、病叶及其他匍匐茎。将大小苗分开,放入盛有水的塑料小盆内,只浸根,准备假植。选择无病地建假植畦,假植畦一般高20~25cm,宽约80cm,每畦5行,株行距10~15cm×15cm。假植时,大苗露出所留的匍匐茎段,小苗则将匍匐茎段插入土中,并分别假植。假植完毕后,在苗床上覆盖寒冷纱,并在其上喷水,以后应注意经常于傍晚喷水,保持湿度。经10天左右缓苗之后,便可揭去寒冷纱,并注意防止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苗的根系。假植苗应在花芽分化开始前的诱导期间移植断根。2、移植断根。移植断根一般在预定形成花芽前20天,即在8月中下旬进行,选假植苗的大中苗(4~5张绿叶、根颈粗0.6~1.0cm),用小铁铲在假植苗圃切土断根,切成正方形或圆柱形,边长或直径为7cm左右,将假植苗与土一起移植1个株距,对被移植的苗要填土覆平。在移植断根的前1天傍晚,浇透水,以利带土移植。若出现暂时萎蔫,为正常现象。移植断根次数,依植株花芽分化状况及长势而定,一般1~2次。移植断根时间要适当早,若在营养生长旺盛、花芽数多、花芽分化期移植断根,则花芽分化数少,且不利于花芽发育。二、设施选择与定植(一)、田地准备一般在8月上中旬整地。对连作或病虫害严重的园地,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日光消毒,并用土壤净化剂处理,7~8月份在晴天高温下密闭大棚20~30天,地温40~45℃。草莓设施栽培,产量高,幼苗营养消耗大,故需增施有机肥。定植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以上,加入过磷酸钙30~40kg和氮磷钾复合肥30kg,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施入饼肥100kg左右。连作田增施活性菌根和微生物肥,撒施后做高畦。高畦南北走向,底宽55~60cm,上宽45~50cm,畦间间隔25cm,畦高30cm以上。(二)、定植时期温室栽培必须用经断根移植处理的优质壮苗,定植时间可在9月上中旬。(三)、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一般每畦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cm和25cm,株距15~20cm,每亩定植6000~7000株;对迟栽的或弱势苗,每亩需定植9000~10000株。(四)、定植技术幼苗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垄沟方向)。定植深度应适宜,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五)、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灌足水,2~3天后再灌1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促进花芽分化。三、保温及棚室内管理(一)、保温时间和方式日光温室栽培,应在顶芽开始分化后30天,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保温过迟,植株休眠,会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结果。覆膜保温可采用3层农膜,即除黑地膜外,还有小拱棚和中棚(或大棚)。也可以不用内层膜而采用外覆草帘。棚北侧可用玉米秸秆等设置风障,棚外层应采用无滴长寿薄膜。(二)、棚室内温湿度管理1、保温初期为防止草莓进入休眠,保温初期温度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超过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棚内湿度控制在85%~90%。2、开花期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进行。夜间温度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如夜间温度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此期棚内湿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授粉不良。3、果实膨大和成熟期。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5℃以上。湿度可控制在60%~70%。(三)、水肥管理草莓保温以后,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施肥,容易出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以氮磷钾复合肥最好,每次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kg。除了根部施肥外,还需喷施叶面肥,在结果期喷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棚室内湿度很大,易给人造成不缺水的假象,一般在保温前和盖地膜前各浇水1次,以后结合追肥浇水。日光温室草莓尤其适宜采用滴灌。果实发育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垄沟浸灌时,一定要防止水淹浸果实。(四)、赤霉素处理温室栽培开始保温后,在2片叶未展开期(一般10月中旬)进行第1次赤霉素处理,以促成花柄伸长,有利于授粉受精。赤霉素浓度为5~8mL/L,每株施3~5mL,喷洒在苗心上。在用赤霉素处理时,休眠较浅的品种比休眠较深的品种用量少、次数少,冷地比暖地用量少、次数少。为防止大棚草莓徒长,最根本的措施是避免保温过晚。若生长过旺,可适当降温和降低土壤温度,并控制氮肥施用。(五)、植株整理随着植株生长,产生出许多侧芽,一般除主芽外,再保留2~3个侧芽,对其余的侧芽要及早掰掉。对病虫叶、老叶和匍匐茎要随时摘掉。在前期果实采收之后,应及时摘除果柄及老叶等,以提高后期果实产量和品质。(六)、花果管理1、加强授粉。设施内高湿环境不利于花粉传播和授粉,并会产生畸形果。因此必须采取下列措施加强授粉:一是降低空气湿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提高气温和通风除湿都能降低相对湿度。二是配置授粉品种。2~3个品种互相授粉,有利于减少畸形果,增大果实。三是蜜蜂授粉并结合人工授粉。常用的方法是,用软毛笔在开放的花中心轻轻涂抹,或在开花盛期,用细毛掸在花序上面轻拂。2、疏花、疏果。草莓低级次花易出现雄性不育,高级次花易出现雌性不育,但前者只要有良好花粉授粉即可正常生长,后者却不能坐果或坐果不良。及时疏除容易出现雌性不育的高级次花,可明显降低草莓畸形果率,并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疏果时,应注意疏除病果、过早变白的小果以及畸形果,最终第1花序保留12个果左右,第2花序保留7个果左右。(七)、果实采收果实成熟采收时,用拇指和食指指甲切断果柄,采下的果突果柄越短越好,以免将别的果突扎破。同时剔除病虫烂果,大小果分级,用透明小塑料盒或纸盒包装后,再以纸箱为外包装运输、销售。四、草莓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1、白粉病:叶片感病后,发生暗色污斑,背面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叶缘萎缩、枯焦,幼果停止生长、干枯,有一层白粉。防治方法:(1)清扫棚室。(2)控制施氮肥,以防徒长。(3)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排水。(4)发病初期喷0.3度石硫合剂或1%硫磺粉,果实采收后喷杀菌剂。2、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和果实,花感病后花序干枯死。果实感病后呈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变暗褐色,组织软腐,香气风味消失。防治方法:(1)摘除病花和果实。(2)花前喷波尔多液。3、叶斑病:一般开花前发病,果实采后大发生,叶片感病后,叶面形成无一定形状红色或紫红色病斑,中心变成灰白色圆斑。防治方法:(1)摘除病叶,清扫棚室。(2)控制施氮肥。(3)开花前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或500倍65%的代森锌。4、红蜘蛛: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草莓叶背刺吸汁液、吐丝、结网、产卵和为害防治方法:(1)清扫棚室,花序初显时喷0.3度石硫合剂。(2)果实采收后喷800-1000倍20%三氯杀螨矾或氧化乐果1200倍。5、地老虎:幼虫食性杂,三龄以下地老虎栖于草莓地上部分,危害不明显。三龄以上幼虫白天在土层下,夜间取食嫩芽嫩叶,常咬断草莓幼苗幼茎、也吃浆果。防治方法:(1)栽前认真翻耕整地,灾后夏季精耕细耙,消灭顶层幼虫和卵块。(2)勤除草,集中烧毁、消灭幼虫。(3)清晨检查原地及时发现缺叶苗死亡苗,及时发现并消灭
本文标题:草莓设施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575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