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郴州市2015年第一次中考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郴州市2015年第一次中考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分析报告学校:郴州五中年级:九年级学科:数学袁小霓一、考试基本情况:我校有学生1093人,布置了29个考室其中21个考室按5*6,座布置,有8个大考室按7*9座布置。每个考室安排两名监考老师,采用密封装订流水阅卷形式阅卷。本次考试我校平均分72.47,及格率64%,优秀率18.4%.最高分129分最低分3分。二、试卷分析:本次考试满分130分,一大题为选择题共8个小题分值24分,二大题为填空题共8个小题分值24分,三大题为计算题共10个小题分值82分。1,知识点分布与分值如下:内容题号分值合计比例数与代数数与式1,3,5,10,17,186550%方程与不等式11,18,2317函数7,9,13,1915综合题24(2)(3),26(1)(3)15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6,8,15,95139%图形与变换2,16,20,14图形与证明12,2111综合题24(1),25,26(2)17统计与概率统计14,22(1)(2)81611%概率4,22(3)62,试卷命题特点分析本次适应性考试试卷的命题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考试学业考试指导丛书》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它不仅考查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多地关注对数学思想方法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试题,更加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整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我们最后的复习指明了方向。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进行了考察。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与它们在数学中所占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数与代数约占50%、空间与图形约占39%、统计与概率约占11%,实践与综合应用渗透在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两个领域中。本次命题的总体情况:第一:综合题比本市2014的中考数学综合题的难度有所下降。更注重考察学生在图形的相似和图形的全等这两块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第二:选择题和填空题均增加了些许难度,第六题和第十六题。特别是第十六题是一个图形变换的小综合题,它要求学生首先要能看懂三视图,然后才能知道所求的是一个怎样的几何图形同时根据图形中标的数据求出此图形的全面积。三、抽样分析1.抽样调查全卷满分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得分率高的题得分率低的题130分73.866%18%128分6分1,3,11,14,186,16,24,25,26样本总量290份抽样方法每个考室随机抽取10份备注2.分数段条形统计图及成绩分布分析4-7232.10%18-31655.90%32-45988.90%46-5912111.10%60-7314513.10%74-8714112.90%88-10121019.20%102-11519017.50%116-1291009.30%3.学生典型错误分析(一)审题不仔细数学卷中有不少题目都源于教材,可以从教材中找到原型,而且在平时的练习中也时常出现,考生对这类题比较熟悉,按理说得分是比较稳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不少学生在这类难度并不大的题目上丢了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考场上一看到似曾相识的题目,有些考生就麻痹大意,不仔细看题就作答,比如第三题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0000吨学生零的个数数错;第九题求自变量1/(X-2)的取值范围就错写成X2;再有第十九题要求表示存货量与售出时间的关系,学生却表示为售出的量与售出时间的关系。(二)答题不全面数学卷中的三个综合题均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适当设置梯度,即第一小题比较简单,第二小题较难,第三小题更难。对于这类题目,部分学生只拿到了第一小题的分数,后面的分数就丢了。这主要是因为考生基础不够扎实,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方法和数学探究能力不够全面,像有第二十五题第三小问的思路是在第二小题的结论拓展即可得出,学生却忽略了前后隐藏的思维的连贯性而不去作答;再就是第二十六的第三小问解答中有一种情况其实就是沿用第二小问的结论作答即可,另一种情况的得出也就是类似第一种情况就可得出结论只是换做证明三角形COA相似三角形ADP就得出。(三)概念模糊学生对几何的概念一些基本性质和概念记忆模糊,所以第六题失分率最高;再有对于分式分母不为零容易遗漏,所以第二十三题学生会列能解但就是没有验根而丢分;再第十七题有些学生对三角函数值,对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概念混淆所以十分很可惜。(四)计算能力欠缺有些学生的运算的准确率不高且计算速度慢,所以感觉时间不够用,或知道思路但算出的答案不对因而得不到分。比如第二十题求面积过程对答案错;第二十三题的再最后一步配方出错而失分。(五)几何语言不规范在写几何证明题时部分学生几何语言不规范:像第二十一题不把正方形的条件摆出来就直接用到证明过程中,或像第二十五题就把条件不分主次全部堆砌在一起缺乏逻辑性;视图上有习惯直观判断而不由条件出发通过推理来得出结论。四、教学对策1.教学反思这次考试学生出现的问题说明:(一)我们在训练学生解题基本功方面还有待改进,我们不能只片面的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这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注意的。(二)这次考试部分学生中存在“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会而不对”是拿到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规范,最后导致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是解题思路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老师高估了我们的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透彻性,忽略了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所导致的,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三)数学中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同时运算又要与推理相结合,有些运算用到整体思想等等,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计算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素质,规范的书写格式,及准确表述的的良好习惯。(四)从这次的适应性考试我们更进一步的清楚了中考复习要结合中考的实际,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实行综合指导。可能有的学生应专攻薄弱环节,而另一些学生则应扬长避短。只有了解学生,心中时刻想着学生才有利于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好的学生,重在提高;对于差的学生,重在补缺。2.教学策略鉴于学生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全组老师第一轮复习会以教材的编排体系为主线,全面系统复习,不留死角,梳理归纳教材的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使书本知识由“厚”变“薄”,做到有的放矢。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再加工,但又体现教材为本的原则,是近年来中考数学卷的创新之举。教材上所选择的例题、习题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老师教学时有必要对教材中的重要例题、习题进行变式、引申、拓展和总结,不搞题海战术,重视对习题的分类、归纳和反思,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的效果。第二轮复习重点是知识块,把初中阶段所有的知识点分成若干个专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复习,从知识、技能、方法等多方面加以展开,纵向深入。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根据近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进行专项训练:①实际应用型问题;②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⑥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第三轮复习的任务有三个:一是综合题的练习,二是模拟训练,三是回归教材。.动态综合题和存在性问题是中考复习的重要内容,这类题型不容易预测,只能在平时的作业中多加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在中考的前一周,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扫清盲点,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为了提高压轴题的得分率,我们即要训练学生的考试节奏以争取时间利用的最大化,同时还需训练学生掌握分题、分段的得分策略。分题得分:中考压轴题一般在大题下都有两至三个小题,难易程度是第(1)小题较易,第(2)小题中等,第(3)小题偏难,在解答时要把第(1)小题的分数一定拿到,第(2)小题的分数要力争拿到,第(3)小题的分数要争取得到,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获得中考数学高分的可能性。分段得分:一道中考压轴题做不出来,不等于一点不懂,一点不会,要强调分段得分,分段得分的根据是“分段评分”,中考的评分是按照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分段评分,踏上知识点就给分,多踏多给分。因此,对中考压轴题要理解多少做多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把中考数学的压轴题变成最有价值的压台戏。最后在中考考前的几天,再做一两套模拟题,把平时易错的题看一遍,让心里充满自信,之后就不要再看了,养足了精神,准备考试。对于学生如何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呢?首先我们会训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不允许学生个过多地依赖同学和老师,不能养成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问同学和老师,应给足自己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老师讲的题、与同学讨论的题易忘,即使要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必须自己重新整理解题思路,明白自己做不出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自己做的题、特别是做错后改正过来的题不易忘记。其次我们会让学生做一定量的习题,而且要追求做题的质量,要精选精做,讲究效果。对于老师精心组合的题、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精做,尽可能做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每个综合题做完后都要从中悟出规律来,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悟出灵感。再有就是让每位学生给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典型题解、疑难、易错和易忘问题以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等,随时记录,以备在日常学习中加以解决。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的弱项变为强项,劣势变为优势。我们老师还要注意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中考,提高学生面对中考的心理适应能力。结合实际教给学生应试的一些基本策略和临场发挥的技巧、经验,要加强考试的常规要求训练。比如:训练学生保持适度的紧张,先把选择题拿下来,让心里有个底,接下来按部就班地做。切记,不要挑着题做,遇到难题不要慌,想想平时学过的知识,一点一点做下去,实在做不出来也不要灰心,跳过去,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了大局。做到最后大题时,更要一步一步去推,能写几步写几步,即使拿不了全分,拿一半分,就很不错了。最后,做完了一定要检查,检查时要一道一道地查,一点也不要遗漏,切忌浮躁。
本文标题:郴州市2015年第一次中考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5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