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逻辑学模拟题库(填空、单选、是非、表解、综合分析)∨→←一、填空题1.在“并非‘p当且仅当q’”中,逻辑常项是并非、当且仅当。2.在“并非‘要么p,要么q’”中,逻辑变项是P、q。3.“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和“甲不当班长而乙当班长”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可表示为P∧q。4.在“[A()B]→B”的空括号内,填入逻辑常项符号∧,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5.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交叉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反对关系。6.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和划分。7.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8.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为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概念是含碳的。9.遵守三段论所有一般规则,是三段论形式有效的充分、必要条件。10.穆勒五法是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11.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广泛运用的模拟方法是以类比推理为基础的。12.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是限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是概括。13.在复合命题“p并且非q”形式中,逻辑常项是并且、非。14.在复合命题“并非‘如果c,那么d’”形式中,逻辑变项是C、d。15.当直言命题SAP取值为假而相应的命题SIP取值为真时,主项S与谓项P的外延关系是_真包含_______________关系或者是交叉关系。16.一个直言性质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命题是全称命题;一个直言性质命题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命题是否定命题。17.主项S与谓项P均周延的性质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EP,主项S与谓项P均不周延的性质命题的逻辑形式是SIP。18.用p表示“小王是体育学研究生”,q表示“小李是文学研究生”,则与“如果小王不是体育学研究生,那么小李不是文学研究生”相等值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q←┒P。19.在逻辑形式“所有S都是P”中,S表示指称对象的词项,P表示指称属性的词项。20.在复合命题“并非‘如果c,那么d’”形式中,逻辑变项是C、d。21.分解是与划分不同的,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部分并不具有整体的属性。22、由“qp”为假,可知p为T,q为T。真、真23、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通称为词项。主项、谓项24、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否定的。否定的25、“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共变法。共变法二、单项选择题1.两个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相同,是指(D)相同。A.前件和后件B.前件和联结词C.后件和联结词D.联结词2.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A.逻辑常项B.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的内容3.已知词项A与词项B在外延上不相容,又已知“有B是C”为真,则命题(B)必为真。A.有C是AB.有C不是AC.有A不是CD.所有A不是C4.如A是属加种差定义中的被定义项,则A通常不能是(D)。A.普遍概念B.单独概念C.正概念D.负概念5.在“北京大学是我国的高等院校”和“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这两个命题中,“我国的高等院校”这个语词是(D)。A.都表达集合概念B.都表达非集合概念C.在前一个命题中表达集合概念,后一个命题中表达非集合概念D.在前一个命题中表达非集合概念,后一个命题中表达集合概念6.“老李和老王是老战友”,这个命题是(C)。A.全称命题B.单称命题C.关系命题D.联言命题7.下列各例中,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命题和推理C.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D.性质命题分为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8.当一个三段论,两个前提都真时,这个三段论不可能是(B)。A.形式有效而结论真实B.形式有效而结论虚假C.形式无效而结论真实D.形式无效且结论虚假9.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C)。A.先求同后求异B.先求异后求同C.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两次求异,一次求同10.“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D)。A.可同真,可同假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同假D.可同真,不可同假11.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C)。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12.复合命题“p和q要么同时上场,要么同时不上场”的逻辑形式是(B)。A.)(qp)(qpB.)(qp)(qpC.)(qp→)(qpD.)(qp⋀)(qp13.“以往各届美国总统都是白人。所以,下一届美国总统也一定是白人。”这个归纳推理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C)。A.至今还没有反例,但其结论并非完全可靠,属不完全归纳。B.至今还没有反例,其结论完全可靠,属完全归纳。C.已有反例,结论不可靠,属不完全归纳。D.已有反例,结论不可靠,属完全归纳。14、“qp”与“sr”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B)。B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15、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C)。C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16、正确表示“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A)。AA、B、C、D、17、当p真、q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B)。BA、qpB、qpC、qpD、qp18、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B)。B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19、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性质命题是(B)。BA、A命题B、E命题C、I命题D、O命题20、归纳推理是一种(B)。BA、必然性推理B、或然性推理C、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D、结论没有超出前提范围的推理21、当“¬p→q”为假时,(D)。D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22、由“只有想得清楚,才能做得清楚”,可必然推出(D)。DA、只有想得不清楚,才会做得不清楚B、只有做得清楚,才是想得清楚C、如果想得清楚,就能做得清楚D、如果想得不清楚,就不能做得清楚23、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立,那么一定成立的是(D)。D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B、鱼不可得但熊掌可得C、鱼和熊掌都不可得D、或鱼不可得,或熊掌不可得三、辨别是非题1.“甲、乙、丙都是上海人。”这一复合命题的形式可用符号表示为pqr。(√)2.假言命题“如果小王的业务技能强,那么小王的服务水平高。”中,“小王的服务水平高”是“小王的业务技能强”的必要条件。(√)3.命题“既要这匹马儿跑,又要这匹马儿不吃饱草,这是办不到的。”与命题“如果这匹马儿不吃饱草,那么这匹马儿不能跑。”在逻辑上是等值的。(√)4.“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在推理形式上是错误的。(×)5.“他只有熟悉法律,才能当律师,他没能当律师,可见,他不熟悉法律。”是有效的推理形式。(√)6.“如果2号队员伤病已痊愈并且恢复了竞技状态,那么,他就会被派上场。2号队员没有被派上场。所以,如果他伤病已痊愈,那么,他还没有恢复竞技状态。”是有效的推理形式。(√)7.可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为“政党”。(×)8.“新闻就是关于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报道。”这一有关“新闻”的定义过窄。(√)9.语句“戏剧分为喜剧、悲剧、话剧、歌剧、地方戏、京剧以及各种曲艺和歌舞表演。”在划分上的错误是:划分的标准不同一、多出子项、子项相容。(√)10.“法律工作者要学好法律,经济工作者不是法律工作者,所以,经济工作者不要学好法律。”是三段论的第一格AEE式,它是不正确的,犯有“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11.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12.“企业就是从事现代化生产的经济部门。”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13.“商品不是为自己使用或消费而生产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14.“任何逻辑形式都可以分为逻辑常项和变项。”这一陈述在逻辑划分上是正确的。(×)15.“干部分为党员干部和技术干部两类,对他们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的陈述句中,犯了“划分标准不同”和“子项不全”的错误。(√)16.“没有任何物体不在运动。”是A命题;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17.“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是白种人。”是I命题;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18.三段论“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所以手相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根本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中,小项是“手相学”。(√)19.“法律工作者要学好法律,经济工作者不是法律工作者,所以,经济工作者不要学好法律。”的三段论,中项是“经济工作者”。(×)20.“只有体育成绩好,才能成为三好学生。”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中,“能成为三好学生”是“体育成绩好”的充分条件。(√)四、表解题1、依据支命题p、q的真值情况,填写下列复合命题的真值情况表PqpqpqpqpqpqTTTTTTTTFFTFTFFTFTTFFFFFFTTT2、应用“真值表”方法,在下列给出的表格中,通过支命题p、q的取值证明:相容析取命题“pq”与假言命题“p→q”等值。pqppqp→qTTFTTTFFFFFTTTTFFTTT3.应用真值表方法,在下列给出的表格中,通过支命题p、q的取值证明:合取命题“pq”与假言命题“(p→q)”等值。解答:pqqpqp→q(p→q)TTFFTFTFTTFTFTFFTFFFTFTF4.运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两个命题是等值命题。(l)如果这匹马儿不吃饱草,那么这匹马儿不能跑。(2)既要这匹马儿跑,又要这匹马儿不吃饱草,这是办不到的。解答: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1)p→q;(2)(qp)。真值表如下:pqpqp→q(qp)TTFFTTTFFTTTFTTFFFFFTTTT5、写出与命题“并非‘他既是律师又是教师’”(用P表示“他是律师”,用q表示“他是教师”。)相等值的选言命题是:“他或者不是律师,或者不是教师”,其逻辑形式的符号表示为:(pq),并用真值表加以验证如下。pqpqpqppqq(pq)TTFFFTFTFFTTFTFTTFTFTFFTTTFT“他或不是律师,或不是教师”,pq,五、综合分析题1、三位同学从学校毕业后,一个当了律师,一个当了教师,一个当了厨师。同学会上,大家作如下议论:A.甲当了律师,乙当了教师B.甲当了教师,丙当了律师C.甲当了厨师,乙当了律师但大家的议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他们各选择了什么职业?请写出推导过程。答:推理如下:假设A中:乙当教师为假,从A中可则推出甲当律师为真,从C中推出乙当律师为假,则C中的甲当厨师为真。2.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之后,甲、乙、丙三位优秀运动员载誉归来。人们已确知的情况是:甲、乙、丙三位运动员分别只获得了一枚并且是不同类别的奖牌,一位获得了金牌,一位获得了银牌,一位获得了铜牌。在为甲、乙、丙等运动员举行的庆功表彰会上,没有参加奥运会的A、B、C三位选手在会后议论并各自形成了如下三种陈述:A:“甲获得了金牌,乙获得了银牌。”B:“甲获得了银牌,丙获得了金牌。”C:“甲获得了铜牌,乙获得了金牌。”但是,熟悉内情的人们知道A、B、C三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1)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甲、乙、丙三位运动员分别获得了什么奖牌?(2)写出推理过程。3.人们早就发现,蝙蝠能在黑夜作快速飞行,而不会撞在障碍物上。这个现象如何解
本文标题:逻辑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9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