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工程概论结业论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年级:2010级2班姓名:钟锐学号:2010507430环境问题摘要:当前,中国仍处在一个调整经济的发展的时期,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处于较高的水平,生态恶化的趋势仍在加重,土地退化严重。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气候变化;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与酸雨;土壤污染及水土流失;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当前环保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面临的压力巨大,任务艰巨。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影响标准.环境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对象。因此,必须界定清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的定义。我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工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种定义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把环境中应予保护的要素和对象洁定为环境,以确保法律的准确实施。但是环境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环境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所以至今尚未有一个适合全球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度。环境问题在人类产生并组织成社会的早期就出现了。但随着人类社会组织程度的日趋严密,劳动分工的日益细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冲击日益增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环境科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从环境科学角度,我们认为环境的科学定义是:咦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它包括人类已认识的和尚未认识到的,直接活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2002年10月2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1.水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物质之一。地球上总储水量估计有14.1亿立方千米,其中只有2%是淡水,而这部分淡水中有87.0%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的一部分,鱼肉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国家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和单位面积土地的淡水占有量的分布极不均匀。富水国和贫水国的平均(人均或地均)淡水量可相差1000倍以上。当今,人口在迅速增加,经济在飞速发展,对淡水的需求量在增加,用水速度又远远地超过水资源的更新速度,致使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早在1977年联合国即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每人每年只有258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居世界第110位。另外,水污染使越来越多的淡水丧失了作为水资源的价值,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不但如此,水污染还直接危害着人类的生体健康,制约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业污染物的地面径流。另外,裹体废物渗透和大气污染的沉降也在成了水体的交叉污染。如1986年莱茵河化学品泄漏事故就造就了莱茵河水和长期污染。2.噪声污染声能由声源的机械振动产生,这种振动以声波的形式从声源向外传播,声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没有传播振动的介质或材料.噪声的影响----过高的噪声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人耳的物理性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觉损失.人们发现,噪声在80—130DBA时会出现暂时性听觉损失,除了听觉损失外,过高的噪声还会对循环系统产生危害.主要表现为使血压升高和改变脉搏速率.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有四种基本方法:保护接受者,增加噪声传播长度,切断声音传播途径,减小噪声污染源处的噪声.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想要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生存下去,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大气污染与酸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气污染主要是由煤燃烧排出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等物质造成的。随着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以致大气污染的种类越来越多,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建筑物和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等带来严重的危害。以颗粒物年均浓度计,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宁夏、浙江、四川、北京、江苏、湖北、内蒙、陕西、甘肃、辽宁、湖南、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重庆。以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计,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内蒙、云南、重庆、湖南、河北、新疆、广西、甘肃、安徽、河南、辽宁、陕西、浙江、江苏、天津。以二氧化碳年均浓度计,浓度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新疆、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中国气象局王强强调:“如果许多城市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排放量依然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到以后,这些城市的空气将很难保证人类的正常呼吸。”4.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目前,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固体废物缺少有效处置露天堆放,造成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人类若不有效解决垃圾问题,将会被垃圾所埋葬。因此,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也越来越重要。固体废物和资源有着相对性,我们也可以说固体废物是放错了位置和出现在了错误时间的资源,因此我们大力提倡废物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具有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以及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固体废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还对人体健康,环境卫生有着影响。因此对于固体废物必须要进行处理。我国在1995年10月30日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进行处理。固体废物还要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更好的去处理与处置,我国《固废法》就有着明确规定。对于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大致分为预处理,资源化处理及最终处置三个步骤,预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和干燥,资源化处理有热化学处理,热解技术,焚烧技术,汽化技术等。最终处置有海洋处置,陆地处置。5.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土壤污染是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污染。土壤中的农田污染会因直接导致农作物被污染而危害人的健康。“据估计,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2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中国当前的农田污染,是与中国特殊的在上个世纪所走的抑制城市化、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和在其后形成的城乡分治的格局相关联的。分散的个体小农耕作中化肥农药超量施用;规模小、浪费资源、污染大的乡镇企业;受城市影响改变了生活方式而无法像城市那样处理的生活垃圾;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造成了“农村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生活污染加剧,污染加重,工业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的严峻局势。而农村和农田的污染又通过农产品输入城市,影响更广大的人群。研究表明,不止农药残留于食品,生长于被污染环境的禽畜和水产品等也多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与土壤污染并存的问题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采矿、采石、淘金、采药、烧制石灰、水泥、烧砖,都会加重土壤的污染,减少耕地,加剧水土流失。一项具体的研究展现了在采掘业中煤炭的开采对中国土地的影响:在中国,每采1万吨煤,平均0.2公顷土地塌陷,全国煤矿累计踩空塌陷面积已超过70万公顷;每采1亿吨煤,造成水土流失影响面积245平方公里;每采1000吨煤,因土地塌陷等须迁移2000人。总结:环境、生态问题,不但影响着活着的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成本,恶化了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还直接伤害人的健康,残害人的生命。环境污染使得病患增加。国家环境和健康工作小组提出:建立饮水安全、空气污染、土壤环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开展实时、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监测。每一个关心自己健康和生命,关心自己的同类的健康和生命的人,都应该关注环境、生态问题。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尽力去挽救我们的存空间。参考文献:杨东平《中国环境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隋国庆《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环境》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文标题:环境工程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