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光耀一时。为什么先进的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古中国文明的确光辉灿烂,但是一直到近代,中国的历史都是朝着君主专制的方向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欧洲,尤其是西欧文明总在向一个更加民主的方向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约14世纪开始,在16世纪前后人文主义思想达到了顶峰。而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起源于明朝,而且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诸多限制,所以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资本主义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而产生的.因为工业革命先在西方开始,所以资本主义先在西欧产生.又因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使得西欧的思想较其它地方进步,而其它地方的思想却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这些条件使得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此外,较为官方的说法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一、资源因素。中国多山少地,半干旱气候的生态约束促使中国发展了节省能源、消耗劳力的农业技术,而非扩张资源、节省劳力的牧农技术,导致周期性的生态危机和治乱循环,阻碍了劳动分工的发展。二、文化因素。从文化竞争模型可以看到: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流派的主导思想无不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三、系统复杂性因素。劳动分工的发展,要求稳定的环境,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的出现不是单一问哈的自身延展,而是多种文明冲突演化的结果。中国面临单一小农经济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秦汉以来自然灾害的周期不断缩短,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不断,加上政府货币、财政政策的多变,都不利于劳动分工的保持。因此,先进的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p17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富裕2、马克思认为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具有“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使命,另一个是重建使命。现代的中国社会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巨大冲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西方因素,例如KFC。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在当下如何客观、辩证的看待西方文化?我觉得,要客观、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我们要认识到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西方文化因素的确是无处不在。例如KFC是在“食”这个领域入侵了我们的生活。然而,不仅仅是KFC,据统计,中国是香水皮包等奢侈品消费人群最大的国家。而那些高档的奢侈品有很多都不是国产品牌。甚至有些人会认为,用外国货就是身价的体现,就是自己社会地位的象征。所以,越来越多的国人对国外的那些高消费奢侈品趋之若鹜。对于这些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们不仅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而且可以从西方文化因素入侵中国的实际借鉴他们成功的秘诀。诚然,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的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影响了中国原有文化的发展轨道。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西方文化的入侵改变我国近代文化的过程中,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文化被取代。而一些新鲜的血液被注入到文化砥柱之中。虽然最初是被迫接受,但是在它们发展至今有些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某些西方文化因素,这就是我们该学习的。既然我们不能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对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的冲击,那么,我们应该学习西方文化因素能在别的国家生根发芽的秘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是衡量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从我国近代的文化发展来看,我国已较早认识到西方文化与本国文化是有极大的差异。中国当初选择学习西方文化,是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文化都该被排斥。适当学习一些本国认可的,但依旧不会舍弃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我觉得,虽然当时的中国人认识到这个问题,但因为封建思想已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都只是半途而废,没有把那些技术真正吸收而成为属于自己国家的东西。我觉得,当那些入侵的西方文化严重影响了我国自身发展了,我们该反思,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还是文化的问题,还是两者并兼。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西方文化,并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摈弃那些危及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西方因素,坚守本土文化。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在中国有了强力的成长环境的西方因素,我们可采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法,或许能有所效用。3、2013年4月法国人宣布将圆明园鼠首与兔首归还中国。有的人认为:十二兽首不过是“地主家”花园里的水龙头:有的人认为“那是前朝奴隶主的耻辱,不是我的耻辱”。如何看待此次法国人归还圆明园鼠首、兔首的行为?对于法国人归还圆明园两兽首的行为,我觉得我们不需要这么小题大做。对于当初拍卖的时候以1400欧元的价格成交的购买者拒绝付款的行为,他的爱国情怀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我觉得后来这件事情的发展过于民族感情膨胀。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政府没有出面对两兽首的归属问题进行交涉协商(或许是我不知道)。在这件事被报道出来之前,法国拍卖方对拍卖的物品是有公布的。就是说,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国家对于这件事可以说采取暂时保持沉默的态度。在拍下兽首的国人拒绝付款的消息报道出来之后,国人的态度更多的是支持。但是也不乏一部分的人认为这涉及了诚信问题。我想,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法国拍卖方迫于我国的舆论压力,加上拍下兽首者迟迟未付款,这让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而他们最终决定归还鼠首、兔首,这个结果很令国人满意。因为,毫无疑问,法国人“归还”,从根本上来说是承认了兽首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这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和民族尊严被成功捍卫了。但是在另一种程度上,中国近代被侵略的那段历史又被抽丝剥茧地摊开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我会觉得,这样不符合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发展的影响。的确,在近代史上,八国联军的侵华、抢掠圆明园的暴行给近代中国的历史书写了黑暗的一页。那是屈辱的历史,是软弱的历史,是卑微的历史。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以及中国一路走来的辛酸。但是,当今中国的言行要有本国的立场和公平公正。对于法国人归还兽首,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既然法方已经做了退步,我们没有必要再步步紧逼了。所以,我对于法国人归还圆明园鼠首、兔首的行为表示赞赏。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都有哪些表现形式?一,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正果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4、近现代中国有过两次主动向西方学习,第一次是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第二次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二者有着诸多巧合。分析比较古今变迁,可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一些借鉴。反思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P48结合中国近现代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综合具体事例论述,谈谈洋务运动对当今改革开放的启示、借鉴洋务派企图以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原因。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洋务运动主张对外“和戎”,他们所兴办的企业都在依赖外国,希望通过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而改革开放结合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调整了对外政策,,在邓小平的努力下所拥有的外交成就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有平等的国际地位的前提之下提出来的改革开放就像造房子,有了地基,才能继续向上发展。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等地,对经济特区的发展予以肯定。同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样,就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由此可见,一味的只是在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却没有本国的立场,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先进技术的。中共十二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中说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名著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这里,我国已经在沿着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前进。跟封建社会主义相比,这是社会性质最根本的改变,这也是改革开放能成功,且有显著成就的原因。封建社会的中国一方面想发展近代企业,另一方面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在培养洋务人才的同时,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这必然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改革开放摆脱了封建教条的束缚,主张从本国国情出发,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工农业,实现现代化。这条新道路,也是从中国长期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探索出来的。5、辛亥革命已经百年。回顾反思辛亥革命的历程与百年中国发展,“告别革命论”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辛亥革命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你是否认同?请辨析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虽然辛亥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实践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即孙中山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所以,我不认同“告别革命论者”的说法。从百年历史发展历程来看,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成败与影响?p676、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打倒“孔家店”,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不值,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现在我们又在提倡“国学”,出现“国学热”。请问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在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是认识到了西方先进文化对他们国家的成功影响,所以认为,如果我国能够把西方文化完全吸收,学为己用,就也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对国人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就能复兴中华民族。而且,陈独秀等人是反对传统的科举制度,希望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改革,所以,他们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而当今社会我们提倡“国学”,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作出了肯定。跟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文化也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是,在此之前,中国只是对传统文化不是全盘继承就是全盘否定,没有用辩证、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文化。全盘西化是否可行?为什么?不可行。全盘西化意味着完全舍弃本国的文化而去学习西方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糟粕和精华。而且,每个国家有适合自己国家的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若是把西方国家的文化照搬照抄,硬要让本国去适应西方文化,这是不切实际的。文化的发展,本来就应该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使文化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适应文化。只有符合自己国家的文化才能坚定地朝着正确的道路弘扬发展下去。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必然会被逐出中国发展的历史舞台。所以,即使当初走了全盘西化的道路,最后还是不得不终止。因为全盘西化是不符合中国的发展道路的。7、受中日大环境影响,近年中国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非常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出现诸多“抗日神剧”。另一方面日本安倍政府多次否定历史,中日关系蒙上阴影。中日双方应如何对待历史?我认为,对于近代历史,中日双方都应该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我们不能过于夸大日军在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造
本文标题:近代史纲要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0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