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半期试题(教师卷)
1攀枝花市七中2014~2015学年度(上)中期检测高一语文第Ⅰ卷(选择题,2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寥廓..(liáokuò)峥嵘..(zēngróng)彳.亍.(chìchù)青荇.(xìng)B、粗糙.(cào)枯槁.(gǎo)长蒿.(gāo)拊.心(fǔ)C、踟躇..(chíchú)创.(chuāng)伤佝偻..(jūlóu)慰藉.(jì)D、徘徊..(páihuái)氾.(fán)南箕踞..(jījù)瞋.(chēn)目D解析:A、峥嵘(zhēngróng)B、粗糙(cāo)C、佝偻(gōulóu)慰藉.wèijiè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戮没苍茫大地窗扉穿流不息两全齐美B.脉博五岭逶迤颓圮凄婉迷茫妄自菲薄C.河畔星辉班斓笙萧天伦之乐各行其是D.青苔披荆斩棘花辨莫明其妙美仑美奂B解析:B搏A.川,其;C.斑,箫;D.瓣,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B.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B解析:“叹为观止”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不用于指读文章;息息相关:形容关系极为密切。符合语境,是正确的。“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但我喜欢逻辑性强,推理严密的理科,还喜欢生动有趣,情理交融的文科。B.写人记事的散文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C.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让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了。D.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B解析:A语序不当,将“我”提至句首。C主语残缺,去掉“让”或去掉“看着”。D.“我认为是对的”有歧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网络文学的现实意义马季最近,有关部门对网络文学进行盘点,获得以下共识:一是代际缩短引发的写作方式的2变化。早期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虽然存在观念差异,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仍然趋同,但随着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新一代网络写手基本脱离了传统思维模式,写作方式也相应产生较大变化。二是已经形成“集体写作”的话语特征。网络写作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精英化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方式。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的平民化互动模式产生巨大能量,所表现出的集体力量远远超出了个体力量。三是网络写作通过不断尝试,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通过对网络写作特征与网络作品文本的分析研究,并将其与传统文学相比较,我们还可以对它的现实意义做出如下判断:其一,网络文学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二,网络文学的交互性和超文本特性导致书写和阅读方式产生变革,及其全民参与的形式,对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其三,作为新的文化产业链的开端产品,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具可塑性、开放性和延展性。网络作品—电子收费—书籍—电视剧本—漫画和动画—网络游戏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其四,传统文学一直以关注现实生活为己任,而网络文学侧重于对幻想世界的描述。这也是新一代作家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做出的自然反应,比如玄幻小说、历史架空小说、穿越小说、军事幻想小说等等。这类小说虽然不够成熟但具有实验意义,潜藏着新的文学发展空间。同时,对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网络写作是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使文学写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它也暴露出标榜多元、对抗主流、疯狂复制、杂乱拼凑等严重问题,耗散了文学写作的精神价值。从作品内容和写作形式,网络文学的庸俗化、快餐化倾向十分明显,导致网络创作主体失陷,思想深度被削平,在艺术水准上与传统文学仍存在较大距离。网络写作给相当一批人带来了生活的乐趣,这个原动力其实是文学最珍贵的价值之一,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力量之源。陈建功认为,网络文学超强的传播能力使纸媒文学瞠乎其后,这种传播能力将使它成为未来民族审美的导引者。任何轻视或忽视其巨大能量的行为,将造成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战略失误。(选自200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5.下列对网络文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观念,摆脱了传统思维模式,产生了全新的写作方式与审美习惯。B.网络文学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平民化书写方式,形成了精英化互动模式。C.网络文学解放了作者的发表权、出版权,但其庸俗化、快餐化倾向也十分明显。D.网络文学比纸媒文学更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一定会成为未来民族审美的导引者。解析:C(A项“全新的”不正确,原文说“产生较大变化”;B项“平民化”与“精英化”应调换位置,原文说“改变了……精英化书写方式,形成了……平民化书写方式”;D项“一定会”不正确,原文说“将使它成为”。)6.下列关于网络文学的现实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交互性和超文本特性导致书写方式和阅读方式产生重要变革。B.网络文学全民参与的形式和思想深度被削平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养。C.作为新的文化产业链的开端产品,比传统文学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开放性和延展性。D.虽然不够成熟,但具有实验意义,潜藏着新的文学发展空间。解析:B(“思想深度被削平”是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容忽视问题)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不关注现实生活,产生了一些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如玄幻小说、历史架空小说、穿越小说、军事幻想小说等等。B.网络文学的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尝试,3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的结果。C.网络文学给相当一批人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具有很明显的现实意义,但在艺术水准上与传统文学仍存在较大差距。D.网络文学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但具有发展的原动力、超强的传播力。解析:A(“不关注现实生活”错,原文说“网络文学侧重于对幻想世界的描述”,并非不关注现实生活。)三、阅读下面文段,并结合原文,回答8--11题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解析:C道歉,谢罪9.下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行李之.往来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夜缒而.出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以.乱易整,不武。D.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吾其.还也解析:B(A,助词,时间词语后,凑足音节;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都表修饰。C介词,按照介词用。D代词,他,他的副词,商量语气,还是。)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3分)四、(31分)10、翻译下面句子(10分)(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5分)(如果)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亲近秦王。如今那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2)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5分)(荆轲)像箕一样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着劫持你,一定要得到条约来报答太子啊。(没有补充主语“荆轲”要扣1分)11、结合原文,归纳荆轲性格特征(3分)答案:荆轲是一位刚烈忠义、有勇有谋、果敢机智、视死如归的侠义之士的形象。(任意3点即可)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解析: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的正确原则就会形成。孝弟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答柳恽①吴均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注:①吴均的朋友柳恽将有远行,便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就是答他的赠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③原陆:高原和平陆。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会去到哪里呢?(1)本诗第三句至第六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4分)答案:选取“秋月”、“层岭”、“寒风”、“高木”、“雾露”、“关山”等意象,(1分)设想柳恽一路的景色和感受:深秋的月亮照在层岭上,寒风掠过高高的树木,落叶纷纷,夜露打湿衣服,关山重叠,勾勒了一幅凄清幽冷的图景,(2分)此番景象既描述了行路的艰难,也突出行路人的内心的孤独。(1分)(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诗中抒发了作者送友而去的离别愁绪。(2分)诗歌先说朋友行旅匆忙,道途艰险,间接表达对朋友的不舍,最后说自己和朋友分别后难以再见面,直抒朋友要离别是悲伤的心情。(2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3)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戴望舒《雨巷》)(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6)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7)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本文标题:高一半期试题(教师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7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