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长沙市一中合作学校溆浦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1长沙市一中合作学校溆浦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试题语文命题:曾祥国审题:马绍文2010年9月27日(说明:1、本试题卷共7大题,22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2、请在答题卷规定区域写上考生信息;答案写在答题卷每题规定的地方,否则无效。)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争流(gě)屏住呼吸(bǐn)桀骜不驯(ào)殒身不恤(xù)B、浪遏飞舟(è)卓有成效(zhuó)混沌不堪(hùn)酝酿已久(liàng)C、葳蕤生光(ruí)蒲苇磐石(pán)踯躅不前(zhú)绵亘千里(gèng)D、浅尝辄止(zhé)鳏寡孤独(guān)熙熙攘攘(rǎng)敷衍塞责(sè)2下列各个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那里山清水秀,宛然江南风景。B、这一带的水井和土地被海水侵染了。C、他有才华,但从不在人前炫示。D、青年演员频频出镜,演技提高很快。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东周末年,周天子权力大大削弱,许多大诸侯国都与之分庭抗礼。B、听了这段话,就是木人石心也禁不住要流泪了。C、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新老师闷闷不乐,毫发不爽。D、此人长期作恶多端,危害社会,罪不容诛,恳请法庭公平处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种钙奶,运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了维生素A易氧化、不稳定的问题,确保维生素被更好地吸收,发挥保护视力之充分功效。B.这批进口的种子保管没问题,我们的工作绝对是一流的。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电荒”的产生还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D.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5、填在横线上与上文衔接得最好的一顶是人格恰如一种魔力,从人格发出来言行,自然使人受到感化。________。这就是有人格的背景与否的分别。空城计只能由诸葛亮摆,换了其他人便会失败。A.同是一句话,德高望重者说出来,大家就容易接受。2B.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有两种人格,效果就不一样。C.同是一句话,因说话人的人格不同,效力亦往往不同。D.同是一句话,说话人的人格不一样,大伙儿就觉得劲头不一样。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芋老人传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使、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来源: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注释】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就:参加B.谓老人与相国有旧.旧:老交情C.厚资.而遣之资:赏赐D.相国遽惊谢.曰谢:道谢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有一于.此,不如死也B.致郁郁而.死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C.以.污贿不饬罢木欣欣以.向荣D.或.传闻之过实耶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B.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C.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D.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用传记方式借题发挥的讽世之作,讽喻因地位改变“而忘昔日”的种种世态。B.芋老人的借芋说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由回答相国“何向者之香而甘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时、位移人”的论点。C.芋老人所谓“芋视乃妇”,即厌弃糟糠之妻,“芋视乃友”,即忘记贫贱之交,“芋视乃学”,即品性堕落,渎职犯法,由家庭、朋友到个人与社会之间,此三者危害的范围比较大。[来源:D.篇末“赞曰”,这是用史家笔法,由作者直接评论芋老人其人其事,在写法上,表明了传记体的格式,从意义上说,深化题旨。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4分)译文:(2)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3分)译文:(3)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3分)译文: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春日[南宋]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答:(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4答:12.古诗文默写。(6分,毎空1分)(1),以手抚膺坐长叹。(2),生长明妃尚有村。(3),此时无声胜有声。。(4),鱼鳖不可胜食也。(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引起了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场“反三俗(低俗、庸俗、媚俗)”的大讨论正在展开。但愿这场讨论能使人们认清“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娱乐”是好是坏,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劳作之余,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调剂,以达到生理和精神的愉悦状态;在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从事生产性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和活动。它不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而是人们生命本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途径,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一种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它是对于理性、正统、庄重感和仪式性的反叛、嘲讽、解构和消融,试图以反叛者的姿态,反对并解构一切正统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前两种意义上的“娱乐”,对于当下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则绝非幸事。近十多年来充斥文艺领域的“泛娱乐化”,不仅是市场力量的结果,也不仅是肤浅的时尚风潮,而是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根源方面,随着私人生活空间扩展和自由度增加,人们的恋爱婚姻、情感偏好、闲暇娱乐等成为私人生活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们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市场化”的“消费主义”浪潮之下,人们也更多关注个体的成就,追求个体的快乐;对于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则相应地表现出淡漠和疏离。这是“泛娱乐化”得以形成的“群众基础”,它一旦被市场化的、逐利取向的文艺创作“盯上”,以“三俗”为代表的“泛娱乐化”就很容易滋生蔓延。在思想文化根源方面,则主要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即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在西方国家的后现代语境中,“泛娱乐化”具有独特的效应。但当它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并大规模充斥于其文艺创作领域之后,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娱乐至死”的喧哗声中,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重大命题难以开展,理性、人本的工业化城市化文明建构更为艰难,那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其生存和传播空间反而受到挤压,这是“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之处。文艺创作是精神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它折射出创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心灵。沸腾而喧闹的娱乐看似繁华欢乐,但承载人们精神的心灵,甚至整个文化生态,都有可能在无度的娱乐中荒芜5沙化。泰戈尔说:“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怕了他。”尼采也说,感到安全和愉悦的人,脸上会涌现出“精神的微笑”,那是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标志;相反,用尽气力、寻找一切机会放声大笑,恰恰是焦虑不安的表现。所以,呼唤思想和德性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回归,恢复一种有道德、有价值的社会生活,实在是“反三俗”的应有之义。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泛娱乐化”倾向的一项是()A.一位老报人说:有的厚厚一摞彩印报纸中,竟然没有文化副刊的版面;有的倒是挂着文化副刊的招牌,但里边都是一些扭捏作态的红粉佳丽或畸形变态的恋爱轶闻。B.《唐山大地震》通过潜移默化的故事延伸,来讲述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光辉。首日票房已超过3620万元,成为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第一新高。C.“两会”报道中出现了“追星意识”:赵本山的新衣服值多少钱;姜昆被索要签名的记者围住;黄宏到哪里,欢笑就到哪里……D.江苏徐州市开展了“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入围者大多是青春靓丽的青年女教师,其中又以小学、幼儿园、舞蹈学校的年轻教师居多,占到了76%。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认识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创作只热衷于追求个体快乐,而淡漠和疏离严肃题材,就很容易堕入“泛娱乐化”。B.“娱乐至死”盛行,思想和德性被挤压,隐匿着“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C.后现代语境中的“娱乐”已给我们的公共和私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D.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劳动和补充和调剂。15.简要谈谈,为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怎样遏制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6分)答: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读莫扎特与忆乡村(节选)[来源耿翔大地上的事情,只有大地知道。当我还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子里,跟着年迈的父母,像蚕儿结茧一样,完成将被土地封闭的童年时,一种内心的躁动,使我对来自土地的每一种声音,都十分敏感,都想通过声音的翅膀,飞抵一片比麦田,更令人动情的地方。莫扎特,我不知道在你生活的
本文标题:长沙市一中合作学校溆浦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5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