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院自然辩证法大作业学号:专业:学生姓名:任课教师:2014年12月《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心得运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处在研究生阶段的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已经接触过,但真正上升到理论的阶段,还要通过深入的学习本学期开设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学习辩证法,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让我们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辩证的思想方法之后,我更加的相信辩证法对每一个乐于和善于思考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辩证法可以让一个人的思维更加有条理,面对一些问题时可事半功倍。也因此,在学习辩证法的时候:(1)我学习态度良好,在出勤方面,无旷课,无迟到,无早退;(2)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维,每次都坐在前三排,不足的是课上没有积极发言;比如鸡下蛋时哪头先着地,我有认真思考,可最终还是没有站起来说自己的观点;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改进,及时说出自己的看法。配合着三位老师课堂上细致的讲解,我也更加快速的吸收了一些比较经典的辩证思想。在本学期有限时间的学习中,概括的说学习四部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思想,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由此,自然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自然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思想理论基础,故又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存在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中的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处在相互联系和作用之中,实现了物质性、辩证性、科学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本质具有革命性、批判性、开放性的特性和优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技术发展是多种矛盾共同推动的结果。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其核心即为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透到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研究过程。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历史与逻辑的相互统一,这四点为其理论要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概括和发展。科学技术社会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运行观和科学技术文化观等。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知识社会的主要职业是科学技术业。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为:科学技术发展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科学技术社会运行具有不平衡性。在辩证法学习的过程中,箩仙的故事和天人合一理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的箩仙预测人命运的故事,从小信奉无神论的我感觉很玄幻,又感觉很真实,着实矛盾。也许在特定的情境下我们就会相信我们所想的,比如催眠术。无论事实如何,均为客观存在的。即也可用辩证的思想方法考虑这个故事。古代中国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思想。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位置并以此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自然规律。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化的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的辩证关系。人类通过遵循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经济和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相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就是要提出问题,辩证法中提出科学问题的来源有多种:为寻求事实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从某一理论内部矛盾中发现问题;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社会需要与现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辩证法提出科学的研究过程经历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获取、科学假说的形成、科学理论的创立、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五个阶段,循序渐进,启迪思维,让我在当前以及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应对每一个研究阶段。科研选题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需要性原则。科学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拥有满腔的热血意味着研究的成功。我们现在的每一步成就离不开前人的努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依据,综合考虑主客观条件,以满足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为追求,这样的科学研究才具有意义。科学事实的获取方式是观察和实验。利用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以此来初步获取经验知识;同时也利用仪器,以不改变研究对象为原则,简化且强化研究对象,降低科学研究的风险,进行经济实用的科学实验。马克思主义关于观察、实验和理论的辩证关系,给予我以后工作特别是即将开始的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辩证的思维有条理的、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结合实验实践,更有利于发现新问题,开拓新的领域。
本文标题:辩证法概论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95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