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静脉治疗在中国的应用
一、静脉治疗的作用静脉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基本技术操作,就是用液体的的方式把所需的药物输入到病人的静脉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静脉治疗的作用如下: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的静脉输入,起到抗感染的作用,比口服抗菌药的效果好;化疗药物应用,通过静脉多个疗程、多个方案给药,起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胃肠外全营养应用:很多的危重病人,以及手术治疗前后,用胃肠外全营养,可以保证肌体正常的代谢状态,为术后恢复创造良好的基础;血制品、生物应用。二、静脉输液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在地图上,不管是东南西北,不管是哪种肤色,不管是哪个国籍,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会有病人,就一定会有静脉治疗。因此,静脉治疗是一个全世界的人都需要的一项技术操作,对静脉治疗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也就变得十分重要。50年代初期,对于脱水的病人,是用钢针在大腿的内侧做皮下注射,把生理盐水注射在皮下,局部就起一个大包块,然后慢慢才能吸收。患者非常疼痛,对于治疗的针对性也比较差。到了80年代初期,有了外周静脉留置针,开始的时候,它是单通道的,所以使用后患者行动不方便,也不是很舒适,对血管也容易造成损伤,而且是一个开放系统,对病人的损害就更大了。在静脉治疗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与美国相比,我们中国外周静脉留置针差不多到了80年代才进入临床的医疗护理工作中。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速度加快,无针输液接头到90年代末就进入了中国,到了2003年,安全留置针又进入了中国。可见,我国静脉治疗在80年代以前是非常慢的,在80年代以后是静脉治疗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和我们的国情有密切的关系。三、关于利器损伤图中是某医院利器损伤人员分布的调查,在这个调查里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护士所占比例最大,占40%以上,可能因为护士从事的临床操作最多,所以发生利器损伤的几率也最高。应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注射理念。国外某医院人员利器损伤频率调查显示,抽血注射给药时发生利器损伤的几率最高。一项关于2756次锐器损伤种类的调查显示,也是针刺伤最多见,所以我们对针刺的管理就十分必要了。为了加强院内感染的管理,发生针刺伤后应如何处理呢?一方面,立即在流动水下挤出血液,必要时要到急诊科室进行伤口处理,然后,测感染者HBV五项、HIV,还应该给予预防性的治疗;第二方面,要对主管部门进行上报,填写刺伤报告表;第三方面,对于针刺,也要报告给感染管理人员,对感染管理人员提出对感染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还要进行一些预防刺伤的教育,必要时还要进行预防注射。如果发生意外针刺伤,处理的费用也是比较贵的,所以对于针刺应以预防为主。一方面针刺伤后,被刺的人心理负担也很大,定期的检查的费用也很大,所以预防针刺伤成为我们主要的方向。虽然静脉治疗是一个微创的治疗,但它也有可能成为感染源。首先,留置针通过皮肤进入血管,皮肤表面有一个破的伤口,这个伤口有可能成为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另外,留置针在血管里是一个异物,血小板和白细胞等就容易积聚在留置针的管头;第三,人的体温是37度,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温度下,各种细菌容易滋生。所以,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对于静脉治疗能成为一个感染源的理念要建立。静脉治疗是一个微创的治疗,在皮肤部位只有针眼大小的损伤,但它也有可能成为感染源,为什么呢?四、输液装置(一)输液袋装置在临床,有3种输液袋装置:第一种是很多年前用的玻璃瓶;第二种是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用的塑料瓶;与塑料瓶差不多同期出现的还有双层的软包装。我们认为,双层软包装是比较理想的装置,因为玻璃瓶有可能刷洗以后再次使用,对于塑料瓶,有时插进去的橡皮塞就成为一种异物,而且它占的空间也比较大,而双层软包装的输液袋,它可以高温消毒,如果有一层漏的话,由于是双层结构,不会出现外漏,而且,它占的空间比较小,它最大的优点是深埋以后可以降解。(二)输液器从消毒的方式来说,从60年代开始用一次性的输液器以后,都是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由于用量非常大,所以生产的工厂把它存在库房里的时间,不足以让含有的环氧乙烷气体排放干净。如果环氧乙烷气体还没有排放干净,已经进入到医院的治疗室,对环境造成污染。环氧乙烷的残留量最好不要超过10PPM,这是残留量国标。(三)输液接口理想的输液接口应具备以下特点:医疗器材最好不用橡胶,而用医用硅胶;不要用钢针留置,输液接口消毒非常简便,是密封的,连接起来非常安全,死腔小,使用简单,是单一器件,没有帽,符合以上条件的器材是比较理想的输液用具。(四)安全静脉留置针安全静脉留置针是2003年进入我国的,它的优点是当把针芯从套管里拔出来时,它前面就弹出一个片状物,把钢针最前面能够伤人的地方挡住了。设计很理想,但是现在使用的并不普遍,主要和经济有密切的关系。静脉输液是一个程序,而不仅仅是一项操作。在这个程序中,要对病人情况做全面的评估,评估的内容应包括:①年龄:如老人、婴幼儿静脉穿刺都比较困难;②活动情况:是否神智很清楚,是否合作;③皮肤的情况:有疤痕、有水肿、有出血的皮肤部位都不应该进行穿刺;④血管的情况:不要在同一个部位做连续的穿刺,应该有计划的,轮流使用血管;⑤心理反应:病人的承受程度。(五)穿刺针在静脉治疗穿刺工具中,最关键的器具就是穿刺针,对于穿刺针的选择,首先和年龄有关。在能够完成治疗任务的情况下,穿刺针在血管里应该选择套管针的外壁跟血管之间留有一点空隙,这样输进去的药液,就能够很快的循环。如果套管针的外壁跟血管贴的太紧,会影响局部的循环。以下图片中是不同的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六)植入港输液港埋在锁骨下的皮下,不用时可以什么都看不见,当需要治疗时,你就到医疗单位去完成需要的治疗。在平时,如开车、上班、参加社会活动等不受任何影响,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使用这样的器具。(七)局麻贴局麻贴撕开以后,贴在穿刺的局部,止痛的时间大概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局麻贴里,主要是利多卡因和普罗卡因的混合剂,特别适合用于儿童穿刺之前,有明显的止疼效果。(八)局麻膏局麻膏和局麻贴的作用是一样的。现在有些医院的皮科为病人做一些小的治疗时,往往涂一些局麻膏,让病人稍等片刻进行皮科治疗,患者就感觉不到疼痛了。(九)配液中心现在很多医院已经有配液中心了,图中就是一所医院的配液中心,输液的处方通过计算机传到配液中心,配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收到这个处方,工作人员会根据处方把病人所需要的药配置出来,放在每个病人的抽屉里。在配液中心,有不同的工作台。工作台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配营养液的,第二种是配抗生素的,第三种是配化疗药的。唯独配化疗药的操作台是负压的,因很多化疗药具有挥发性,负压的作用是不让化疗药散发在空气里污染环境。很多医院的配液中心将配置化疗药的操作台设计成负压的状态,为什么呢?五、感染控制(一)洗手和戴手套洗手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有极大的作用。有效地洗手可减少50%的院内感染率。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都应该带手套。但是很多护士在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并不戴手套的。他们认为,戴手套穿刺感觉不好,而且戴手套干活不方便,其实,这是一种习惯,我们应该养成戴手套从事静脉治疗的好习惯。(二)皮肤消毒预防感染的措施中,皮肤消毒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皮肤消毒的方法应该是从圆心开始向外周旋转5cm直径。(三)封管封管也是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关键。封管操作应该是脉冲式的,就是很快的推一段,再停一下,然后再推一段,再停一下,这就是脉冲式冲管。冲管的液体,可以用生理盐水,也可以用稀释的肝素。(四)针尖收集器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专门的针尖收集器,针尖插到收集器入口,然后往右或者往左一摆,针尖就调离针筒了,不必用手拔针头。进行这样的收集,主要是免除刺伤的机会。(五)可来福接头脉管系统有3种类型的导管,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淋巴管。它是一个生理状态下的封闭系统,而且是有机体非常重要的生命组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打开任何一个管道,脉管系统的封闭状态就消失了。在治疗护理中,打开最多的通路是静脉。如何又能最快的使它保持封闭状态,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留置,或者动脉导管留置等,在这些导管插入的瞬间,密闭的脉管系统也被打开了,所以在每次穿刺操作时,脉管系统都开放一次,使病人处于易感染的状态。为了保护病人,护理人员一定要让脉管系统在开放后的很短时间内维持一个密闭状态。可来福全称是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它有C1000型、CLC2000型等。在市场用的最多的型号是CLC2000型。CLC2000型可来福接头有一个肝素帽,输液时,将输液器前面的针头插进肝素帽。输完液拔针时,针头与肝素帽分离,产生负压,血液回流到套管针内,长时间不输液形成小血栓,造成套管针堵塞。如果使用不当,操作过程中把血块再推进病人的血管里,那就更是一个错误的操作了。CLC2000的工作原理:CLC2000是永不堵塞的无针输液接头,当输液器拔下时会产生一个正压自动将连接管内的液体向前推进,这个独特的设计可防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内。可来福接头是一种可广泛应用的无针密闭接头,它的阴性和阳性头可以跟各种输液设备相匹配。可以用于血制品、化疗药物、脂类药物等的输注。六、化学性静脉炎在静脉治疗时,非常容易出现的一个副反应是化学性静脉炎,其诱因其中一个是液体的渗透压,另一个是PH值。正常人体血浆的渗透压是300mOsm/l,临床常用的20%的甘露醇的渗透压是1098mOsm/l,是一个高渗的液体。如果液体不是从大血管快速进入人体内,它在局部一定会对血管造成很大的危害。另外,液体的化学性质对于静脉炎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化学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1.PH值人体PH正常值是7.35~7.45。如果溶液的PH值是4.8~5.5,说明是酸性的,如果PH值是12,说明是碱性的,这些液体对人体血管壁的刺激都是非常严重的。2.渗透压渗透压正常值为240~340mOsm/l,平均为300mOsm/l,低于240mOsm/l为低渗,高于340mOsm/l为高渗。当渗透压大于600mOsm/l时,高度危险发生静脉炎;当渗透压在400~600mOsm/l时,中度危险发生静脉炎;高于正常而低于400mOsm/l时,低度危险发生静脉炎。渗透压的改变与药物的剂量、溶液量和溶液的性质有关。药液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如同一个药物,用注射用水融化,或用葡萄糖水融化,或用生理盐水融化,结果渗透压都是不一样的。3.其他:除了PH值和渗透压这两个主要因素外,血液稀释不足、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消毒剂未干燥就进行穿刺,还有就是刺激性的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的冲管,这些都是化学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二)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预防的方法有:充分的血液稀释(首选);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加大溶液稀释量;减慢输液速度。如在临床上红霉素输液速度快了,或者配置的浓度高了,都可能会出现静脉炎。不合理的静脉治疗容易导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在临床,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和血管硬化等。处理措施为立即停止输液,抬高局部,局部用酒精擦敷皮肤部位,扩张血管,必要时辅以药物外涂进行治疗。
本文标题:静脉治疗在中国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79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