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等学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总结报告(暂定)
1高等学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总结报告(暂定)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党的十八大提醒全党同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针对这“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党的十八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次把“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三个重要特征,首次把“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上升到执政党建设“三位一体”战略目标的高度。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目标的提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并要求以此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同样,这“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存在于高校当中,无疑也对高校党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党组织成为高校在应对新形势下各种严峻考验的重要环节,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高校党组织建设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需要,是广大师生的迫切要求,是今后党组织工作能够扎实推进的前进动力。构建高校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党组织建设,要求我们要努力提高高校各级党组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素质和能2力;要努力增强高校各级党组织以师生为本、服务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要努力提升高校各级党组织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二)研究意义高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1.高校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智囊库,是理论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助推器。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承载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人的重要使命。一批批高素质人才的输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高校的党员思想觉悟高,知识丰富,创新意识较强,科研成果累累,为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政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2.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伴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出现了办学条件滞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亟待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等问题,这些新的矛盾就是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的重大挑战。破解难题,突破高校发展的瓶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依靠具有创新精神、锐意改革的高校党委的正确领导,需要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的提高。3.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服务观念、激发创新精神的保障。高校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党建提倡党组织成员终身学习,有助于提升干部队伍的组织功能、整体协调功能,激发其内在的生机活力,使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高校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党组织要求强化成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利于广大师生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和决策3参与权的实现,而高校这种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正是干部队伍服务意识的最佳体现方式;高校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党组织注重干部选拔和锻炼机制,干部晋升应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一资历,干部要下基层锻炼其处理突发事件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型的干部选拔和锻炼机制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创新精神。二、相关理论及认识(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相关理论及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以党的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并强调“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2007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问题,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位居其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人注目的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并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首要重大部署;胡锦涛在《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既从书本知识中学习,又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学习,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4学习型政党是保证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前提。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才能与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接轨。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全面深入改革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们党所肩负的任务也比以前的任何时代都艰巨,所以要在这个新阶段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强化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力求建设一个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方法多样的党组织。(二)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相关理论及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宗旨就是忠实地全心全意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服务型党组织”的直接理论来源。服务型党组织中的服务,主要指党组织完成工作任务,并体现一种真心的付出。服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在功能上主要体现为组织领导、引领示范、帮助帮扶、教育培养、权利保障、政策宣传等。服务型党组织是服务性政党的重要组成元素。作为组织和领导人民推动历史发展的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当然包括其基层组织,必须也只能紧紧围绕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开展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大目标。组织领导是最大的服务。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组织领导党员群众服务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局,其实质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掌握主动权,牢牢把握大方向,领导人民群众服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目标。研究生党支部要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宣传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培养教育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按照标准和程序发展学生党员,不断扩大学生党员队伍。组织学生党员参与年级事务管理,5努力维护学校的稳定。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帮助扶助是党组织在服务群众过程中的重要体现。推广机关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等做法,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整合各类组织、各种力量参与服务,广泛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各类志愿服务,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研究生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将所学所想,与服务群众这个意识充分结合起来,利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平台,定期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进社区,进村落,通过送文艺节目、送科学知识、送优质服务等活动,许多同学走入偏僻的地方进行社会调研,开展支教行动,甚至自发组织同学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捐献文具,衣物等。把研究生所拥有的个人才能与群众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所有的功能都延伸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把所有的活动都开展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党员帮扶行动,每个党员帮扶几个同学,给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获得提高。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继续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党支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院研究生同学身心健康。(三)建设创新型党组织的相关理论及认识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主旋律。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想,该思想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后进一步强调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对全党上下提出了建设要求,凸显了全面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迫切需6求。高校作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内部包含的机关组织是否具备创新性,教学单位是否具有强大的创新培养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整体的创新战略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党的十八大要求广大党员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矢志不渝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它要求广大党员狠下功夫,在强化理论学习、增强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密切联系实际、推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创新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实效上下功夫;在引领学习潮流、发挥示范作用上下功夫;在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夯实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是指党支部具备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充满活力,永葆生机,能够因应党情、国情、世情、校情的变化,特别是能够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党建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提升自身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建设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是增强支部生机活力、实现支部奋斗目标的根本举措。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的基本内涵,概括来说,就是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载体和创新工作环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先进。建设高校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是高校推动各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客观需要。高校要坚持以时代性、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为建设原则,以创新为建设途径,全面建设高校创新7型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一)确定主题为保持我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先进性,把我院研究生党支部建立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此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二)相关实践活动分配在我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喇明清同志和党支部组织委员俞贞同志的带领下,根据活动主题,把我院40余名研究生分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三个小组,每组13人左右,由一名党员同学担任组长,分别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三)具体流程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流程如下:1.第一组: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实践活动(1)调查研究生党组织对研究生群体的学习带动情况。通过对我校研究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党组织对研究生群体的学习带动作用的情况,并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对其他学院的一些成效良好的做法进行了总结与借鉴。(2)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理论学习。每月定期开展党组织生活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代表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再辅以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为研究生党员干8部的整体素质提高打好基础。同时在每月月末展开定期考核,检查学习情况。第二阶段——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研究生党支部要结合党员具体情况,采取宣讲、座谈、参观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习活动,要带头讲党课、做辅导,宣讲理论热点、时事政策和当前形势,帮助党员和积极分子解决学习实践中的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党员同志自觉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对积极分子形成良好的带头作用,最终形成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第三阶段——总结评比、巩固提高。每个季度开展党支部大会,总结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中形成的学习制度、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及经验,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自下而上推荐出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第二组:服务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实践活动(1)建立学院科学研究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服务研究生群体的科学研究,我院以研究生会为中心建立科学研究服务中心,以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外援,为学校研究生提供论文写作、投稿咨询、好书推荐等免费服务。通过开展公益讲座、搭建微信、微博等智慧服务平台,旨在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便易度,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水平。(2)成立学院志愿者服务队我院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为中心,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开9展实践活动服务校内师生和校外社区。如每个月定期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周”活动,关爱周边社区的孤寡老人;为学校和学院开展的活动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如我校校庆期间,协助学院布置校友活动场所,并为来校参观的校友提供向导和讲解服务等。3.第三组:创新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实践活动(1)制度创新。在原有的支部管理制度之上,结合组织个性和时代元素,规范并创新组织活动开展制度、党组织活动考勤制度和党员入党管理制度等。(2)活动形式创新。以活动平台和载体的创新为主,丰富研究生党支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3)党员思想培养创新。总结每月的党支部活动,从观点创新、活动策划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评选月度“创新之星”,注重对党支部成员
本文标题:高等学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项目总结报告(暂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