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三新课程生物考点复习测试题—(5)
共8页第1页高三新课程生物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l.以下关于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烷杆菌是厌氧呼吸,但氧的存在不影响其生存B.链球菌是厌氧呼吸,不能接触空气C.黄色短杆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产生谷氨酸D.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厌氧呼吸2.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初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的一生中都能合成B.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必需的C.初级代谢产物对微生物毫无意义,但对人类是有用的D.不同的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基本相同而次级代谢产物不同3.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发酵工程采用连续培养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获得人类所需的产品B.发酵所用的菌种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获得C发酵工程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D.发酵工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密切相关而与酶工程无关4.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比普通洗衣粉强的多,是因为洗衣粉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这些酶的生产是哪项工程实现的()A发酵工程B.基因工程C.细胞工程D.酶工程5.在一普通的密闭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在下列的有关坐标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发酵过程是发酵工程的中心阶段,为了保证菌种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的形成,应及时做到()A.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和产物浓度B.及时添加必要的培养基成分和排除代谢产物C.严格控制温度、pH、通气量和转速等发酵条件D.以上都是7.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的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8.关于微生物代谢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共8页第2页①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不能同时存在②诱导酶一旦合成,其在细胞内一直存在③酶活性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④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意义可保证微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不浪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是微生物的生理特征,不能人为改变B.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环境条件有关C.多数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成果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实现产业化D.发酵罐中代谢产物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有关10.发酵工程实际上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加以控制,从而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有关菌种的培育措施不正确的是()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B.利用基因突变原理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11.下列与儿童龋齿形成有关的是()A.霉菌B.醋酸杆菌C.乳酸菌D.棒状杆菌12.人们常用菌类含量来检测水质污染的程度,这种菌类是()A.乳酸菌B.大肠杆菌C.根瘤菌D.结核菌13.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够杀死哪一类菌类为标准()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芽孢14.下列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A.初级代谢产物只是在微生物生长初期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B.两者都自始至终产生C.初级代谢产物始终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生长到一定阶段产生D.两者都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15.为研究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常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里的细菌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得到生长曲线图,对培养基的要求是()A.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B.任意容积的液体培养基C.恒定容积的半固定培养基D.任意容积的半固定培养基16.下列有关培养基的组成对菌种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营养物质要全面,否则影响菌种繁殖及正常代谢B.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如碳源与氮源之比)和浓度适当,否则影响菌种代谢途径C.pH要调节适当值,否则会影响理想代谢产物的生成D.水的含量可增加以增强代谢浓度17.工业上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积累谷氨酸应采用的最好方法是()A加大菌种密度B.改变碳源与氮源比例共8页第3页C.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D.加大葡萄糖释放量18.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高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控制不包括()A.温度控制B.溶氧的控制C.pH的控制D.酶的控制19.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微生物的是()A.变形虫B.衣藻C.蘑菇D.草履虫20.微生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在下列四界中,没有微生物类群分布的是()A.原核生物界B.原生生物界C.真菌界D.植物界21、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纤维素、果胶B.肽聚糖C.蛋白质、磷脂D.维生素22、在细菌的结构中,控制抗药性、固氮、生成抗生素等性状的基因位于()A.细胞壁B.核区中C.细胞质的质粒中D.细胞质的核糖体中23.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特征,常用来鉴定菌种。没有鞭毛的球菌其菌落的特征是()A.菌落较大、边缘整齐B.菌落较小、边缘整齐C.菌落较小、边缘锯齿状D.菌落较大、边缘波浪状2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配置原则的是()A.根据不同的微生物配备适宜的PH值B.根据不同的微生物选择不同的原料配制C.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需要调整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成分的比例D.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控制适宜的温度25.科学家应用人工诱变的方法,选育出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新的黄色短杆菌,以增加赖氨酸的产量,这种代谢的调节属于()A.酶活性调节B.酶合成调节C.生长因于调节D.激素的调节26.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代谢产物很多,若要延长稳定期,增加代谢产物,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向培养基内定期加入菌种和培养基B.以一定的速度添加培养基,同时又以一定的速度取出旧的培养基C.以一定的速度从培养基中取出代谢产物D.以一定的速度不间断地加入菌种,同时取出代谢产物27.红茶菌是由酵母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组成的共生体;培养红茶菌最好选用()A.固体培养基B.半固定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8.在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微生物代谢特点的是()A.微生物的代谢在适宜的条件下非常旺盛B.微生物对物质的利用和转化非常快C.微生物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很大D.其菌落发达、结构非常复杂共8页第4页29.在下列四组化合物中,对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是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物质的一组是()A.氨基酸、核着酸、多糖B.维生素、抗生素、脂类C.抗生素、激素、色素D.氨基酸、葡萄糖、碱基30.关于酶合成调节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保证了微生物的代谢需要B.避免了微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浪费C.增强了微生物的适应能力D.酶合成调节快捷、精确地调节代谢3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稳定期特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活菌的数量达到最高峰B.细胞分裂最快C.代谢产物在细胞中积累多D.有的细菌产生芽抱32.家庭用酵母菌酿酒,最初一段时间闻不到醇的香味,一段时间后才能闻到醇香,最初闻到醇香的生长时期最可能的是()A.调整期和对数期B.对数期和稳定期C.稳定期和衰亡期D.调整期和衰亡期33.细菌一般在60℃的环境中持续30分钟后,往往会失去活性,这是因为()A.酶的活性降至最低点B.蛋白质和核酸遭到破坏C.高温大大地蒸发了水分D.高温破坏了细菌的结构34.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之所以把它也划入生物界,其主要原因是()A.病毒具有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B.病毒能侵染宿主细胞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C.病毒具有一定的结构形式和一定的生理功能D.病毒的结构中有核衣壳外还有囊膜35.利用黄色杆菌能将天冬氨酸转化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特性来生产赖氨酸。但在其过程中,由于细胞内苏氨酸和赖氨酸过量而抑制整个反应。人们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采取的方法是()A.不断地向发酵缸里加入天冬氨酸B.及时从发酵缸里取出赖氨酸C.选育不能产生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D.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使赖氨酸排出细菌二、非选择题(共80分)1.(10分)右图是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途径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黄色短杆菌利用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2)当和都积累过量时,就会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3)利用黄色短杆菌大量生产赖氨酸就必须抑制形成。(4)科学家对黄色短杆菌进行处理,选育出共8页第5页不能合成的菌种,提高了赖氨酸的产量。(5)黄色短杆菌合成的赖氨酸是代谢产物,它合成后的存在部位是。成分Ca(NO3)2KH2PO4KClMgSO4Fe(NO3)2Mo等蒸馏水含量1g0.25g0.12g0.25g0.25g极小1000ml2.(16分)下表为一种培养液的配方,试根据表中内容作答:(1)若用于植物培养,培养初期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可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2)若除去培养液中的硫酸镁,对植物叶的颜色影响是。若除去硝酸钙对植物体的影响是①②。(3)要使植物正常生活,培养液中至少还应加入种必需元素。(4)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NO3较少而Ca2+离子较多,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有关。(5)此培养基若用于培养微生物,则可以培养的微生物代谢类型是。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类。(6)此培养基若用于鉴定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还应加入和,取样水,如果有,其代谢产物就与之结合使菌落呈,并带有。3.(8分)下表所列的数据来源于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瓶中某种细菌种群数量在于25小时时间(小时)0510152025细菌数量75090004400035000110006000内的变化情况:(1)在最后三个时间段内细菌数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2)在哪个时间段中细菌数量有最大种群增长率?其数值是多少?。(3)如果要使细菌呈“J”型增长,理论上而言需要什么样的理想条件?。(4)在实际的发酵生产中,为了获得更多的产物,应该采取什么措施?。4.(12分)在做馒头时,用酵母菌发酵面粉,具体操作过程为:将一定数量的发酵酵母与面粉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搓成一个面团。开始时面团很干,也比较硬,置于一容器中,28℃左右保温。10小时后,面团变大变软,还有一股酵味。试问:(1)酵母菌在面团中,开始时的呼吸方式是,此时能增加菌体的数量,使酵母菌迅速共8页第6页占据整个空间,这样杂菌就很难在其中生长,面团不会变质,酵母菌与杂菌的关系是。(2)面团变软变湿的原因是,变大的原因是。(3)有酵味的原因是。(4)生馒头蒸熟后变大的原因是。5.(14分)根据下面细菌生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代谢活跃、体积增长较快的是[]期,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是[]期,其时期细菌代谢,个体的和比较稳定,细胞数目以形式增加。(2)[]期活细菌数目数目最多,此时细胞内积累大量为延长此期可采用方法。(3)研究微生物的生长一般以为单位。(4)若想缩短[a]期所示的时间,在生产上采用的措施是。(5)[b]所示时间的长短,决定于。(6)在小容积培养和大容积培养中,[c]期较长的是,原因是。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鹅颈样变曲细长的形状,把乙瓶的瓶口敞开(如图所示)。随后,他再次煮沸瓶内的肉汤。观察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内尽管肉汤通过弯曲细长的瓶颈与外界相通,但瓶内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后来,他又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试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1)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以上实验中,巴斯德运用的主要是法。(2)这种方法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材料中所述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提出的问题是。实验中设计的对照实验是。装入甲乙
本文标题:高三新课程生物考点复习测试题—(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6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