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三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说明:本卷共二道大题,总分为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题为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第Ⅱ题为非选择题,共三小题,共计40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丁鸦片战争的原因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吏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5、我们最应该继承与发展辛亥革命的是()A.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B.反帝爱国的政策C.“实业救国”思想D.暴力革命的策略6、香港特区政府在庆祝回归10周年的时候,推出了一首名为《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其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盛”,香港“找对了路径”是在()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7、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是()①官方接触②民间交往③事实建交④正式建交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8、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旅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9、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中有许多战斗性的口号,比如“爱情与荣誉是人生的理想”(彼特拉克),“知识就是力量”(培根),“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一切”(拉伯雷),“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莎士比亚)等。对这些口号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其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C.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10、下列四种官职在明朝初期都被使用,然而在胡惟庸案之后还能保留下来的应该是A.左丞相B.右丞相C.参知政事D.兵部尚书11、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12、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去的“集”在宋代应属于()A.城市B.都市C.草市D.夜市13、唐朝出现大量以反映战火频繁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性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15、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相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16、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闸的竞争18、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19、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2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挤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挤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桂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22、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23、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24、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25、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月B.遵义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27、“1977年后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28、索马里位于“非洲之角”,扼守红海入口处,近年由于沿海海盗活动猖獗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欧亚非战略要地,索马里在历史上曾经被英国、法国、意大利瓜分而成为殖民地,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国家贩卖黑奴的需要B.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对外扩张D.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到处侵略扩张29、在19世纪的科学家中,其科学思想对于解放人们思想的作用,可以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媲美的是()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牛顿的力学体系C.达尔文的进化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30、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A.普朗克B.麦克斯韦C.玻尔D.爱因斯坦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31、(16分)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60多年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事业不但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局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到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二:“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邓小平(1984年)材料三:胡锦涛在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史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蒙的和谐世界。”(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分)(2)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试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外交方面“新”的表现。(5分)(3)20世纪70年代前期,党和人民战胜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取得了重大成就。试列举这一时期取得的开创外交新局面的重大成就。(3分)(4)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什么?(3分)32、(24分)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古代东西方比较典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材料三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携眷移民给与公民权;……奖励橄榄油出口。材料四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分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2)结合史实说明,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奴隶主贵族的不同态度及其措施。(8分)(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并分别说明这两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8分)(4)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考题答案31: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ACBDADDCCDDCDC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DACCBDCDABCCD(1)政治: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2)外交: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上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信誉;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不但保证了会议的成功,而且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联系。(5分)(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正常化;出现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等等。(4分)(4)推行不结盟政策;奉行多边和平外交(“无敌国外交”)。(3分)32:答案:(1)商鞅:君臣司法——以君主为核心,目的是维护君主为首的统治者的利益(2分)。梭伦:公民参与司法——以雅典公民为核心,维护公民集团的利益(2分)。(2)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4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