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座号1…………○…………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姓名考场考号.高二政治(文化)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4年11月命题:秦广玉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每题2分,共60分)1、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4年3月起,12306网站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B.2014年9月17日,第17届亚运会在仁川举办“韩国风”的开幕式C.2014年10月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西南地区暴雨橙色预警D.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答案:B2、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星有更多关注,逐渐的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3、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下图所示相互影响的关系。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答案:A4、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中德两国人在“面对矛盾”和“排队”时处理方式的差异(左为德国,右为中国)。漫画反映了()①中德文化差异影响了实践生活差异②中德文化差异决定其生活差异③德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④中国文化在某些方面优于德国文化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答案:D5、在新旧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就业竞争很激烈,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例如,现在有些用人单位提出了这样的就业条件:当司机要兼外联,当电工要有驾照,当秘书要懂外语。这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主动的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D.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答案:B6、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这需要文化的发展;同时,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这表明()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日益融合B.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C.文化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答案:A7、在上海书展上,著名古文字学者裘锡圭认为,一个真正有书卷气的人,必然拥有合理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高尚的行为准则、高雅的情趣,表现在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大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态度,小到日常的言谈举止。下列选项对此理2…………○…………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解正确的有()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在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8、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汉语热”持续升温,C.TEST(全称是“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TestofPracticalChinese)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推向全球的。这说明了A.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B.文化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C.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D.汉语已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答案:A9、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D10、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固化性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必须予以弘扬④民族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11、儒学仁、义、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D12、2014年马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②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④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13、中央芭蕾舞团获国家“精品剧目”称号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继《红色娘子军》之后,在新世纪为世界瞩目的中国芭蕾的新亮点。该剧因不拘泥于西方经典,加入了京剧的打击音乐、中国传统的旗袍服装、武术和杂技动作,甚至是皮影艺术,显得面貌一新。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成功的关键在于()A.东西方文化的完全融合B.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C.吸收了世界文化的成果D.以文化创新为根本目的答案:B14、《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体现的道理是()A.继承传统文化是创新的重要基础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答案:D15、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日本动漫成为全球文化不是偶然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题材来自全世界、面向全世界创作。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有日本动漫版,这启示我们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③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吸收外来文化不一定要保持民族特色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C座号3…………○…………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姓名考场考号.16、京剧藏戏《文成公主》中,藏戏与京剧相结合,剧中松赞干布演唱的藏戏和文成公主演唱的京剧巧妙结合,别具韵味。因此,京剧藏戏《文成公主》获得2014年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实现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中华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③文化创新需要民族文化间的借鉴与融合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17、古代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②践行孝道的方式要顺应时代的变迁③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源泉④“孝道”的内涵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8、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此举()A.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文化渗透的决心B.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有利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D.表明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繁荣答案:C19、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20、“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A.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答案:C21、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22、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23、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制作精美的陶器,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铸造精良的青铜器,无一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答案:A2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不一致的是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B25、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3年的“神舟十号”,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把伟大的航天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更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材料说明()①文化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③航天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重要精神动力④航天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26、右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传播文化不能单纯搞商业运作B.发展文化应更多地注重多样的传媒工具C.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D.要把大力发展经典作品作为重点4…………○…………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答案:A27、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说明中华文化A.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B.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C.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D.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答案:C28、“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部署和要求。这有利于()①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②凝聚共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④弘扬主旋律,拒绝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29、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
本文标题: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30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