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1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转涂到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毛泽东说:“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该话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周王室衰傲,诸侯士大夫崛起B“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C讲学风气盛行,私学兴起D井田制崩溃2、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加以继承和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系统的“仁政”思想②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在孔子“性相近”观点基础上提出“性善论”④发展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提出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儒学之外的其他学说被禁绝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5、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A孙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6、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7、下列对百家争鸣局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百家”泛指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墨、道、法、儒等学说B百家争鸣是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反映C百家争鸣引起思想界的混乱,阻碍了社会发展D在争鸣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8、汉武帝问策贤良,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2并进”。一《汉书·董仲舒传》()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9、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以下对于其影响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有助于强化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C有助于神仙方术和道教思想的传播D有助于西汉法令和制度的统一10、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是()A佛教、道教、墨家B道教、墨家、儒家C佛教、儒家、墨家D佛教、道教、儒家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A李贽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12、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13、朱熹的主张和贡献是()①著有《四书章句集注》②提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③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④提出“致良知”学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B注重气节、品德C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15、宋代对儒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①程颖②程颐③朱熹④王阳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④16、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③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④程3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7、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唐甄这种政治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相似()A顾炎武B黄宗载C王夫之D魏源1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19、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①孔子②孟子③王阳明④黄宗羲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0、对明清之际思想界发展状况的认识正确的是()。A进步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B理学占据统治地位C进步思想在同落后思想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D进步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21、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B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C统治阶级的鼓励提倡D民族融合的不断进行22、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2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话反映出()A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可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B三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C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D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24、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以后的航天事业做了很大贡献,你知道他的成就主要在哪些领域()A天文和数学B数学和水利C历法和建筑D天文和历法25、宋元时期,我国文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有()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郭守敬的《授时历》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4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6、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D领先西方的时间最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至今27、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封建自然经济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的思想C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2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29、同属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作品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倾向不同C性格不同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30、下列诗篇未反映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思想的是()A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一一白居易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一一陆游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一杜甫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一王维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每题20分,总40分)31、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一引自《论语》孔子说:“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老师也不要作谦让”,“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了“。“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一一一引自《何新论坛》(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上述材料表明孔子的哪些思想主张?材料二“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一一《鲁迅全集》(2)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5(3)自20世纪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材料三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标准像(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32、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诗经》书影图二《屈子行吟图》图三李白图四杜甫(1)请归类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2)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3)图一、二和图三、四反映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地位如何?6高二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每题20分,总40分)31、(20分)(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上述材料表明孔子哪些思想主张?(2)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3)自20世纪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座号题号二、材料解析题总分31题(20分)32题(20分)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7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归类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2)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3)图一、二和图三、四反映的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地位如何?8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2、B3、D4、A5、B6、A7、C8、D9、C10、D11、A12、D13、A14、C15、B16、B17、B18、A19、D20、B21、A22、B23、A24、D25、A26、B27、A28、C29、D30、D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31、答:(1)孔子强调人的德、仁、善;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智、智慧、知识。(2)孔子死后,经过秦始皇打击和汉武帝“独尊”,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正统思想。(3)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4)积极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32、答(1)图一、四反映的是现实主义风格。图二、三反映的是浪漫主义风格。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以现实社会为素材,深沉、悲壮、凝重;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是夸张、想像力丰富、张扬个性等。(2)忧国忧民的思想内容。原因:屈原、杜甫等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3)图一、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的奠基时期。图三、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繁荣时期。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9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