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上复习题
试卷第1页,总4页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上复习题一、选择题1.右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果蝇基因组可由l、2、3、6、7的DNA分子组成2.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3.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D.初级精母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4.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A.AAXBY,9/16B.AAXBY,1/8或AaXBY,1/4C.AAXBY,1/16或AaXBY,3/8D.AAXBY,1/16或AaXBY,1/85.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和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C.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1D.若Ⅲ3与Ⅲ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46.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正确的分析是()试卷第2页,总4页A.父亲是色盲,女儿一定是色盲B.双亲色觉正常,子女色觉一定正常C.图中1、4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图中2、7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7.人类秃发的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现有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秃发儿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秃发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秃发儿子与其父亲的基因型相同C.杂合子Bb在男女中表现型不同,可能与性激素有关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秃发儿子的概率为1/28.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伴性遗传都一定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B.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C.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D.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9.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WW不能存活),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A.1∶0B.1∶1C.2∶1D.3∶110.下列遗传图谱可能是红绿色盲遗传的是:二、综合题11.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图甲)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系谱图中Ⅱ-1和Ⅱ-2生出Ⅲ-1,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该性状为(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ⅱ区段上,Ⅲ-2和Ⅲ-4交配,所生小羊表现该性状的概率是。若Ⅲ-1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分析它的形成原因是:(填“Ⅱ-1”、“Ⅱ-2”或“Ⅱ-1或Ⅱ-2”)在减数第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所致。(3)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乙的ⅲ区段上,依照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试卷第3页,总4页12.(16分)果蝇(2N=8)的眼色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等位基因(B、b)和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有关,B基因只对E基因有抑制作用,b基因无此功能(图1)。图2为用甲、乙进行的杂交实验。(1)从图1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自然界中果蝇眼色以红眼和朱砂眼为主,白眼个体极罕见(捕食和躲避天敌的能力很弱),此现象的形成是长期___________的结果。(2)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形成的_____个四分体经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将复制后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四个精子中。(3)F2中红眼的基因型有_____种。若将F2红眼中的______(填“雌”或“雄”)性个体,与F2中的白眼个体交配,则子代中白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4)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F1中果蝇精原细胞中基因B、E及等位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中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5)用适宜强度的超声波处理图3所示成年雄果蝇精巢,能使Ⅱ号染色体E、e基因所在的片段从原染色体上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到X染色体末端。缺少E或e基因的精子不能受精。欲判断该果蝇是否发生变异及变异类型,可根据该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的子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①若子代中红眼雌:朱砂眼雄:白眼雄=_______,则该雄果蝇没发生变异;②若子代全为红眼雌,则该雄果蝇发生了______类型突变。13.(10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A、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亲代果蝇的基因型雌性:__________、雄性:____________。(2)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3)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已知这对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雄果蝇。为了探究T、t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让纯合红眼雌蝇(每对基因都是纯合)与不含T基因的纯合白眼雄蝇杂交,F1随机交配得F2,观察F2的性别比例。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试卷第4页,总4页③讨论:若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无粉红眼果蝇出现,则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14.(9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2)Ⅰ-1的基因型是。(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5.(16分)人类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表达受性别影响,基因型与性状的关系如下表。某家庭有关秃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和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Ⅱ-1与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Ⅲ-1患秃顶的概率是__________,同时患秃顶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__。(3)若Ⅱ-1与Ⅱ-2再生一个小孩,为降低发病风险,你会建议他们生___________孩;为确保子代表现型正常,怀孕后还应进行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秃顶遗传在性别中的差异与雄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合理的推测是:雄性激素通过_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与靶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________(填A或a)基因的表达。基因型AAAaaa表现型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页,总4页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携带该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故A错误,D正确;3和6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B错误;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即1中,故C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基因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识图的能力。2.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中,由于杂交1的雌雄都是褐色眼,说明亲本中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显性纯合子,故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B【解析】试题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决定性别,如色盲基因,故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着性染色体遗传给子代,故B正确;性别决定主要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C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故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该正常夫妇生出一个既患聋哑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aaXbY),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因此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概率分别是1/16和1/8,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推断的能力。5.D【解析】试题分析:由II4和II5都患有甲病而其女儿没有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他们也都没有乙病但儿子患乙病,且题干说明有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病,所以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A正确。II3有甲病也有乙病,但其母亲没有甲病,所以其基因型应是AaXbY,故B正确。III6患有乙病,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II4,II4致病基因来自I1,故C正确。III3没有甲病和乙病,基因型是aaXBY,III7应是aaXBXB或aaXBXb,概率为1/2,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1/4=1/8,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6.C【解析】试题分析:父亲是色盲,女儿不一定是色盲,因为女儿可能从母亲那儿获得正常基因,A错误;双亲色觉正常,若母亲携带的话,可能生出色盲的儿子,B错误;由子代情况可推知图中1号和4号的基因组成是XBXb,均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正确;图中1号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而7号为正常男性,不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C【解析】试题分析: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而秃发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A项错误;由题意“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秃发儿子”可推知,该对夫妇的基因型,男性为BB,女性为Bb,秃发儿子的基因型为Bb,B项错误;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杂合子Bb在男女中表现型不同,可能与性激素(环境)的不同有关,C项正确;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秃发儿子的概率为1B×1/2b×1/2XY=1/4Bb,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2页,总4页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8.C【解析】试题分析:伴Y遗传只在男性之间传递,A错。Xb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会产生XbY的个体,B错。鸟类和一些昆虫性染色体为ZW型,没有X、Y染色体,C正确。X、Y染色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上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