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施工组织与管理14级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14-1、2、3、4工程管理高金桥课程安排•1-5◇CJ02,授课、讨论、互动•6-8◇B007,软件应用,测试•9-12◇CJ02,授课、讨论、互动•13-16◇科技馆课程设计(小组)课堂/课程要求项目过程考核结课考核总评成绩考勤与表现作业与汇报测验与提问机考课程设计比例(%)20301010301、自愿结组,8~9人。下周二开始上课坐在一起,上交座位名单。2、遵守课堂纪律,玩手机、看视频、玩游戏、吃东西扣分。3、迟到、早退double扣分。4、旷课trible扣分。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什么?承接任务施工规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回访保修美好的周末到来~~•8点醒来•要洗衣服、想吃回锅肉和酱香饼~•9点半出去•如何能够把饭吃好,把衣服洗完还不迟到?合理安排时间~~1、和面(把肉拿出来)2、洗衣服3、切五花肉(接水)4、烧水(做面团)5、把肉片煮开(切菜)6、烙饼(炒菜)7、吃饭8、洗脸9、晾衣服,出门建筑产品及生产的特点建筑产品生产Ⅰ.空间固定性;Ⅱ.多样性;Ⅲ.体积庞大;1(Ⅰ).流动性;2(Ⅰ+Ⅱ).单件性;3(Ⅰ).地区性4(Ⅱ+Ⅲ).生产周期长;5(Ⅰ+Ⅲ).露天作业多;6(Ⅲ).高空作业多;7.生产协作的综合复杂性施工组织与管理•对象: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研究工程建设的统筹安排与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制定建筑工程施工最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方法的一门科学。•任务: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根据具体的条件,以最优的方式解决施工组织的问题,对施工的各项活动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和部署,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达到优质、低耗、高速地完成施工任务。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主要施工管理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工程概况说明工程的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点,建筑面积,施工期限,合同要求;本地区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情况;施工力量;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等情况;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等。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目标,全面部署施工任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定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选择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安全;应结合工程实际,拟定可能采用的几种施工方案,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择优而选。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为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加强检查和监督,必须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序号施工准备项目简要内容负责单位负责人起止时间备注月日月日施工方案施工预算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组织货源、签订供应合同确定运输方案和计划储存和保管施工平面图物资准备工作程序图3.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反应了最佳施工方案在时间上的安排。确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工期,并使工期、成本、资源等通过计算和调整达到优化配置,使工程有序的进行。4.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是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它是把投入的各种资源:材料、机具、设备、构件、道路、水电网路和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合理的排布在施工场地上,使整个现场能井然有序、方便高效、确保安全,能文明施工。5.主要施工管理计划主要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及成本等管理计划。建设工程施工组织程序六个步骤:承接任务施工规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回访保修•P2:建设工程施工组织程序六个步骤:回访保修,总结经验:在法定及合同规定的保修期内,对出现质量缺陷的部位进行返修,以保证满足原有的设计质量和使用要求。通过定期回访和保修,不但方便用户、提高企业信誉,同时也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1.按准备工作的范围分–全场性施工准备——以一个建筑工地为对象;–单位工程施工条件准备——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以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季节性施工为对象。2.按所处施工阶段分–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各施工阶段前的施工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思想①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程序②统筹兼顾、有的放矢③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④绿色施工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5.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一)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①确定编制主持人、编制人,召开有关单位参加的交底会,拟定大的部署,形成初步方案;②专业性研究与集中群众智慧相结合;③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企业的技术、管理素质和优势;④较完整的方案提出后,组织讨论、研究、修改→形成正式文件→报批(二)编制要求①方案先进、可靠、合理、针对性强,符合有关规定。②内容繁简适度。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④留有余地,利于调整。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①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建设单位或被委托承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实施;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实施;③分部、分项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实施。④对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模板工程、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爆破、建筑幕墙的安装、预应力结构张拉、隧道工程、桥梁工程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所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承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作业:P10,第1题第3题的第一小问下周二交第二章流水施工1.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2.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3.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第一节、流水施工的概念建筑工程的施工是由许多个施工过程组成的,流水施工是指所有的施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投入施工,各个施工过程陆续开工,陆续竣工,使同一施工过程的专业队保持连续、均衡施工,相邻两专业队能最大限度地搭接施工。一、流水施工表达方式二、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例: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其每栋的施工过程及工程量等如下:施工过程工程量产量定额劳动量班组人数延续时间工种基础挖土210m37m3/工日30工日301普工浇砼垫层30m31.5m3/工日20工日201混凝土工砌筑砖基40m31m3/工日40工日401瓦工回填土140m37m3/工日20工日201灰土工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一栋栋地进行1)特点:工期长(T=16d)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宜采用混合队组)。2)适用于: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组织大包队施工挖垫砌填挖垫砌填挖垫砌填挖垫砌填栋号施工进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一二三四人数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302040203020402030204020302040202.平行施工(各队同时进行)(1)工期:T=4(d)(2)特点:1)工期短;2)资源投入集中;3)仓库等临时设施增加,费用高。(3)适用于:工期极紧时的人海战术。栋号施工进度1234一二三四挖垫砌填挖垫砌填挖垫砌填挖垫砌填人数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1208080160栋号施工进度1234一二三四3.流水施工(1)工期:T=7d(2)特点:1)工期较短;2)资源投入较均匀;3)各工作队连续作业;4)能连续、均衡地生产。(3)实质: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挖垫砌填挖垫砌填挖挖垫垫砌砌填填人数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305011080602090三、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1、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流水段(在平面或结构空间;若干个假定产品);2、将整个工程按施工阶段划分成若干个施工过程,并组织相应的施工队组;3、确定各施工队组在各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4、组织每个队组按一定的施工顺序,依次连续地在各段上完成自己的工作;5、组织各工作队组同时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平行作业。第二节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空间参数――施工层施工段数工作面时间参数――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流水强度间歇时间搭接时间流水工期几个最重要的参数如下:一、施工过程数(n)1.意义:组入流水施工的工序(或分项工程等)个数2.划分施工过程的依据:(在组织流水的范围内)进度计划的类型(控制性---粗;实施性---细)工程性质及结构体系(砖混少20,单厂多40)施工方案(综合吊装,分件吊装)施工班组形式(大包队,玻璃油漆)工作是否占时间(放线、检查、场外预制不计)3.注意问题:施工过程划分时,数量不宜过多(以主导施工过程为主),以便于流水。二、施工段数(m)1.分段目的:使参加流水施工的各工作队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面,保证不同队组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同时施工.2.分段原则1)各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在15%以内,以保证连续均衡);2)以主导施工过程数为依据,段数不宜过多(否则工作面小,上人少,工期长);3)保证工人有足够的工作面;4)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5)有层间关系,若要保证各队组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m≥n(或m≥施工队组数)。某住宅楼结构施工阶段流水段划分示意【例2】:一栋二层砖混结构,主要施工过程为砌墙、安板,(即n=2),分段流水的方案如下:(条件:工作面足够,各方案的人、机数不变)一.2二.1二.2二.1一.2一.1一.1二.1结论:专业队组流水作业时,应使m≥n,才能保证不窝工,工期短。注意:m不能过大。否则,材料、人员、机具过于集中,影响效率和效益,且易发生事故。砌墙m=1(mn)安板施工进度方案施工过程12345678910111213141516特点分析砌墙m=2(m=n)安板砌墙m=4(mn)安板吊装间歇瓦工间歇一.1一层二层一层二层一.2一.3一.4二..2二.3二..2二..3二..4二.4一.1二.1一.2一.3一.4二.2工作队间歇。工期长;不允许工作队连续;工期较短;工作面不间歇。理想工作队连续;工期短;工作面有间歇(层间)允许,有时必要三、流水节拍(t)•1.定义:•指某一施工队组在一个流水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2.作用:•(1)影响着工期和资源投入。大----工期长,速度慢–小----资源供应强度大•(2)决定流水组织方式。•相等或有倍数关系----组织节奏流水;–不等也无倍数关系----组织非节奏流水。•3.确定方法:(三种)•(1)定额计算法:据现有人员及机械投入能力计算•ti=Qi/(SiRiNi)=QiHi/(RiNi)=Pi/(RiNi)(2)工期计算法:据工期及流水方式的要求定出ti,再配备人员或机械即:ti=Ti/(rmi)(3)经验估算法:无定额或干扰因素多,难以确定的施工过程ti=(ai+4bi+ci)/6•4.确定节拍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施工队组人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2)工作面大小;3)机械台班产量复核;4)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5)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6)尽量取整数。四、流水步距(k)•1.定义:相邻两个专业队投入工作的最小时间间隔。•2.作用:影响工期;–专业队组连续施工的需要;–保证每段施工作业程序不乱。•3.安排时需考虑:–施工面允许否;–技术间歇合理否;–有无工作队连续要求;–与节拍的关系。•五、流水工期(Tp)•自参与流水的第一个队组投入工作开始,至最后一个队组撤出工作面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六、间歇时间(Z)根据工艺、技术要求或组织安排,留出的等待时间.按间歇的性质,分为技术间歇和组织间歇;按间歇的部位,分为施工过程间歇和层间间歇。•1、工艺间歇(s):•由于材料性质或施工工艺的要求,需要考虑的合理工艺等待时间称为技术间歇。如养护、干燥等。•2、组织间歇(G):•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的在流水步距以外增加的间歇时间。如弹线、人员及机械的转移、检查验收等。以Gj,j+1表示。•3、施工过程间歇(Z1):•在同一个施工层或施工段内,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统称为施工过程间歇。•4、层间间歇(Z2):•在相邻两个施工层之间,前一施工层的最后一个施工过程,与后一个施工层相应施工段上的第一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七、搭接时间(C)•前一个工作队未撤离,后一施工队即进入该
本文标题:施工组织与管理14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