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8章 成本计算会计处理
第8章成本计算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进行材料物资采购、产品生产和品的销售,都涉及成本计算,因而成为企业会计重要方法之一。本章主要介绍成本计算方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成本计算原理及其一般程序和具体计算方法。内容导图成本计算的概念与意义8.1成本计算定义及其意义理解了解成本计算理论根据与步骤8.2成本计算原理及其程序掌握理解借生产成本贷×××借在途物资贷×××借库存商品贷×××事项交易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产品销售成本计算发出材料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计算8.3成本计算方法具体应用掌握各种计算对象成本的计算方法8.1成本计算定义及其意义8.1.1成本计算的定义及其地位1.成本计算的定义成本计算是在会计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归集特定成本计算对象发生的全部费用,借以确定各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参见下页图示)总成本:8000+2000+1000=11000(元)成本计算对象单位成本:11000÷5=2200(元)生产成本—R产品直接材料8000直接人工2000制造费用1000原材料等×××11000成本计算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生产R产品事项交易RRRRR总成本单位成本2.成本计算方法的重要地位财务报告账簿◆保证账簿所提供的资料更为真实客观的一种方法事项交易提供保证◆为准确报告企业当期会计信息提供保证会计凭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账户设置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未来生产计划成本3.成本计算的重要意义产品生产计划成本成本计算(实际成本)★可以考核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①③产品销售成本(费用)库存商品成本结存产品成本(资产)★可以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②产品生产实际成本★有利于合理地确定成本耗费的补偿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资产耗费★可以为成本的预测和规划提供必要参考数据④4.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1)应严格遵守成本列支的范围(2)应严格区分费用与成本的界限(3)应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的要求(4)应认真做好成本计算的基础工作(5)应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采购费用生产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一般意义上的费用与成本及费用之间的关系费用采购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处理积压材料等以货币资金支付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主营业务成本销售产品资产8.2.1成本计算原理●企业在计算不同经营阶段的各种成本时应共同遵守的原理。●包括如下内容:直接受益直接分配原理专门为某一受益对象发生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受益对象成本重要性原理共同受益间接分配原理由若干受益对象共同发生的费用应分摊计入各受益对象成本对少量的不影响受益对象成本计算的费用可不计入受益对象成本购入的某种材料,或生产的某种产品★如购入材料的市内零星运费可计入“管理费用”8.2成本计算原理及其程序8.2.2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1.成本计算一般程序的定义●是指企业在计算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进而计算成本计算对象单位成本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步骤。2.成本计算一般程序的内容原材料产成品在成品确定成本计算对象销售产品一般为每月末1月2月3月4月确定成本计算时间确定成本计算项目材料采购成本:(1)买价(2)采购费用产品制造成本:(1)直接材料(2)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产品销售成本:(1)单位成本(2)销售数量收集成本计算资料入库单出库单工时消耗单工资分配表动力消耗单制造费用分配表产品销售记录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归集成本计算资料在途物资×××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分配成本计算资料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编制成本计算表格主营业务成本计算表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8.3成本计算方法具体应用8.3.1材料采购与发出成本的计算1.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1)材料采购总成本的计算某种材料采购总成本=买价+采购费用购货企业销售企业发出商品运费单据发票买价+采购费用相关税费、保险费、运输费和包装费等二、产品生产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1.(1)材料采购总成本的计算•某种材料采购总成本=买价+采购费用材料采购成本项目的构成与计算方法购货企业销售企业发出商品运费单据发票买价+采购费用相关税费、保险费、运输费和包装费等(2)材料采购单位成本的计算某种材料采购单位成本=该种材料采购总成本÷分配标准其中“分配标准”可以是采购数量,也可以是材料的买价等。2.材料采购成本计算举例根据【例8—2】资料,甲、乙两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计算如下:甲材料总成本:40000+1200=41200(元)乙材料总成本:60000+3600+31800=95400(元)甲材料单位成本:41200÷2000=21.60(元)乙材料单位成本:95400÷9000=10.60(元)3.“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的编制方法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20××年×月成本项目甲材料(2000千克)乙材料(9000千克)总成本合计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买价40000209000010130000采购费用12000.6054000.606600合计4120020.609540010.60136600成本项目:材料采购成本项目甲、乙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对象及数量单位成本:根据总成本和采购数量计算确定总成本:有关数据可从“在途物资”明细账取得以上各行合计2.材料发出成本的计算方法(1)发出材料成本的再确定及其必要性材料名称:甲材料数量单位:千克2009年凭证号摘要单价借方贷方余额月日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121月初余额19.404000776007转×本月发出150015转×本月购入20.6020004120025转×本月发出400031合计2000412005500发出材料成本的再确定——对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重新认定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单位成本×发出数量有必要对发出材料成本的单位成本的重新加以认定【例8—3】表8—5(2)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发出材料(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平时发出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时确定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是先入库的存货被尽先发出,并按先入库存货的单位成本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见下页图示)★先进先出法下确定发出存货单位成本的方法入库存货批次1单价1批次2单价2批次3单价3发出存货批次1批次2批次3单价?单价?单价?◆对发出存货的成本可随时计算,也可月末一次性计算【例8—4】资料见表8—5。甲材料月初结存4000千克,单位成本19.4元;本月购入2000千克,单位成本20.6元;本月发出5500千克,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其发出成本。12月7日发出甲材料成本:19.40×1500=29100(元)12月25日发出甲材料成本:19.40×2500+20.60×1500=79400(元)本月发出甲材料全部成本:29100+79400=108500(元)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在月末时先根据某存货各批次的入库成本与该存货入库数量计算出其全月加权平均单价,再据此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一种方法。月初结存成本+本月新增成本月初结存数量+本月新增数量入库存货批次1单价1批次2单价2批次3单价3◆发出存货的成本在月末一次性计算批次1单价1批次2单价2批次3单价3发出存货★计算发出、结存存货成本的统一单价加权平均单价【例8—5】假定甲材料月初结存、本月购入和本月发出资料同表8—5。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其发出成本。本月甲材料的加权平均成本为:(77600+41200)÷(4000+2000)=19.80(元)本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19.80×5500=108900(元)3)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也称个别认定法,在这种方法下,当库存的各批次同一种存货的单位成本不一致时,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是通过个别认定来确定的。即在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前,需要逐一确认所发出存货的入库批次及其单位成本,并以此作为依据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成本的一种方法。【例8—6】假定甲材料月初余额、本月购入和本月发出资料同表8—5。经过实际认定,在本月发出的该材料5500千克中,有1500千克为上月结存的甲材料(假定为7日发出),另4000千克是本月购入的甲材料(假定为25日发出)。根据以上资料,按照个别计价法计算本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12月7日发出甲材料的成本:19.40×1500=29100(元)12月25日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60×4000=82400(元)全月发出甲材料的全部成本:29100+82400=111500(元)【例8—6】假定甲材料月初余额、本月购入和本月发出资料同表8—5。经过实际认定,在本月发出的该材料5500千克中,有1500千克为上月结存的甲材料(假定为7日发出),另4000千克是本月购入的甲材料(假定为25日发出)。根据以上资料,按照个别计价法计算本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12月7日发出甲材料的成本:19.40×1500=29100(元)12月25日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60×4000=82400(元)全月发出甲材料的全部成本:29100+82400=111500(元)(3)对采用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上的特别要求企业在选用上述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时,应遵循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一旦选用了某一种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就应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连续使用,以便真实的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7.3.2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1.完工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方法完工产品成本项目与生产费用的项目相同,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就是根据这些成本项目对相关费用进行归集和汇总的过程。其基本计算公式为:本月完工某该产品发生该产品发生该产品发生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的直接人工的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中,除应严格按一定计算对象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以外,还应特别注意产品的投产时间和完工时间两个因素。在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后,其计算公式又可表示如下:本月完工的该产品月初本月所发月末在某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生的费用产品成本=+-◆该计算公式的各个项目中都应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内容。“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中的“月初余额”“生产成本”明细账户中“本月发生额”?需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尚未完成所有工序的产品★如果月末没有在产品,前两项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如果没有一、三两项,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即为本月发生的费用2.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举例【例8—8】假定盛荣公司到月末时所生产的75件M产品本月全部完工;生产的60件N产品到月末时完工50件,另有10件尚未完工,根据测算,未完工N产品每件占用直接材料800元;直接人工1140元;制造费用150元。两种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资料见表8—9和表8—10。计算两种产品的完工成本。(1)完工M产品成本1)本月完工M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15000+30000=45000(元)直接人工:39900+79800=119700(元)制造费用:5250+10500=15750(元)合计180450(元)2)本月完工M产品单位成本:180450÷75=2406(元)(2)完工N产品成本1)B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800×10=8000(元)直接人工:1140×10=11400(元)制造费用:150×10=1500(元)合计20900(元)2)月末完工N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8000+80000-8000=80000(元)直接人工:11400+114000-11400=114000(元)制造费用:1500+15000-1500=15000(元)合计209000(元)3.“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编制方法——实务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20××年×月成本项目M产品(75件)N产品(50件)总成本合计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直接材料45000900800001600125000直接人工11970023941140002280233700制造费用1575031515000300430750合计1804503609209000180389450成本项目:完工产品成本项目M、N产品: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及
本文标题:第8章 成本计算会计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3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