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模拟题(附有详细答案解析)
-1-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河南新乡)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浙江省)A.美德是否可教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D.教育即生活3.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安徽省)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云南省)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5.“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浙江省)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九江市)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7.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湖州市)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8.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昆明市)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浙江省)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10.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浙江省)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11.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浙江省)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12.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湖北省黄石市)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浙江省)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14.实施义务教育()。(沈阳市)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贵州省)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2.【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3.【答案】A。解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4.【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5.【答案】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6.【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7.【答案】D。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8.【答案】D。解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与之相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9.【答案】A。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10.【答案】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11.【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3-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12.【答案】D。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3.【答案】B。解析: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14.【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选项中的①对应国家,③对应家庭,④对应社会。正确答案是D。15.【答案】C。解析:手段—目的分析法指认识到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的差别,想出办法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达到目标的方法。A项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B项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标递归策略,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D项尝试错误法指经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答案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株洲市荷塘区)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2.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黑龙江省)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B.主体价值C.创造价值D.教育价值3.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南昌市)A.孔子B.孟子C.夸美纽斯D.荀子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江苏省)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河南新乡)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6.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株洲市荷塘区)A.课程内容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理念7.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贵州省)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8.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安徽省)-4-A.维果斯基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斯金纳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广州市番禺区)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吉林省)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文化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D.学校的制度文化11.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浙江省)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2.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浙江省)A.升华B.补偿C.退行D.转移13.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浙江省)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1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浙江省)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浙江省)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1.【答案】B。解析:1631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最早论述教育学问题的专著。而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的《普通教育学》则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2.【答案】A。解析:虽然教师劳动本身有创造性,但因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而是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人,所以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3.【答案】A。解析: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4.【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征是班、课、时。5.【答案】B。解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在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基本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度过的,教师是对中小学生个性成长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成人之一。6.【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7.【答案】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8.【答案】A。解析: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5-9.【答案】A。解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就是发现、理解问题,然后提出假设,检查假设。10.【答案】C。解析:校园文化是为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其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而非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或学校制度文化。11.【答案】C。解析:否认:是一种否定存在或已发生的事实的潜意识心理防卫术,它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文饰: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的行为去寻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或巧妙地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行为是他所能忍受的。投射:即把自己不能承认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投射给别人或归因于外界事物的作用。幻想: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因无法处理而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12.【答案】B。解析:升华: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补偿: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转移:指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13.【答案】B。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14.【答案】C。解析:感知阶段不能脱离实物;前运算阶段已经有了表象思维,但是由于其思维自我中心性和不可逆性,还无法完成绘图这种活动,因为路线图的绘制不可能从一个角度或方位去描绘就能实现;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7~12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地图即是通过心理表象来进行绘制的;形式运算强调的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因此选C。15.
本文标题: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模拟题(附有详细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6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