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9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1麒龙中央商务大厦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中建四局第五公司日期:2008年4月10日2一、前言:本工程孔桩人工开挖方案编制依据:1、麒龙中央商务大厦工程设计图。2、《麒龙中央商务大厦一期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有关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5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4、现场实际情况。5、本公司有关孔桩施工的标准及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1、孔桩特点:本工程为人工挖孔桩,数量表1所示孔桩、数量、直径、桩长及纵向配筋表表一孔桩编号数量平均深度桩身直径扩大头直径扩大头斜高嵌岩深度桩纵向配筋WKZ-1337M120016001200100018φ18WKZ-245M140020001400100020φ18WKZ-383.5160024001600100024φ18WKZ-433.5160026001600100024φ18WKZ-546180030001800100030φ18护壁砼C20,护壁配φ8@200纵向钢筋,箍筋φ8@200孔径为D=1500(1560)—2100(2160),混凝土护壁纵剖形状为倒挂企口式,护壁最厚处在孔深8米以上为150MM,8米以下及8米以上地质状况差、地下水较丰富处为180厚。孔桩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根据地勘报告和设计要求,桩长平均为6M左右,最深孔为4交C轴部位WKZ-5-1800孔,深达12米。32、地质状况:从地勘资料及现场情况中查出以下地质特点:(1)、地下水位: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层中的岩溶裂隙水,属潜水类型,丰、枯水季节的水位、水量变化较大。岩溶发育段水量丰富,完整段水量较小。地下水位丰水期为1278.35米,枯水期平均水位为1270.85米,强降水期间为1280.35米。本工程孔桩开挖期为3月底,跨4月份,正值农历清明及端午节前后春雨期间,且从目前深基坑开挖现状可以判定,本工程孔桩开挖期间地下水位应介于丰水期-强降水期间水位之间,故在开挖时,地下水位参考值为1279.35米。(2)、场地稳定性:场地内无断层经过,场地外无滑坡等地质灾害存在,稳定性良好。(3)、地基持力层:本场地土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红粘土、中风化白云岩,红粘土分布不均匀,厚度变化大,中风化白云岩石分布连续。经地勘鉴定,本工程地基持力层为中风化白云岩(fa=4200KPa)。(4)、岩层情况:从地勘资料表述中,岩面起伏不大,但从钻孔柱状图中分析,本工程孔桩在开挖过程中,将有29个左右的孔内会出现孤石或探头石(鹰嘴石)。三、工程管理目标、1、质量目标:为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部把保质创优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对本工程的每个环节和细部,进行认真检查监督,确保桩基工程达标。2、工期目标:人工挖孔桩及桩身填芯工期为40天,其中挖孔30天,验孔、填芯计15天,破桩头不占工期,进度4横道图如下。表二序号名称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1放线2开孔3校孔4挖孔5填心钢筋6填心砼7验孔3、安全: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轻伤率控制在3‰以内。4、文明施工:深入持久地开展“双文明”的创建活动,实现“双文明工地”的管理目标。四、施工管理策划1、该工程项目组建一支精干的施工队伍,按策划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目标进行施工。2、劳动力组织:根据本工程量(根桩)及40天工期要求,计算平均每天用工人数如下:1.6米以下桩径孔,以2人为一作业组,每天两孔同时交换作业;4米以上每天掘进1米,故4米以上每掘进1米需工日1个;4米以下及嵌岩段每天下凿0.5米,故4米以下每掘进1米需2工日;扩头按每组工人两天扩一孔计算,每完成一孔扩头需4个工日。由此计算37根桩,共251米,共需工日:37根×4米/根×1工日/米+(251-37×4)米×2工日/米+4工日/孔×37孔=502工日,。按28天控制工期计算,平均每天需工人人数为:502工日÷28天=18人。1.6米以上桩径孔共15孔,总深50.5米,每三人为一作业组,两桩孔同时交换进行;3米以上每天掘进1米,即3米以上每天掘进1米需用工日1.5个;3米以下凿岩每天掘进0.5米,53米以下每完成一米需用工日3个;每组工人扩头施工按每两天完成一孔,完成一孔所需工日为6个。由此计算1.6米以上桩径孔所需工日:15根×3米/根×1.5工日/米+(62.5-15×3)米×3工日/米+6工日/孔×15孔=210工日,按28天控制工期计算,1.6米以上桩径孔桩开挖,平均每天需工人人数为:210÷28=8人。故,按理论计算平均每天用工人数为:18+8=26人。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降水、下雨、岩石开凿困难,及深孔工期所占平均工期的影响,实际用工人数应乘经验系数1.2-1.4。即本工地孔桩开挖实际平均每天用工人数为:26×1.3=33.8人,约34人。采用商品混凝土灌孔用工计算:450M3×10÷60÷10×1.3=10人。劳动力计划表表三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项目技术管理42挖孔普工34一次进场3普通混凝土104钢筋工85电焊工16电工、水工、机修工1现场7合计613、严格按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技术质量及安全交底,按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加强各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记录。4、进场的材料必须有出厂的合格证,并按规范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5、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料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事故发生。五、挖孔桩施工:一)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第一节桩孔口挖土放第一节护壁桶及护壁钢筋绑扎工长校孔及检查成孔直径尺寸、护壁护壁钢筋质量、护壁铁皮桶质量、护壁铁皮桶圆度浇筑第一节护壁砼(900—1000)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设备、排水、通风、照明(36V低压行灯)等设施下一节桩孔护壁支摸浇筑护壁砼以此类推至岩石面清底请示地勘单位确认是否可进行嵌岩段施工嵌岩及扩头段岩石开凿钎探及钻探清孔终孔验收不足处整理收方验收桩身钢筋制作安装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芯混凝土施工准备浇筑全桩砼养护7天后破桩头(400)二)成孔工艺:1、测量放线:本工程的桩点基本为一直角方格体系,较简单,仅西部为一斜边须在施工放线时需要进行数据验算,以保证放线时的精确性。因规划部门给出的本工程轴线控制点与现场情况不符,后经建设单位调整,改为由冬、南、西、北四面公路道牙作轴线参照点,所以,在开工放线时,应复核各道牙间尺寸及相互关系,复核相交道牙是否垂直。如不符,须报请建设单位重新定位。如复核无问题,以道牙为基准,先放出1/0A及8轴线,以此再放出本建筑外周轴线,然后拉尺量距分别放出各桩位点。放好桩位点后,应进行复核,然后在桩位点周围地面设十字控制网以作校孔之用。7每一节桩孔挖好后,安装护壁模板时,必须用桩心点来校正。当第一节护壁砼拆模后,把轴线十字线(偏心孔还须设桩心十字线)标定在护壁上,作为控制桩孔位置和垂直度的复核标记。每挖进一节,安装护壁模板时,用绞架绳索对准桩心十字点,进行护壁桶安装定位。本工程正负零相当于绝对高程1287.8米,在开挖前,将高程引测至基坑内。第一节护壁拆模后,测出每孔第一节护壁顶面高程,并标注在该护壁上,以便与地勘质料所反映的土层、岩层情况及设计孔深进行核对。本节难点及注意事项:本工程52个孔中,有一半以上孔为偏心孔。在对这些孔进行放线时,因桩心与轴线交点不在同一点上,桩心十字线不在轴线上,给桩定位放线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对这些孔进行放线定位时,应仔细核对图纸,核对偏心数据,先放出轴心十字线,运用桩心十字线与轴心十字线平行的原理,量出偏心距,作出桩心十字线。注意:在量距时,一定要保持量距方向线与量距基线的垂直及量距方向线的水平,以免造成量距的误差,影响量距的精确性。2、挖孔方法:1)、基本方法:采用自上而下逐层用镐和铲进行每节开挖,开挖深度以一节护壁桶高度为宜。若遇流砂、淤泥时每节改为300—500,并在砼中加入早强剂或水玻璃,以保证开挖的安全性。遇坚硬土或岩石用风镐凿打挖进,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位后挖周边,弃土装入吊桶内,用手摇辘轳加粗麻绳提升。吊至地面后,弃于孔口1米以外。嵌岩段、扩大头施工及孔内其他石方的施工应以人工开凿为宜,以免扰动持力层及造成塌孔等不安全隐患。8挖孔时,应控制挖孔孔位及挖孔垂直度,具体方法是:安装绞架时,使吊桶绞索与孔中心线一致,在护壁桶支撑木棍上刻画出孔半径尺寸,随挖随量随修正。2)、护壁支模及拆除:护壁模板材质采用厚铁皮,按桩径围成圆台形,用木棍按圆周的八等分呈“米”字型在铁皮桶内部上、下各进行一次支撑,铁皮桶铁皮接头处用8#铁丝绞扎。安装护壁桶时应以“米”字中心对准吊桶绞索进行护壁桶安装定位。铁皮桶模板循环周转使用。安装时,上下段护壁企口处浇灌口宽度不得小于60mm。护壁砼的内模拆除,根据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应在24小时后进行,特殊地质下挖速度应视护壁安全情况而定。每天挖完的孔必须当天支好护壁模板,并浇完护壁砼,防止塌方。(挖孔桩人工成孔纵剖面图附后)。3)、检孔:桩孔放线成型一节后,经班组自检,交工长、质检员、监理检验。检验内容主要有:孔位置、直径(含护壁厚)及垂直度。检查方法是用两根比孔径短40mm的木棍,绑扎成十字形,以细线拴住十字心,沿桩孔几何中心徐徐放下,然后转圈,观察木棍是否与护壁相撞,如相撞,则表示孔径不圆、孔径小于规范及设计值,或者是垂直度偏差超规范要求,必须进行修孔。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后方可进行护壁钢筋绑扎。4)、护壁钢筋制安:在护壁钢筋网片绑扎后,竖筋留锚固弯钩、埋入下节土中,待该节护壁浇注砼后,开挖下节土时,护壁竖向钢筋弯头外露,并与下节护壁筋竖向连接。95)、护壁混凝土浇灌:C20混凝土按配合比在现场人工搅拌,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灌,浇灌护壁砼时,用钢筋木棒反复插捣并敲击摸板,直到不冒气泡为止,桩端扩大部分一般不设护壁。如遇土质有特殊情况时,应另行处理或设护壁。在进行混凝土拌和时,必须以瓜米石作骨料,严禁无瓜米石混凝土入孔。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8-10左右。砼浇注后上下段接头处封堵密实,以防止因渗水引起坍塌。6)、嵌岩及扩头:当挖孔挖至全岩面时,先观察岩面是否平整及连续,岩石的整体性是否符合地勘质料中有关岩石面的特点。若达到以上要求,可请地勘单位工程师现场进行确认是否可以进行嵌岩及扩头施工。本工程扩头底径及高度均较大,特别是扩头高度在从1.2米直至1.8米,如按设计要求嵌岩深度仅达一米即可,则须在土层中即进行扩头施工。因在土层中进行扩头处理将在开挖区形成悬空土,而且本工程地下水为基岩层中的岩溶裂隙水,在土、岩接合处为地下水渗出点,从而易造成涌孔,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安全因素。故经考虑,本工程扩头施工从全岩石面开始进行。施工方法:先向下开凿,满足扩头高度后,即进行钎探,钎探深度不小于4米。经钎探确认持力层下地质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后,方由上向下进行扩头修凿。从地勘质料反映,本工程岩石倾角为150,在进行1.2米孔径孔嵌岩施工时,因扩头高度仅为1.2米,故在量嵌岩高度时,应以岩石面最低点为起算点。7)、本节难点及注意事项:10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地质情况较好,基本无大的溶洞、孔洞与裂隙,但将有超一半以上的孔内存在有探头石、孤石,在开挖这类孔时,因护壁筒遇探头石、孤石易产生侧滑,故应严格控制孔径及孔壁垂直度,特别是在开凿探头石时,一定要保证孔径,以保证该处护壁厚度,从而保证护壁的连续性。孔内石块直径超250厘米的,必须经破碎后方可绞出,以免造成在提绞吊桶的过程中发生意外。本工程基桩桩径普遍偏大,最大桩径达1.8米,在施工大桩径孔时,须认真检查护壁铁桶铁皮厚度及铁桶支撑木棍数量、长度、强度,以保证在侧压力较大时,护壁铁桶不变形;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护壁情况,检查护壁垂直度、钢筋安装情况及
本文标题:9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6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