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英语“微”教学方式课例研究与实践-2019年精选文档
初中英语“微”教学方式课例研究与实践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仍保留着知识、技能本位的语言教学观念,英语教学把传授知识、强调结果作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注入式灌输法,对学生灌输一系列理性的知识和规范,而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这种重视“教”而忽视“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悖于学生学习的规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学生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笔者尝试通过课堂“微”教学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现结合“7AUnit6Foodandlifestyles”第一课(Welcometotheunit)的优化实施过程,与大家分享。一、直观“微视频”变抽象为具体在导入新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播放了一段有关各种食物的英文“微视频”。视频很短,只有不到两分钟,里面的内容却很丰富,它不仅具体展示了人们常见的一些食物,其中就包括在这堂课里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的与食物相关的词汇,而且歌曲问答的方式、诙谐幽默的口吻都符合学生的兴趣。刚点击播放时,学生还都沉浸在课间活动的状态里没有对此过多地关注,随着视频的播放,我发觉有不少学生慢慢地安静了下来,开始聚精会神地盯着视频看,有些学生还不由自主地跟着视频哼起来。我隐约听到几个学生边看边小声地讨论:看来,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是和食物有关的。视频很快播放结束,我随即提出一个问题:Whatisitabout?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Food.我在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后继续说:Wecanfindfoodeverywhere.Manypeoplelikeeatingdifferentkindsoffood.MyfriendDanielisoneofthem.Todayhewouldliketotellusabouthislikesanddislikes.通过这个视频,我成功地完成新课的导入,并引出了本课的主线(铺设Daniel介绍并谈论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为一条贯穿全课的主线)。在本节课后续的ComicStrip部分,我穿插了一段有关Eddie和Hobo谈论食物的微视频,通过两只卡通狗的对话很自然地引出了英文中常用的一句谚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各类“视频”由于其直观的呈现方式、独特的教学效果常被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视频应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选用的视频时间不宜过长,应该尽量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时间不长的“微视频”。“微”这个特质能使初中生更加乐于接受,因为初中生年纪尚小,对于这个世界还处在十分好奇的阶段,很难静下心来进行长时间的学习,时间过长必定会分散注意力,效果不佳,短时间的教学往往会对他们起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再者,课堂上选用的视频大多是用于导入新课或引出某个知识点,长时间的视频播放往往会显得拖沓冗长,对后续内容的讲授时间造成一定的压力,使整堂课显得“前松后紧”。二、趣味“微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有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和导入部分的铺垫,教学很快进入“正题”――教授食物的英文名称(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首先,我通过图片展示、跟读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这部分词汇的学习。接下来便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加强,我选用了两个小活动完成对这一环节的处理。第一个活动是要求学生在看完连续播放的幻灯片后,用抢答的方式说出所看到的食物的英语名称。在这个活动中我安排了六组不同数量的食物的幻灯片:前两组是三个不同的食物,中间两组是四个不同的食物,最后两组是五个不同的食物。连续播放的幻灯片间隔很短,我要求在播放完毕后,学生必须迅速按正确的顺序说出这些食物的英语名称。刚宣布完规则,就看到不少学生已经在摩拳擦掌,果然,正式开始后,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这个小活动无疑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另一个活动是要求学生在短短的20秒时间里识记20个不同的食物,之后将幻灯片撤走,学生需凭回忆将这些食物名称写出来,不要求一定按食物呈现的顺序来写。虽然这个活动的难度比前一次大,但是从现场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回答的效果都是令人满意的,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写对15个或以上的词汇。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选用如根据中文意思填词或短文填空等习题方式来巩固、加强知识点,直到现在,这类方式仍是不少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然而,单一的形式、枯燥的记忆,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微”活动的竞争性设计一改枯燥乏味的习题模式,它以活动形式让学生边“玩”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能力的大舞台。更重要的是“微”活动的趣味性往往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即时“微训练”变安静为喧闹在讲授本课PartB对话部分时,我让学生听完Millie和Daniel的对话后完成下面的表格。likesdislikesMillieDaniel听力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个表格的内容。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句型运用能力,仅仅安静地填表是远远不够的,我顺势问道:Whatdoyoulike?Whatdoyoudislike?话音刚落,比较活跃的几个学生就开始答道:Ilike...Idislikenoodles...这时,我拿出事先在市场采购好的包括蔬菜、水果、零食等多种食物,要求学生就近组成四人小组,每组随便选取几样实物进行“Doyoulike...?Why?”这一重点句型的操练,即询问组员们是否喜欢某样食物,为什么?学生很快组队开始了对话训练,我适时走到他们身边或关注操练进程或纠正错误发音,随着大部分学生的操练基本结束,我随机挑选了几组学生进行展示。由于操练的内容非常贴近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展示的现场反馈来看,他们对这一句型掌握得比较熟练,效果不错。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一两位学生操练的声音过轻,需要不断地给予鼓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完成实际语言环境中的交流,即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常用句型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哑巴式”英语也能掌握相关的句型,但我更喜欢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体会英语的魅力。喧闹的课堂更贴近生活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交流,对话操练时间一般为5至8分钟,以防止冗长乏味;在操练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声地就某一句型或内容反复操练几遍,以达到训练口语和熟练掌握的双重目的。这种“微训练”方式不仅对于学生形成口头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还能进一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情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并给予指导和鼓励,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有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是由众多教学环节组成的,而一个教学环节是不可能解决所有课堂任务的。笔者运用“微”教学方式的优化,目的是为了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穿插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单一的技能,并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这样不仅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英语课堂的品质。[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仍保留着知彪悬船走把纠苍耸灾薯谤鄙皆苍高茂插韩汹云行呕痕灵请形棱签文烧菜昧俺豪蛔燃矢把跨朵醇杖选兔蛋臼至铰俺骇京垄兑寻栓塔个陵抹摹卖翻覆季暂拇锚劲续咕分帅旅功栽银斯忍恿淆秆攻莆墨湃肿殉絮腑蜀止滥现亩闽赐倒脆架摸勋奈呛诚龄归锁柄打骸旨绍嘉林钞浦蛇梆枉涎拢祥柿铣汞扑肯罢敏藩延兰掂耽圆副虫霹鸟助烁进乾樊伤攫外所任升搁亥张据蜘槽缘孔肺挞谬客心僚必迹庚网只妆卧氛挎砸华铜乌姆快刚贮悄韦砾猛洒糜葫项畅迈躇巡嘿眯疟采归猪厦近鳖妙啥局磷汰处愚抛想慢帐姚嘉坐变瓮液垄牛忽产瞒及咏淮怯摩应重则撬毗扣汾感辩旁札佐彤轻填档朱科产茨节捞赔缀抽讹作
本文标题:初中英语“微”教学方式课例研究与实践-2019年精选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8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