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小学歌唱教学中学生的嗓音问题及纠正方法
1小学歌唱教学中学生的嗓音问题及纠正方法江光辉【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分为:音乐欣赏、歌唱教学、识谱知识和器乐教学。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而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最重要的。由于我们对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经常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因此,只有具备放松的正确的歌唱方法才能代表一个标准学生的艺术素养。本文结合小学生(高段)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部分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和错误倾向,对歌唱发音中的嗓音问题作出了分析,并简要提出了嗓音问题的几种纠正方法,并简洁举例说明。【关键词】歌唱嗓音问题纠正方法循序渐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钢琴、古筝、琵琶、阮、扬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竹笛、架子鼓等,然而学生家长却忽视了每个孩子都拥有的最天然的乐器——人的嗓子。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就“演奏”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音符。学好一门乐器是提高孩子气质修养的一种途径,但是不会唱歌的器乐小演奏者的乐感到底会多好呢?音乐是共通的,具备良好的歌唱能力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基本条件。一、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歌唱教法音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在学习新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采取丰富多彩适合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音乐歌唱教学。笔者归纳下列六种较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一)默唱在刚开始学习歌曲的时候常用。教师范唱或者弹琴,学生看着幻灯片或者书上的乐谱默唱。高年级学生最好还能做到律动默唱,有节奏的摇头或者划拍子等。(二)独唱当歌曲熟练后,让个别优秀的学生上台有表演性的独唱。(三)分唱男同学唱、女同学听;女同学唱、男同学听;一、二、组唱,三、四组听;三、四组唱,一、二组听等。也就是说部分同学倾听部分同学小学音乐论文2歌唱,倾听的同学可以帮歌唱的同学打节奏或者自己律动,唱完后可以互相点评。(四)接唱男同学唱第一句,女同学接第二句等等形式。部分学生唱单句,另一部分学生唱双句,相互交替,听起来富于表现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五)齐唱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歌唱。(六)综合唱把一首歌的各个乐汇分别由默唱、独唱、接唱、分唱、齐唱等形式来接连唱完。最好定一个指挥或者老师指挥,在唱之前分工好。二、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嗓音问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而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年的新教师实习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着几种歌唱中的嗓音问题,并摸索出几种纠正方法。(一)喊音问题如果遵循发生训练的规律并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按照正确的歌唱方法,是不会发生喊叫现象的。由于小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的发生方法训练,唱歌容易拖腔拉调,特别是高年级的男同学,喊叫现象存在很多,几乎在我教的每个班中都存在。这种声音非常的难听不说,没有美感,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声带充血、发炎,影响学生的正常发育,或者嗓音沙哑。例:《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唱到高音“哆”(称、少两个字)时,学生很容易就会出现喊叫现象,脖子扬起尖叫。(二)音质异常五、六年级同学正处在变声期阶段,嗓音是要发生变化的,他们不会像过去那样说话和唱歌都用童声了。男孩子的嗓音要变粗,音调低沉。女孩子的所以也要发生变化,不过自己往往觉察不到。他们往往唱高音困难,或者根本唱不了高调的歌曲。具体表现在:声音非常粗哑紧绷,或者过分的尖锐。声音过分粗哑,所以在这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男同学就干脆不唱歌,因为一唱他们粗哑的嗓音就会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因此,音质异常会严重影响歌唱教学的教学效果。3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粗哑的嗓音唱起来不仅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而且根本表达不了歌曲的思想感情。(三)鼻音问题鼻音的音质狭小,暗淡不清,并且妨碍吐字和表达情感。鼻音现象在五、六年级的部分女同学中尤为突出。检查有没有鼻音可用手捏住鼻孔发声,要是音质有明显变化,就说明有鼻音。(但是,有时候感冒也会引起鼻音,这种情况不属于演唱方法问题。)严重的鼻音就会影响歌唱效果以及情感的表达。(四)喉音问题部分学生在唱高音的时候往往错误地用挤压猴头来发声,这种声音没有用气息来支持声音,必然生硬、刺耳。它阻碍了歌唱水平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歌唱的表现。三、课堂教学中各种嗓音问题的纠正方法既然课堂教学中出现这么多的嗓音问题,那么,寻求解决之道就是一种必然。(一)喊音的纠正方法喊音的纠正方法分下列两点:(1)、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光唱得响是不能感染别人的”。小学歌唱教学中应该有一个轻声歌唱的阶段,咬字要清晰,声音要自然圆润并有力度的对比性,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结觉喊叫现象,表达出各种优美细腻的声音变化。(2)、在歌唱方法上可以加强气息练习。用咳嗽的感觉来体会横膈膜的力量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机配合,练声时可以以“i”“a”母音分别作短音和长音的练习,并且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训练。(二)音质异常的纠正方法音质异常的纠正方法分下列两点:(1)、在平时讲话的时候,尽量让自己温柔一点。(2)、不要吃刺激的东西。4因为如果还在发育期间,有些东西改变还来的及,最主要的就是饮食,跟说话的习惯,同样表现在唱歌的声音中。唱歌时声音过分尖锐表现可能不多见,极少数,基本上是天生的,但是平时说话也要注意别太“娘娘腔”,尽量大声自信的说话,那么在上音乐课中独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三)鼻音的纠正方法鼻音的纠正方法分下列四点:(1)、首先要控制好声音位置,要求发声的准确性,加强音准观念和发声动作的稳定性。(2)、先做单音发声练习,体会音量强弱的气息控制,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发声练习和整个发声音域,稳固地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这阶段可适当少唱歌多练声。(3)、用“li或ya”等带有“i”韵母的字来练习发音,可以减少鼻音的产生。(4)、教导学生用“半打哈欠”的方法使学生体会软腭自然提起的感觉,尽量减少鼻音。由于鼻音属于习惯性动作,所以尤其需要平时在练声中严格要求。只有在中声区,踏踏实实地去体会,反复练习,才可能纠正此错误发声现象。(四)喉音的纠正方法喉音的纠正方法分下列三点:(1)、首先,在平时上课中,应当要求同学们要放松下颚及颈部肌肉,使咽喉部自然地打开,用舌尖轻轻地抵住齿龈,用气息去支持声音,但是吸入的气息要适当,不宜过多。(2)、适当的用“u”韵母的练习和平稳的连音练习,而且要有过渡性,不要过早的练习高音和低音,以中音区练习为主,做到循序渐进。(3)、唱高音时,气息要以小腹、丹田为基础,俗话说:气沉丹田。正确的歌唱方法的本质是意识对人体的指挥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声音不能太响亮,说课的声音稍微轻一点反而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嗓音的音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学生歌唱时的情感状态以及兴奋状态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情带声的教学方法,重视各种嗓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得到感染和心灵的教育,提高嗓音的音质。从训练到演唱,只有保护好嗓子,克服以上几种嗓音问题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动听悦耳的歌声才会得以解放。参考文献:[1]师范院校音乐教材编委会.《小学音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6月;[2]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3]胡小伟,俞斌.《校本课程开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4]郑莉.《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5]赵树辉,吴文漪.《小学音乐教学100问》.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本文标题:小学歌唱教学中学生的嗓音问题及纠正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8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