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省级数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有效教学案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麻城师范附属小学数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一)背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只是在高年级编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的知识,并且往往主要是将其当作工具性知识来学习的,因而也就将重点放在一些诸如绘制统计图表等的操作技能。而实际上,这部分知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认识现实世界与处理日常生活的一种思想方法。现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至六年级都设置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统计与概率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重新组织进去的一个模块,尤其是增加了“概率”部分,因此,与传统的“统计初步知识”内容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统计与概率是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怎样进行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是广大教师面临的共性问题。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这一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我校提出了《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有效教学的研究》这一课题。(二)价值我国原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是以统计为主,而现在的教材可能性的知识也就是概率的知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传统教学,课堂上研究的都是一些确定性的内容,教师更关注的是填表,计算等技能方面的一些训练。但统计研究的基础是数据,依赖的是对一些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这些必须要通过对数据的归纳与整理以及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里面隐藏的一些规律。因此,开展小学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有效教学案例的研究,对构建小学课程“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所作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对课改的深入开展起到如下积极作用:(一)有助于培养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人们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信息,尤其是数字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面对这些数据,人们就要作出分析和判断。也就是说,人们常常需要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将越来越重要。统计与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理”的思考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2遍适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因此,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不仅如此,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将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二)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过程中,将会涉及解决问题、计算、推理,以及整数、分数、比值等知识,这实际上是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和运用过去的旧知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动手收集与呈现数据是一个活动性很强并且充满挑战和乐趣的过程,做概率游戏本身就是对思维的一种挑战,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二、课题的涵义和研究目标(一)涵义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没有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的标准。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学有没有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案例就是指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例,这一课例可以是教学实录、教学片断的有效感悟,也可以是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的有效反思。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案例的研究,能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途径和方法,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案例研究也是与教学行为研究融为一体的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出发,以解决自己的教学难题为归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研究自己课堂教学的问题,通过对自身工作的反思或主动的设计与尝试来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最终目的。这对于提高课改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研究目标3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注重儿童的日常经验,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在儿童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的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去建构。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单纯当作统计量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识记等活动来组织。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计达到如下目标:1、编写“生活中的统计与概率”学习素材,形成系列课程资源,分别以文本(纸质)文集、电子文集等两种存在形态,为教学活动服务。2、探索“生活中的统计和概率”小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方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培养小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3、根据该领域各学段学生学习标准,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达到预期目标如下:学段研究内容预期的结果低段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统计意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进行数据调查,并对结果做些简单的预测中段通过“摸球”等游戏,直观感受有些事件是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是有大小的,并能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通过活动,体验事件的等可能性。让学生自己探索,通过各种活动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在亲自实验中,体会事件的等可能性高段在操作活动中,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能按照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方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会设计可能性大小的方案。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确定研究方案,组织师生利用和开发“生活中的统计与概率”的课程资源,不断反思研究过程,确保研究目标的完成。(2)文献研究法:以国内外关于课程理论为基础,借鉴各地校本课程研究经验,提出“统计与概率”小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研究方法,形成本课题研究成果。4(3)资料收集法:通过多种手段、渠道收集生活化的“统计与概率”课程资源。(4)经验总结法:总结“统计与概率”小学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方法和规律,提高应用水平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利用身边的一切有利于教学的“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素材、情境等均可作为课程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后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因此,我们坚持边开发边应用,边应用边开发的做法。通过全体教师在“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的日常教学实践,验证我们开发的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同时对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调整、完善,确保资源的质量。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认真积累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件等,并按册分类形成系列教学资源。根据我校数学组的特点和实际,各年级可以选择适合本年级的子课题开展研究。如: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材重、难点有效处理的案例②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案例③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案例④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合作与交流的案例⑤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案例⑥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中有效板书的案例⑦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的案例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措施1、培训骨干。选择各方面素质较高的教师组成课题组,聘请有关行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理论、实验方法、操作步骤的培训,确保课题研究有一支优秀队伍。2、参加协作。定期召开课题研究汇报会,参与市同类课题的协作研究活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3、收集信息。要积极主动地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定期召开课题信息发布会,学习、交流信息。4、提供保障。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及时添置必要设施,并确保人员、经费到位。5、完善监督。校长室、教科室负责对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调控,并落实相应的奖罚制度。六、课题研究的步骤51.2010年6月-2011年1月为准备阶段。要收集信息,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对课题组主要成员要进行培训,召开开题论证会。2.2011年2月-2012年6月为实施阶段。课题组人员和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课、课题研究会、成果汇报会等形式,交流信息、经验,及时提炼成果,加以推广。3.2012年9月—2012年12月为结题阶段。课题组将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按理论篇、实践篇、个案篇三方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形成20万字左右的书面材料,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鉴定,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七、课题成果形式1、研究报告:包括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等。2、论文及专著。3、课堂实录光盘。4、教师研究日记5、教师研究笔记、随笔等。八、课题研究组织机构1、专家组:陈兆明占发莲夏义勇2、课题组组长:毛宜秀3、课题组实验教师:吴国华张光红毕晶彭亚胡萍刘彩桥李玉兰袁秀玲刘琴王小卉罗敏林杜红姜帅霞罗巧玲高秀英王兰芳林敏二○一0年六月十日
本文标题:省级数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7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