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以郑州开封为例解释中心外围理论
CompanyLogo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简述目录一实例二一、“中心—外围”理论简述中心—外围理论亦称为核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的理论观点的总称。不少学者使用“中心”和“外围”这一对概念来分析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格局,并提出解决它们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政策设想。1.“中心—外围”理论的发展及内容普雷维什用中心外围理论描述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峙情形。弗里德曼将这一理论模式引入到了区域经济学领域。克鲁格曼通过改进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构造了一个两区域的模型。模型中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农业产品,由不变报酬的农业部门生产;另一类是制造品,由分布在两个区域内的报酬递增的工业部门生产。两个区域的经济最终会内生形成以工业化的区域为中心、农业化的区域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构架;中心—外围的形成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贸易的产生并不完全源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更在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2.“中心—外围”理论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形成资本、信息、劳动力等相对集中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发达区域,该区域被称为“中心”;其他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形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能够产生统治作用的原因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利因素集中在中心。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中心成长支撑的六大效应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信息效应——中心内部信息的集聚在传播和反馈过程中对现实、潜在经济活动价值的增加。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作用。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转化。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趋势。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二、举例郑州VS开封郑州——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中原地区都会,中国建城区面积和建城区人口第十三大城市。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862.65万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商朝都邑,今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中心。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开封——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位于河南省东部,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五区。河南区位图郑州开封区域关系1.中心城市特征1.聚集规模效益高2.经济实力雄厚3.基础设施完善4.科技实力强5.对外开放城市高6.中心城市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2.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聚集作用2.辐射作用3.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4.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5.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3.郑州的定位河南是内陆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靠中心城市带动,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开放带动战略符合河南实际,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和龙头是郑州。全省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建设要以郑州为中心,呈“向心型”布局,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以“郑汴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对于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带动整个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中原城市群的功能定位中,作为核心区的郑州定位为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4.郑州作为中心城市发展优势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是中部地区交通最便利,信息设施最完备的城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区位看,郑州在城市群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位置上的居中条件,使郑州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郑州已经成为河南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了通达全国的信息与交易网络郑州的资源与信息优势地位已经逐步确立起来。中部唯一具有全国商品交易所的城市。中国有三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其中之一就在郑州。期货市场的发展将带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郑州也具有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在中原城市群中,其服务业的优势最为突出。5.郑州作为中心城市存在问题郑州要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其自身的条件来看,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不强,尤其是经济首位度还比较低,郑州经济尚未在省内和区域内起到较强的主导作用,主导不了河南经济,代表不了河南产业发展方向。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的节点作用还不明显,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里显现强有力的辐射力,致使郑州对当地经济拉动相当迟缓。郑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列的50个城市中位居第50位。其综合生产率、综合经济增长、综合就业增长与综合环境资源成本等指标都在后10位,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与经济总量基数都比较高的城市,郑州在提高城市竞争力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6.开封作为外围城市发展优势区位优势:开封位于郑州东部,是河南重要城市,交通便利,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穿境而过,京广、京九两大铁路左右为邻。大广、连霍、日南高速公路在开封交汇,301、106国道纵横交织,使开封成为国内少有的交通枢纽和高速公路密集的城市之一。农业优势:开封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家奶山羊、细毛羊、淡水鱼生产基地。市属五县均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为河南小麦、棉花、花生、瓜菜的重要产区。旅游优势: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古都风貌浓郁,文物古迹众多,北方水城独具特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丰富的旅游景区蕴含了多种文化内涵,不仅创造了直接经济收益,更提升了开封的知名度,吸引了广大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7.郑汴一体化—中心城市带动外围城市发展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作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确定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内的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省直辖市组成中原城市群。(1)郑汴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其作用1.有利于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城市形态区域化。郑州的交通优势尤为突出,郑州、开封、洛阳沿陇海等东西向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带状工业经济区域。其中郑州和开封沿郑汴大道、连霍高速和国道新310线延展为城市增长轴,作为以中心城市郑州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点轴开发”,辐射和带动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3.有利于郑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提升郑州核心区的辐射能级。4.能够有效地缓解郑州作为城市核心增长极面临的严重土地短缺难题。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带动周边腹地以及辐射中部更大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借助郑州东部150平方公里、150万人的郑东新区与开封西部的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实现郑州都市圈经济实力的腾飞,以不断加强和巩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核心地位,更加有力地参与中部崛起的竞争中。5.能够改善和充分发挥核心区经济功能,提高郑汴核心区经济实力。“郑汴一体化”一方面能使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还能进一步扩大郑州都市圈的规模,加强郑汴核心区在中部地区竞争中龙头地位的力量。郑汴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郑州和开封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即实现郑州和开封两地的功能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完成和实现两市六大功能对接城市功能对接---突出城市特点,实现郑汴两市功能互补。城区对接---加快郑汴城际交通建设,在郑汴之间形成以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一级快速公路,一条城市道路以及陇海铁路为基本骨架的便利快捷的交通通道.空间对接---郑汴两市相向发展,共同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居民居住区、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功能区。产业对接---统筹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逐步形成郑汴紧密相连的产业带。服务对接---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实现金融、票据同城清算,通信同城收费。生态对接---加强生态共建,在两市之间主要干道两侧建设绿色走廊,实现绿化观光的充分结合,从而在“十一五”末期初步形成两市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2)郑汴一体化发展目标CompanyLogoThankyou
本文标题:以郑州开封为例解释中心外围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4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