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用VHDL语言设计HDB3编码器
目录1.VHDL语言概述............................................................................................................12.HDB3码介绍................................................................................................................22.1AMI码.................................................................................................................22.2HDB3码..............................................................................................................22.3HDB3编码规则..................................................................................................33.用VHDL语言设计HDB3编码器.............................................................................53.1HDB3编码器实现的基本原理..........................................................................53.2HDB3编码器的设计过程..................................................................................63.2.1插“V”模块的实现...............................................................................63.2.2插“B”模块的实现...............................................................................73.2.3单极性变双极性的实现..........................................................................83.3HDB3编码仿真调试..........................................................................................93.4生成模块...........................................................................................................105.课设心得......................................................................................................................11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12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错误!未定义书签。11.VHDL语言概述VHDL的全名是very-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诞生与1982年。1987年底VHDL被IEEE和美国国防部确认为标准硬件描述语言。自IEEE发布了HDL标准版本后,各EDA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VHDL实际环境,或宣布自己的程序可以和VHDL接口。此后VHDL在电子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非标准的硬件描述语言。1993年,IEEE对VHDL进行了修正,从更高的抽象层次和系统描述能力扩展VHDL的内容。现在,VHDL和VERILOG作为IEEE的工业硬件描述语言,又得到了众多EDA公司的支持,在电子工程领域,已成为事实上的通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主要用于描述数字系统的结构,行为,功能和接口。除了含有许多具有硬件特征的语句外,VHDL的语言形式和描述风格与句法是十分类似于一般的计算机高级语言。VHDL的程序结构特点是将一项工程设计,或称设计实体(可以是一个元件,一个电路模块或一个系统)分成外部(或称可是部分,及端口)和内部(或称不可视部分),既涉及实体的内部功能和算法完成部分。在对一个设计实体定义了外部界面后,一旦其内部开发完成后,其他的设计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实体。这种将设计实体分成内外部分的概念是VHDL系统设计的基本点。22.HDB3码介绍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是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数字通信中,有些场合可不经过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而对基带信号进行直接传输。为使基带信号能适合在基带信道中传输,通常要经过基带信号变化,这种变化过程事实上就是编码过程。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常用码型。不同码型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用途。作为传输用的基带信号归纳起来有如下要求:1希望将原始信息符号编制成适合与传输用的码型;2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希望它适宜在信道中传输。可进行基带传输的码型较多。2.1AMI码AMI码称为传号交替反转码。其编码规则为代码中的0仍为传输码0,而把代码中1交替地变化为传输码的+1-1+1-1,、、、。举例如下。消息代码:01110010、、、AMI码:0+1-1+100-10、、、或0-1+1-100+10、、、AMI码的特点:(1)无直流成分且低频成分很小,因而在信道传输中不易造成信号失真。(2)编码电路简单,便于观察误码状况。(3)由于它可能出现长的连0串,因而不利于接受端的定时信号的提取。2.2HDB3码这种码型在数字通信中用得很多,HDB3码是AMI码的改进型,称为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克服了AMI码的长连0传现象。NRZ,AMI,HDB3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假设信息码为0000011000010000,对应的NRZ码、AMI码,HDB3码如图所示。3图1NRZ,AMI,HDB3码型图分析表现,AMI码及HDB3码的功率谱不含有离散谱fS成份(fS=1/TS,等于位同步信号频率)。在通信的终端需将他们译码为NRZ码才能送给数字终端机或数/模转换电路。在做译码时必须提供位同步信号。工程上,一般将AMI或HDB3码数字信号进行整流处理,得到占空比为0.5的单极性归零码(RZ|τ=0.5TS)。由于整流后的AMI,HDB3码中含有离散谱fS,故可用一选频网络得到频率为fS的正弦波,经整形、限幅、放大处理后即可得到位同步信号。2.3HDB3编码规则(1)将消息代码变换成AMI码;(2)检查AMI码中的连0情况,当无4个以上的连0传时,则保持AMI的形式不变;若出现4个或4个以上连0时,则将1后的第4个0变为与前一非0符号(+1或-1)同极性的符号,用V表示(+1记为+V,-1记为-V(3)检查相邻V符号间的非0符号的个数是否为偶数,若为偶数,则再将当前的V符号的前一非0符号后的第1个0变为+B或-B符号,且B的极性与前一非0符号的极性相反,并使后面的非0符号从V符号开始再交替变化。HDB3码的特点如下:(1)基带信号无直流成分,且只有很小的低频成分;(2)连0串符号最多只有3个,利于定时信息的提取;(3)不受信源统计特性的影响。4HDB3编码举例如下:图2HDB3编码实例53.用VHDL语言设计HDB3编码器设计要求:掌握HDB3码的编码原理,设计通信系统框图,画出实现电路原理图,编写VHDL语言程序,上机调试、仿真,记录实验结果波形,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1HDB3编码器实现的基本原理从编码规则来分析,这个设计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判决是否应该插“B”,因为这涉及到由现在事件的状态决定过去事件状态的问题。按照实时信号处理的理论,这是没办法实现的。但在实际的电路中,可以考虑用寄存器的方法,首先把信码寄存在寄存器里,同时设置一个计数器计数两个“V”之间“1”的个数,经过4个码元时间后,由一个判偶电路来给寄存器发送是否插“B”的判决信号,从而实现插“B”功能。不过,信号处理的顺序不能像编码规则那样:首先把代码串变换成为AMI码,完成插“V”、插“B”工作之后,其后的“+1”和“-1”的极性还要依据编码规则的规定变换。这样做需要大量的寄存器,同时电路结构也变的复杂。若把信号处理的顺序变换一下:首先完成插“V”工作,接着执行插“B”功能。最后实现单极性变双极性的信号输出。这样做的好处是:输入进来的信号和插“V”、插“B”功能电路中处理的信号都是单极性信号,且需要的寄存器的数目可以少很多。另外,如何准确识别电路中的“1”、“V”和“B”。因为“V”和“B”符号是人为标识的符号,但在电路中最终的表现形式还是逻辑电平“1”。解决的方法是利用了双相码,将其用二进制码去取代。例如代码:110010双相码101001011001这样就可以识别电路中的“1”、“V”、“B”。也可以人为地加入一个标识符(其最终目的也是选择输出“1”的极性)。控制一个选择开关,使输出“1”的极性能按照编码规则进行变化。63.2HDB3编码器的设计过程图3HDB3编码设计流程整个HDB3编码器包含3个功能部分:插“V”、插“B”和单极性码转变成双极性码。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设计流程、编写的源程序模拟仿真的波形图。3.2.1插“V”模块的实现(1)插“V”模块的建模插“V”模块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对消息代码里的四连0串的检测即当出现四个连0串的时候,把第四个“0”变换成为符号“V”(即将其置“1”,先不考虑符号问题),而在其他情况下,则保持消息代码的原样输出。插“V”符号的设计思想很简单:首先判断输入的代码是什么(用一个条件语句判断),如果输入的是“0”码,则接着判断这是第几个“0”码,则把这一位码元变换成为“V”码。在其他条件下,让原代码照常输出。(2)插”V”模块的程序设计如前考虑,插”V”模块须加入一个变量enjudge,用来作为插”V”符号的标志。在进程(process)中,通过if语句完成插”V”功能。假设输入一串代码,根据设计思想,输入代码与插入”V”符号之后的关系如下:代码:1000010000110000插V后:10001100011100017图4插“V”流程图3.2.2插“B”模块的实现插“B”模块的功能是保证附加“V”符号后的序列不破坏“极性交替反转”造成的无直流特性,即当相邻“V”符号之间有偶数个非0符号的时候,把后一小段的第1个“0”变换成一个非破坏符号——“B”符号。插“B”模块是这个设计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因为他涉及到一个由现在事件的状态决定过去状态的的问题。其中还有如何确定是“1”,还是“V”的问题。处理难点的思路是:首先把码元(经插“V”处理过的)放入一个4位的移位寄存器里,在同步时钟的作用下,同时进行是否插“B”的判决
本文标题:用VHDL语言设计HDB3编码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1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