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新华小学教育集团印制课题复习时、分、秒、千米和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目标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时间和质量单位的概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教学过程:一、重建知识结构出示一情境(动物王国),让学生感受到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一位才是我们班的动物小博士!出示这些动物信息。(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判断)。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8米。()。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吨。()。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分(),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天。()。2、小组组汇报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3、小结并揭题:上面这些小动物的本领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单位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二、突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本节课复习的概念多、涉及的面广,给知识的系统整理带来一定的难度。)1、同学们,你们能够快速地给这些单位找到自己的家吗?(使学生对所有的单位有一个总体上的区分,不至于单位混淆。)开展学生动手摆一摆,给单位找家:时间单位:时、分、秒。我们学习了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学有所用,让学生自己来阐述数学知识的作用!)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我们学习了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学有所用,让学生自己来阐述数学知识的用处!)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我们学习了这些单位有什么用啊?(做到学有所用,让学生自己来阐述数学知识的用处!)2、感受每一个单位的大小。①分组比较。(小组内各个单位间的大小比较,注意比较比较时,用一个单位去比较。)时间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时﹥分﹥秒能不能这样说,为什么啊)长度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能不能这样说,为什么啊)质量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吨﹥千克﹥克能不能这样说,为什么啊)②分别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③说说什么时候用时间单位?什么时候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用质量单位?(找一找,生活中1个单位大小的实例。)④强化:(估计、估测)(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1小时、1分钟、1秒钟你能分别做些什么?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3、进率①填写:时-→分-→秒1小时=(60)分1分=(60)秒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10)厘米1厘米=(10)毫米吨-→千克-→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②强化记忆:如妙用左手五个手指直观法巧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③单位换算7分=()秒2小时=()分3千米=()米40毫米=()厘米8000米=()千米2分米=()厘米7000米+3000米=()千米5000千克=()吨7000米-2千米=()千米4吨=()千克4、应用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我的身高是15(),体重是25()千克茶杯的高是10(),书本的厚约()厘米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大象的体重约()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②计算:3千米-200米=()米7000千克+5000千克=()吨2分-20秒=()秒③贝贝到公园要走()米,到学校最近的一条路要走()米,远的一条路要走()米。④书本作业(第122页第8题)⑤选几个单位名称,让学生说一段话。(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描述你生活中的一个情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探究生活问题1、目测指定实物的长度、重量?(教师给出物体。学生目测估计。)2、说说时间单位的作用?(跑步、车子到站、火箭发射……)四、全课总结,回顾本课的知识点。(请学生来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五、作业设计:1、单位换算7分=()秒2小时=()分3千米=()米40毫米=()厘米8000米=()千米2分米=()厘米7000米+3000米=()千米5000千克=()吨7000米-2千米=()千米4吨=()千克2、应用①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或数。我的身高是15(),体重是25()千克茶杯的高是10(),书本的厚约()厘米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0()大象的体重约()吨,小明大约每天睡10()②计算:3千米-200米=()米7000千克+5000千克=()吨2分-20秒=()秒③贝贝到公园要走()米,到学校最近的一条路要走()米,远的一条路要走()米。新华小学教育集团印制课题复习万以内加减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能力目标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3.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2.系统地整理出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该注意的地方。熟练地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教学过程师: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已经把这本厚厚的数学书快学完了。同学们还记得你自己都学了些什么吗?生根据课本目录会回答不同的内容。师:学了那么多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是什么呢?生:万以内的加、减法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要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呢?⑴出示例题1题目:用竖式计算计算下列各题175+162=310-207=259+148=985-423=325+464=806-774=师:老师先请同学来说说如果让你来完成你会怎么做?多种回答:①口算②竖式计算(引导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并及时板书)师:三(1)班有三位同学已经把前面的三题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出示错题:175+62=795310-207=113259+148=175310259+62-207+148795113397学生评判并分析错因:题1数位没有对齐题2没有退位题3没有退位,横式上没有写结果师:你们能帮他们改正吗?学生口答改正。师:三(1)班的同学可真粗心,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自己做错了呢?预设回答:没有验算。师:我们在做加减法时可以通过验算来检查自己刚才有没有做对。一道加法题的验算方法有哪些?减法题的验算方法又有哪些?预设回答:加法题目: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②和-加数=加数减法题目: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师:加、减法题分别有2种验算方法,在验算时同学们只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剩下的三道题完成在数学课堂练习本上,其中最后一题要求验算。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三位有问题的同学板演。可能出现横式上写验算的结果。师强调:验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横式上应该写竖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写验算的结果。⑵出示例题2: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哪条路近?近多少米?看到题目集体回答从西村到东村有几条路?(2条)师:同学们反应可真快,哪位同学眼更尖已经看出哪条路近了?生: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回答:西村到北村的152米可以看成150米,北村到东村的534米可以看成530米,150+530=680米;西村到南村的455米可以看成450米,南村到东村的368米看成360米,450+360=810米。680小于810所以经过北村的那条路近。生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应给予肯定。师:大家都是用估算看出来的,那到底近多少米呢?学生独立完成:534+368=902(米)455+152=607(米)902-607=295(米)集体交流,强调单位不要漏写。⑶练习填上合适的数字□6□□2□8□9+3□4-6□7+14□9072411031②科技书故事书连环画原有674907715借出253416378还回137245169现有要求独立思考后完成在课本上。题②理解借出又还回。新华小学教育集团印制课题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知识目标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能力目标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有余数的除法的复习。2.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具体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教学过程:师:刚才大家一起回忆了加减法题,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口算题。⑷出示口算题25+10=36+21=50+50=69-48=86-54=46-20=6×7=60×7=80×3=54÷9=36÷6=38÷8=师:同学们先观察一下上面的口算题有什么特点?预设回答:第一行是加法题,第二行是减法题,第三行是乘法题,第四行是除法题。师:原来这里的口算加减乘除都有了。口算题老师相信肯定难不倒大家的,不过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假如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做2题,那老师需要请几位同学来做啊?预设回答:一共有12题口算,每人做2题,12÷2=6(人)所以需要6人来做。开小火车的形式每个同学做两题,检查是不是需要6人。师:看来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确实是需要6人来完成。他是用什么方法把问题解决的?预设回答:除法。师:上面的口算第四行中,大家找一下哪题挺特殊的?生:38÷8=4……6,因为它有余数。师:对,现在我们不光会表内除法还会做有余数的除法了。那你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些什么?预设回答:在竖式计算时商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余数一定比除数小。⑸出示例题326÷3=□……□35除以4,商,余。要求独立完成。⑹解决具体问题(区分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出示例题4: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纽扣留作备用?要求:先与同桌讨论,然后独立完成。师组织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预设回答:有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38里有7个5还多3,所以38÷5=7(件)……3(个).就是说可以钉7件衣服还有3个纽扣留作备用。重点讲解商的单位是件,余数的单位是个。⑺练习练习二十六第3、4题。要求独立思考后认真完成,两位同学板演。三、课时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加减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大家还会把它们给忘了吗?四、作业设计1.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310-52=545+98=△387+143=△900-389=48÷8=67÷9=2.估一估,连一连289+90682-79420-308624+1286038023791123.三(2)班一共有50本课外书,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还剩几本?如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最少需要增加几本?新华小学教育集团印制课题四边形复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判断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情感目标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激发他们对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四边形和区别四边形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教学过程:一、引入:省公务员考试题引入,公务员招考这么火爆,而最后录取得人又那么少,考试题目一定很难吧,其实不然,我也摘了一题目,是让我们按规律填图,我发现我们同学真还可能会做二、展开:(早上我们复习有按规律填数,这节课我们要来复习有关图形的知识,刚才这么图形,全部分解后,出示上题中所有的图形,)分类板书(引导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回顾、整理:1、我们学习过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四条边、四个角)2、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四条边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2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