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九年级(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2019年同步练习卷(2)
第1页(共5页)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2019年同步练习卷(2)一.课内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2)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2.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下列各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第2页(共5页)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二.课外拓展训练3.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乙卯重五①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②,艾束著危冠③。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4.古诗阅读遣意①〔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②酿黍:酿酒。③移橙:栽橙。(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第3页(共5页)(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三、自主探究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6.综合运用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只填序号)①仍怜故多水,万里送行舟。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谜面)。﹣﹣(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第4页(共5页)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第5页(共5页)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2019年同步练习卷(2)参考答案一.课内阅读训练1.送别;2.D;二.课外拓展训练3.;4.泛;野花落;三、自主探究5.C;6.③;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19/4/418:13:06;用户:qgjyuser10635;邮箱:qgjyuser10635.21957750;学号:21985645
本文标题:部编版九年级(下)《第23课-诗词曲五首》2019年同步练习卷(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1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