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第1页(共26页)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80℃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3m/sD.中学生的平均体重为100kg2.(2分)当喇叭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3.(2分)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4.(2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3)B.(2)、(4)C.(1)、(2)D.(3)、(4)5.(2分)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验别钞票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C.光缆传递信息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6.(2分)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第2页(共26页)A.B.C.D.7.(2分)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2分)如图4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平面镜中烛影B.湖面倒影C.变形的太阳D.手影9.(2分)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第3页(共26页)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10.(2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s或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和(2)B.(1)和(3)C.(2)和(4)D.(3)和(4)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5小题每空1分,16、1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1.(3分)请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1)交警部门要求,城区电动车的速度不能超过20;(2)同学们常用的中性笔笔芯的长度大约130;(3)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12.(4分)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飞船在火箭的推动下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又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_.13.(6分)照相机的镜头是,拍照时,底片上得到的是、的实像.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原因是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后)方,用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将镜头略幻灯片(靠近/远离).14.(6分)今年春夏期间,我国云南省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第4页(共26页)干冰很快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处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成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15.(4分)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杀菌;“声呐”利用了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16.(3分)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A/B)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cm.17.(2分)某时刻(t=0)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速度为m/s,运行4min后,两车相距m.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19、20题每空1分,其他每图每空2分,共30分)18.(2分)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19.(2分)在图中的凸透镜上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射出光线.第5页(共26页)20.(2分)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遥控电视机.图中从A点发出的光经天棚MN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试画出其光路图.21.(8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9999999第6页(共26页)/℃80247888(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2.(8分)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1)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这时反射角也减小,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2)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②.23.(6分)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2)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像距v/cm13010倒立缩小实像1522510倒立缩小实像16.7第7页(共26页)31510倒立放大实像41410倒立放大实像35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①正确操作后表中实验序号3的像距应为cm,此次像比实验序号4的像(选填“大”或“小”).②从数据可得到结论: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所成的实像像距越.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为了看清物体,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四.计算题(共2小题,第23题分,第24题分,共12分)24.(8分)下表为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的C13次和V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C13到站时间﹣﹣16:1120:117:40发车时间14:4016:1620:23﹣﹣V14到站时间9:307:233:14﹣﹣发车时间﹣﹣7:283:2615:30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趟车,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1)C13、V14次列车发车时间差为.(2)C13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中途C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5.(6分)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7秒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108m/s)问:(1)月球距离地球多远?第8页(共26页)(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3)若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第9页(共26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80℃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3m/sD.中学生的平均体重为100kg【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0℃.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5km/h=4×m/s≈1.3m/s左右.故C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2分)当喇叭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人或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故选C第10页(共26页)3.(2分)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对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器材.因为是圆形的硬币,直径不好测量,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硬币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硬币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解答】解:A、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A错误;B、应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靠在刻度尺上,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B错误;C、因为是圆形的硬币,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硬币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硬币的直径.故C正确;D、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错误.故选C.4.(2分)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3)B.(2)、(4)C.(1)、(2)D.(3)、(4)【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第11页(共26页)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解答】解:(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2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