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最新版智慧交通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第I页智慧交通项目整体解决方案第II页目录1.概述..................................................51.1.必要性分析.......................................61.2.建设思路与原则...................................81.3.建设目标........................................102.需求分析.............................................132.1.总体需求........................................132.1.1.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的需求................132.1.2.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的需求................132.1.3.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的需求..................132.1.4.加强运维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求..............132.2.功能需求........................................142.2.1.提高交通管理能力的需求....................142.2.2.出行者信息服务需求........................152.2.3.车辆运营管理需求..........................152.2.4.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需求......................162.2.5.行政执法及稽查管理需求....................172.2.6.智能化应急指挥的需求......................17第III页3.总体规划与设计.......................................194.**县“大交通”数据中心...............................205.业务平台.............................................225.1.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预警平台......................225.1.1.公路运行监测管理..........................225.1.2.公路治超管理..............................235.1.3.“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运行监测管理........245.1.4.公交运行监测管理..........................255.1.5.城市停车运行监测管理......................265.1.6.区域交通监测管理..........................265.1.7.中心路网运行监测管理......................275.2.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平台..................285.2.1.应急预防与准备............................285.2.2.应急处置..................................305.2.3.重大赛事交通组织保障......................325.3.综合交通辅助决策支持平台........................335.3.1.综合交通动态数据分析系统..................335.3.2.交通仿真分析..............................34第IV页5.3.3.交通运行监测报告自动生成系统..............345.4.综合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365.4.1.信息发布管理..............................375.4.2.基础信息服务..............................375.4.3.动态信息服务..............................376.项目建设效果.........................................397.项目实施计划.........................................40第5页1.概述**县位于**市西北部,距市区74公里,总面积1993.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7万,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素有**夏都之美誉。**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山水林田路,村镇城乡园,构成浑然一体的美丽画卷,绘就县景合一的**画廊。境内有享誉海内外的八达岭长城。**县因常年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5°C,素有**“夏都”的美誉,每年夏季均吸引大批城区市民到此消暑避夏。**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环境优良,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74%,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在**市领先,是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青山绿树碧水蓝天成为绿色**的闪亮名片。**属京郊旅游大县,境内有八达岭、龙庆峡、康西草原、古崖居、玉渡山等30余个风光独特的景区景点,有冰灯冰雪节、端午文化节、自行车骑游等精彩纷呈的休闲活动。年吸引游客超过1800万人次,是全国首批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首个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2013年成功创建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炎黄文化、妫川文化和长城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熠熠生辉,为人文**增光添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占能源消耗比重达25%,是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举办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橇雪车项目,主要比赛地海坨山位于**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省赤城县交界处,主第6页峰小海坨海拔2241米,为**市第二高峰,距离市区约90公里。未来京张高铁开通后,乘火车从**北站到**场馆只需约20分钟。要积极申办2020年冬奥会。**县可以借着申办的契机,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构成上进一步提升。随着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县将利用冬奥会遗产,打造专业竞赛、大众体验、户外健身、旅游度假4个中心。1.1.必要性分析1、‘十二五’规划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现代化水平《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应急、出行服务、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和重点,充分体现了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以奥运会、世博会和大运会为契机,**、上海、深圳、广州相继成立建设了自己的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为全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拉开了帷幕。2、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基于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战略构想,是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如何促进区域整体协同第7页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跨地区协同指挥,实现互联互通、优化出行结构、实现交通数据信息共享,提高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应急联动协调能力,构建统一的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3、城市全路网、多交通运行方式之间统一监管与服务的需要a)各交通相关部门之间形成信息孤岛,缺乏信息共享近十几年来交通信息化发展迅速,已建立了大量实用的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政府部门的办公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为行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受当时认知、技术水平、部门分割所限,大多数系统在建设时仅仅是为满足自身业务管理需要而解决某些局部的应用,从业务应用和数据关联上缺总体规划和设计协调,硬件平台、技术标准、数据采集手段各异,存在数据异构、重复采集、共享困难、统计口径不一等问题,造成网络背景下分散独立的“信息孤岛”,使得各个部门、单位之间形成了一条条“数字鸿沟”,大量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满足综合业务管理、公众信息服务和政府决策数据支持的需要。因此,研究和建设跨部门、跨业务的集数据采集、处理、共享交换和综合利用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交通数据中心已成为当前交通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数据挖掘、利用率低,没有统一数据格式规范和标准,共享兼容性差。b)缺乏决策支持能力第8页现有数据远不能满足交通规划设计、交通需求管理等需求,交通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未建立,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节假日交通流量的疏散等需要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的情况下,没有综合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c)信息服务能力差建立统一信息服务标准,提供全覆盖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对各自业务领域的专注导致信息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缺乏交互信息。通过综合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汇集综合交通数据,面向公众,利用出行门户网站、手机APP、交通广播、道路诱导屏等多渠道,发布道路交通、市内公共交通、省际客运等全方位的交通出行信息,为出行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地信息服务,提高公众出行效率。d)各交通部门协调联动性差目前,城市各指挥中心之间仍然是简单的设备组合,实质性的相互集成与信息共享实现程度低,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发挥。在重大活动期间,只能依靠成立临时的交通保障机构来应对缺乏综合运输保障协调指挥机构的现状。由于缺乏常态化的综合交通中心、人员和信息化支撑系统,无法实时掌握综合交通运行状况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高效协调指挥;无法实现及时预警和高效处理。1.2.建设思路与原则1、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第9页把以人为本作为智慧交通发展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交通运输需求作为智慧交通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求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出发,注重实效,急用先行,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提供更加经济、高效、可靠和便捷的运输服务,促进资源的公平共享,惠及全社会。2、技术成熟、标准安全注意技术先进性与成熟性之间的平衡,在关键技术选择上要与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划衔接,既要有一定的技术前瞻性,又要成熟可靠。同时,注重智慧交通标准体系建设,为系统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打下坚实地基础。在建设中还要作好安全体系的设计,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智慧交通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既要与省、市交通信息化规划衔接,又要符合宁海县经济社会及交通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对上级部门或兄弟县市已有的建设成果,积极地推广应用,对已列入上级规划的,要积极地试点应用。4、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第10页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应结合市局信息资源整合的契机,要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体系完善、架构合理的智慧交通体系架构。在保持系统开放性和兼容性、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同时,强化资源整合,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信息共享的原则统筹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同时还应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构建行之有效、运转顺畅的内部协调机制,构建各单位、各部门相互配合,凝聚发展合力,共同、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机制。1.3.建设目标在**县智慧交通总体定位的指导下,围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公交服务能力、交通网格化管理、提高综合运输协调能力等重点工作,以应用效能提升为主题,以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服务的精准化为核心,以构建各级协同工作平台为抓手,搭建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协调联动框架,形成一体化多方式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面的信息监测体系、可视化的交通监控指挥体系、协同共享的电子政务体系、方便实用的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最终建成新型的、智慧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畅通、安全、绿色、舒适的出行服务,为“智慧
本文标题:最新版智慧交通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8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