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共26张PPT)
第13课东汉的兴衰西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婴5岁时西汉实际掌权者外戚宰相王莽发动宫廷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亡。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但由于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脱离实际,最后失败。王莽夺政一、光武中兴2018幼儿园美工工作计划报告汇报样例学生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与计划一、教研活动时间安排:每周周一和周四下午小组教师集进行理论学习和具体事宜安排。二、研讨形式:上课→反思→研讨→整改→再上课……经过反复实践、研讨,最终形成园本教材。三、工作目标:1、立足实际,深入课改,把《纲要》精神转化为实际的、科学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突显我园“幼儿手工”教育特色,向全县展示教育成果。3、开拓教育资源,在有目的、有准备的生活实践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四、组织教师进行每月的简笔画和琴法技能检测,时间安排为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五、按时进行教学五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六、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教学展示,组织教师进行观摩。七、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就日常教育教学的经验和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见解,写出书面报告,形成经验篇或论文。八、完成园安排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感谢您的浏览!东汉建立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合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破长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光武中兴光武帝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Ø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Ø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监督,惩处贪官污吏。Ø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果: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观察:宅院中的景象•左图是《东汉宅院画像砖》,右图是对《画像砖》中内容的清晰再现图中的屋主悠闲地对坐畅饮,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衬托出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即位时平均年龄是9.5岁,平均寿命是24岁。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这么小的皇帝能治理好国家吗?东汉中期后出现了什么现象?和帝即祚(zuò皇帝即位登基)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duì恶也),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于是中官始盛焉。——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想一想: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形成外戚专权君权旁落母后临朝依靠宦官夺回君权宦官得宠把持朝政材料一: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二: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8岁的质帝接见大臣时提到梁冀,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得知后,令人在饼里放毒药,害死了质帝。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这种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陶院落(模型)外有高墙边有角楼庭院深邃豪强大族住宅和防御措施紧密结合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地方势力发展壮大三、黄巾起义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材料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黄天”各代表什么?•这一事件有哪些特点?•黄巾起义;领导人是张角。•“甲子”指184年。“苍天”指汉朝。“黄天”指黄巾军。•教师强调起义的特点:借助宗教太平道,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头裹黄巾。区别于之前的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背景: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众多达数十万。Ø时间:Ø地点:Ø人物:Ø口号:Ø性质:184年邢台巨鹿张角等领导太平道信徒“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一场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结果:遭到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残酷镇压,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影响: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大泽乡起义的爆发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经过长期酝酿,是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大泽乡起义只作了简单的准备,而黄巾起义借助宗教进行了十几年的宣传。讨论: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有哪些异同点?都是用革命手段反对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相同点:不同点:想一想: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和文景时期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点呢?减轻人民负担,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朝代人物措施局面西汉文帝景帝以农为本,减轻赋税,废除严刑苛法等文景之治东汉刘秀减轻刑法,合并郡县,严惩贪官等光武中兴公元9年西汉东汉新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公元前202年公元23年公元25年公元184年公元220年第13课东汉的兴亡西汉东汉西汉东汉西汉东汉前202-220年前202-220年前202-9年25-220年1.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请说明理由?课堂练习√2.东汉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9年B.公元前25年C.公元25年D.公元184年C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共26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8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