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现代汉语专题-网上作业
1.每个汉字都代表一个音节,所以汉字是音节文字。2.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根,很好地表现了汉民族的文化。3.现代汉语常用字大致是在7000左右4.《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拥字量最多的笔画数是十画的汉字。5.字符和部件是对应的,二者的区别是观察划分汉字的角度不同。6.基础部件就是能构成很多汉字的部件,例如“口、木、山”等。7.按照笔画顺序排列汉字,“千马土干乡三”这几个汉字的正确顺序是“三干土千马乡”。8.“领、岭、零、拎、玲”从现代汉字角度看都是形声字。9.“贝”是意符,“木”是音符,“手”是记号。10.“礴”可以拆分出五个基础部件。11.“鸭”是半意符半记号字,“红”是记号字中的合体记号字。12.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简化,所以汉字的结构越简单越好用。13.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齉”。14.规范汉字就是书写规范、笔画正确的汉字。15.定序就是确定汉字的书写笔画顺序标准。16.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现实语言之外的一种语言。17.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18.网络词语是语言的社会变体,是一种社会方言。19.网络语言一般只在网络环境使用,现实语言会适当吸收使用。20.网络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兼容性和依赖性。21.输入文字快捷简便的要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原因。22.为了汉语的纯洁性,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语言。23.网络语言的三多是指读音多、笔画多、音节多。24.语言的自我调节是指语言会自行调整,与社会运用无关。25.语言中产生补位现象是因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缺位。问题补充:都是判断题,希望各位能人认真作答,,以解我疑惑。最佳答案1.每个汉字都代表一个音节,所以汉字是音节文字。——错误。表音的音节文字是用字母将语言的音素或音节直接显示出来的文字。汉字的情况不同,古汉字的字形同语言里的词或词素的意义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学界一般认为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2.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根,很好地表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后半句正确。前半句见仁见智。3.现代汉语常用字大致是在7000左右——正确。4.《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拥字量最多的笔画数是十画的汉字。——错误。九画的最多(316个),十画的才284个。5.字符和部件是对应的,二者的区别是观察划分汉字的角度不同。——错误。分析汉字的外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部件;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字符。部件不一定是字符,字符也不一定是部件,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二者没有对应的关系。当然,有些结构比较简单的汉字,二者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样的结构单位,只是名称不同,例如“明”,部件是“日、月”,字符也是“日、月”。结构简单的字,一级部件就是末级部件,相当于字符,但在“麻”这个字中,末级部件有“石、广、木、木”四个,只有“石”是字符,其它的几个末级部件都不是字符6.基础部件就是能构成很多汉字的部件,例如“口、木、山”等。——错误。基础部件就是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部件。7.按照笔画顺序排列汉字,“千马土干乡三”这几个汉字的正确顺序是“三干土千马乡”。——正确。8.“领、岭、零、拎、玲”从现代汉字角度看都是形声字。——正确。领(左声右形)、岭玲拎(左形右声),零(上形下声)9.“贝”是意符,“木”是音符,“手”是记号。——错误。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木”既是音符又是意符,“手”是意符。10.“礴”可以拆分出五个基础部件。——存疑。部件拆分的一些基本原则:A.利用分隔沟拆分:分隔沟是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间隔空隙,如一条空的沟,故名分隔沟。分隔沟是部件和部件分界的显性标志,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个外在标志拆分汉字。分隔沟只有一条的,就沿分隔沟拆分为两个部件,分隔沟在两条以上,要先拆分长的后拆分短的,几条分隔沟长度相等,沿着分隔沟多分。B.相接的组合从接点处拆分,如果同时有几个接点,先拆分接点少的再拆分接点多的。C.相交的组合不拆分,如“册、束、世、卅、车、中”等。D.拆分的下限一般要大于笔画。E.相离的单笔画独立性比较强的是部件,如“礼”的右边的竖弯钩。F.层次拆分要符合汉字结构的基本类型,不能破坏基本类型。G.多层次的整字要从大到小逐层拆分。例如“镭”,第一次拆分是金字旁和“雷”,第二次是“雨”和“田”。11.“鸭”是半意符半记号字,“红”是记号字中的合体记号字。——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红”是合体字而非记号字。12.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简化,所以汉字的结构越简单越好用。——错误。总趋势应该是规范化,简化倒在其次。当今世界,文字的书写方式已发生重大变革,不能以上个世纪的思维来看这个问题。13.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的汉字,例如“齉”。——错误。繁体字是跟简化字相对应的笔画比较多的字。“齉”字并无可替换的简化字,故非繁体字。14.规范汉字就是书写规范、笔画正确的汉字。——错误。规范汉字主要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由政府发布的规范文件所规定的汉字。15.定序就是确定汉字的书写笔画顺序标准。——错误。汉字定序是指确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排列顺序,做到字有定序。首先需要确定汉字的排序方式,然后才能确定每个字的次序。传统汉字的排序法主要有义序法、形序法、音序法三种。可见笔画顺序只是其中一种方法。16.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现实语言之外的一种语言。——错误。网络语言是只是现实语言的一种网络变体,并非独立于现实语言之外凭空产生。17.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错误。网民使用方言只是催生网络语言产生的若干种原因之一,不能以偏概全地定义为地域方言。18.网络词语是语言的社会变体,是一种社会方言。——见仁见智。我们教授是认可这一说法的。参照“社会方言”定义: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19.网络语言一般只在网络环境使用,现实语言会适当吸收使用。——正确。实际却是如此。20.网络语言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兼容性和依赖性。——存疑。这应该在某教材上有准确论述。依赖性恐怕不大可能,网络语言是自由性的语言。21.输入文字快捷简便的要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原因。——正确。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化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22.为了汉语的纯洁性,应该禁止使用网络语言。——错误。脑残思维。网上毕竟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虚拟空间,用现实的规范去规范它,不大现实。23.网络语言的三多是指读音多、笔画多、音节多。——错误。缩略词语多,类推词语多,字母词语多。都是书本上的定义啊。24.语言的自我调节是指语言会自行调整,与社会运用无关。——错误。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的自我调节若离开社会运用是难以实现的。25.语言中产生补位现象是因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缺位。——存疑。
本文标题:现代汉语专题-网上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7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