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认识钟表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店口镇第一中心小学张秀萍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一、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二、学情分析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钟面,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组成,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2、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3、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4、会认、会读、会写整时。(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初步建立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2、建立时间观念,逐渐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五、教学准备:学具钟、课件、钟表。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请你们仔细听,他要开始说话了:滴答滴答。哦,有的小朋友已经猜到了,他是谁呀?(预设生说:钟。)师:这个好朋友呀,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老师呢收集了好多钟表,这个是古时候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日晷,这个是利用水滴计时的铜漏壶。还有布谷鸟钟,它会发出动听的声音。这个是座钟,还有挂在墙壁上的时钟,会闪烁的电子钟。它们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好多奥秘。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二)民主导学,合作探究:任务一:认识钟面的组成。师:我们先来认识钟面。老师手中有一只钟表,你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预设学生说:(1)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部分,12个大格。(2)有2根针,一根又细又长叫分钟,一根又短又粗叫时针。(3)有小竖线。师: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棒/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到12个数,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数一数——1、2、3、……12。找一找最上面是哪个数字?最下面的?最左边呢?最右边呢?数字12和1之间有一个格子,数一数总共有几个格子呀?共12个大格。我们还看到钟面上有几根针,今天我们先来认识钟面上的两根针——分针和时针(贴时针和分针,板书:时针、分针)。仔细听他们时怎么介绍自己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呢?——分针长长的,时针短短的。这是一对好朋友,总是你追我赶,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跑的。用你的手指画一画。这个方向我们叫做顺时针,他们都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师:好,把手放下。老师手上还有一面钟,钟面上的一些数字和针找不到自己的家在哪儿,你不能来帮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其他小朋友仔细看他找得对不对!生:完整的画出钟面——1-12,钉上时针、分针。(没有秒针)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任务二:认识整时1、认整时师:(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认识了钟面后,我再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吗?图上的人在做什么呀?师:七点在数学里我们读作七时。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师: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好孩子。再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所以是7时。数字7+“时”字,一个日一个寸念时,跟老师一起念一下“7时”。师:老师再请小朋友再来说一说这个钟面上的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将3个钟面一次贴在黑板上认读)师:再观察这3个钟面,这些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吗?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举手来告诉大家。师生共同小结规律: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师:像这样的时间呢,就叫做整时(贴黑板:整时、规律并朗读)。跟着老师一起念一下: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几时。2、读整时师:小朋友们,老师发现刚刚这个小朋友家里呢还有一只钟表。请你们再认真观察,这只电子钟表示的时间是几时?他是怎么来表示七时的?生说:七时。两个小圆点前面是数字7,后面是两个0。师小结:时间有2种表示法:第一种是普通计时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第二种是电子计时法。数字加上冒号再写两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这种表示方法)师:那你看一下,第一幅图的时间可以怎么表示呢?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写一下!谁愿意来试一下?生:8:003:006:00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知识,到了休息的时间了,我们来唱首儿歌吧!老师念一句,你念一句好不好?小闹钟,真可爱!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电子表,真机灵!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几时。3、拨整时师: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来拔一拔钟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拨。其他小朋友拨你自己手上的钟表。拨好了,就把你的小钟举起来,给老师检查对不对。师:请同学们按我说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1)妈妈每天早上8时上班,请同学们拨8时。(2)老师每天中午12时吃饭,请拨12时。(3)爸爸每天下午4时下班,请小朋友们拨到4时。(4)老师每天晚上9点上床睡觉,请你拨到9点。师:你们可真棒!拨的都很准确任务三:确定作息时间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小明,让我们走进小明的生活,我们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师:同时把书本翻到85页。用你的小手指着第一幅图:看看小明在干什么?这是几时呢?可以用7:00表示。再来看第二幅图:现在又是几点?小明再干什么?在黄色的框框里写上时间。找一找小明什么时候做运动?同样也用电子钟的表示方法写在框框里。小明几时吃饭呢?请你看看小明6时在干什么?小明几时睡觉?师:重点观察6时和12时这两个时间我怎么觉得这么特殊啊?你们知道它们特殊在哪里吗?1、师小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2、师:小明9时在做什么?生;有的说在读书,有的说在睡觉。师:为什么同样是9时干的事情却不同呢?来举手回答。生:早上9时和晚上9时.师小结:一天有24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第一幅图是上午9时,第二幅图是晚上9时。师: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条啊!相信同学们也会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三)总结:师: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节课马上就过去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后)生谈收获。师总结全课: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利用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好不好?七、板书设计:认识钟表分针整时长长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就几时时针短短的7.1认识整时一、小小修表匠二、小小记时员8时8:00请你把钟面画完整八、教学反思新一轮“课改”要求要有新的教学观并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过去接受性、机械性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让学生经历多观察、多动手、多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纵观整节课,本课尝试体现出:充分尊重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只是把握活动方向,适时点拨,总结,尽量避免强加于人的说教,真正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习实效性。整个一节课,让学生在动中观察、操作、讨论,在动中自己去操作、去尝试、去思考想象,不断地尝试错误,品尝成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主动完成学习。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刚开始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加之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表达出来,个别学生有些无所适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创设良好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张秀萍2018年9月26日
本文标题:一年级认识钟表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6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