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道教思想:•1、道是世界的本原,道为最高信仰•道教认为“道”是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万物之源,是万物的阴阳之宰。天地万物都由“道”所派生,以“道”或“道德”为核心,依“道”而行,法“道”而行。“德”是道的表现,是道的行动。南北朝以后“道”又进一步人格化,演化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并产生了道教的三清尊神等。•2、追求长生不老,肉体成仙(乐生、重生、贵生)。•道教是四大宗教中惟一乐生、重生、贵生的宗教,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大地大,有生乃大”,提出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人是最为尊贵的,生是最为快乐的。所以,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成仙得道。而且道教认为,只要诚心悟道,可以肉身成仙。为此,道教提出了一整套修炼的方法,如内养、外养和房中术等,希望通过修持,得道成“仙”,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3、善恶报应和承负4、泛神思想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六、道教的经典和标志(一)经典《道藏》是道教经书总集的名称,流传至今的主要是明朝正统年间编撰的《正统道藏》和万历年间的《万历续道藏》。(二)标记:八卦太极图道教的标记•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太极图”--两条黑白的“阴阳鱼”。•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说明了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阴阳分化则为两仪生四象,再由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事物,说明阴阳运动衍生万物(大干世界,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无不是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的,并且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成为道教的标记。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七、道教供奉的神像道教的神仙世界,大致上可分“神”和“仙”两大系列。(一)神“三清”、“四御”、“三元”、日月五星、四方之神等等,另外还有许多流行于民间的神也被道教供奉。1、三清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是道教信奉的三位住在“三清境”的最高尊神。玉清指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上清指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太清指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2、四御“御”指帝王,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地位仅次于三清,分别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天公):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中央紫微北极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是一切现象的宗王,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地母):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三清: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四御: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3、四方之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源于古代二十八宿的传说。古人以太阳经行之黄道为参照,将恒星分为二十八宿,每七宿一组,分别以此四灵命名。4、三官也称三元,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天官赐辐,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在道教神系中,有几位出现时间比三清尊神还早,且神阶很高的尊神,天、地、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其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灵,亦称“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6.民间神祇雷公、风伯、龙王、关帝、文昌帝(文曲星,功名)、门神、灶神、城隍(冥界的地方官)、土地、妈祖(海员、旅客信奉)、财神、药王等,各地都有供奉这些神的祠庙。(二)仙仙或神仙指神通广大、长生不死者。道家所说的仙包括仙人和真人。仙人:八仙、天妃娘娘(妈祖)、九天玄女等。八仙五、道教的宫观山门灵官殿三清殿四御殿三官殿山门殿实图白云观——北京最大的道观,中国著名道观之一灵官殿•灵官殿主要供奉道教的护法镇山神——王灵官,往往是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王灵官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护法镇山神将,和韦驮相似,又叫五显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其形象一般为方脸膛,黄袍金甲,左手持火轮,右手执钢鞭。灵官殿•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但有的也说是唐太宗时的王恶。•《三教搜神大全》卷四,说他:幼孤不读,有管力,性刚暴质直。市中有不平者,直与分忧。锄硬挞横,国人服其公,且惮其武。曾经焚烧一江怪古庙,忽怪风大作,适逢萨真人相助作法反风而灭妖,境界以安。•玉帝封他为豁落王元帅,赐金印,掌监察之职。老百姓赞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由于王灵官曾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人们又把他看成是火神,所以有的灵官像就是一副火神的模样,火神庙中也供奉着灵官。灵官殿实图纯阳殿供奉吕洞宾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唐河中府永乐县人氏。幼年已有仙道志,慕清虚恬淡,不好华饰富荣。後赴长安应举,於一酒肆中遇锺离祖师,被以黄粱一梦感化,遂归道门,赐号纯阳子。乃潜心修道,弘扬道法。後於鄂州黄鹤楼白日飞升。全真道尊为五祖之一。亦为传说中八仙之一。四川峨眉山纯阳殿八、道教礼仪在道教中,讲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方丈是对道教丛林最高领导者的称谓,亦可称“住持”。(一)称谓道教出家人,男的称道士,女的称道姑。方丈,道观首领,实为荣誉职务。住持,道观中地位仅次于方丈者,往往是掌管一观实际事务的首领,也称监院,俗称当家的。道士的一般打扮是:衣服从内到外一律圆领,外穿蓝色大褂或道袍,头戴偃月冠、一字巾,脚上穿高筒白布袜、青布双梁鞋。丘祖殿•供奉丘处机•丘处机(1148-1227),金、元之际全真道长。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今属山东)人。•金大定年间,学道于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与另外六弟子被称为全真七子。•王重阳死后,他隐居溪(今宝鸡东南)、陇州(今陇县)等地,潜心修炼,渐有声名。曾一度被金世宗召至中都(今北京)传教。后还乡,隐居栖霞山。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遣使相召。他率弟子往见于阿姆河畔营帐,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尊称「神仙」。东归后,受命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使全真道得到较大发展。丘祖殿•北京白云观丘祖殿金庸小说历史真相——丘处机劝诫成吉思汗•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暮年成吉思汗年老体衰,他闻听“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便派人下诏请丘处机前往汗帐,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丘处机欣然应命,率领门徒不远万里前往西域大雪山,向成吉思汗进谏治国之本。那么,历史果真如此吗?•在小说中,为了突出郭靖的大侠形象,金庸将丘处机的“西行”处理得并不突出。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丘处机师徒这一路却颇不平凡。他们历经磨难,甚至付出生命,最终得以面劝成吉思汗体恤百姓,解救万千黎民苍生。可以说,丘处机的贡献恐怕要比郭靖大得多。被传活了300岁•丘处机,自号“长春子”,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1217年,他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门。当时,由于战乱纷繁、民生疾苦,很多人为寻找心灵寄托纷纷加入全真教,全真教在北方声名大振。而年届七旬的丘处机鹤发童颜、碧眼方瞳,于是外界纷纷传说他精通“长生不老之术”和“治天下之术”。这些传言也传到了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成吉思汗耳朵里。此时的大汗已是耳顺之年,感到精力日衰、老之将至,身边人又向他进言:丘处机行年300余岁,肯定有长生之术。这样的神仙应该赶紧请来。于是,1219年,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恳切的诏书,派刘仲禄前去邀请丘处机。•起初,接到诏书的丘处机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为此,他曾先后拒绝过金和南宋的邀请。但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蒙古统治者很有可能一统天下。为了全真教的发展,他最终决定应诏。同时,他也想借机为民请命,劝蒙古大汗少杀无辜。弟子命丧西行途中(1)•1219年腊月,丘处机带领尹志平、李志常等18位弟子从山东启程西行。次年2月20日,他们抵达当时蒙古统治下的燕京(今北京),当地官吏、士庶、僧道纷纷前往卢沟桥迎接这位大汗请来的神仙。而求丘处机题字签名的平民更是络绎不绝,他们希望有了丘处机的墨宝做护身符,就能免受蒙古大军的烧杀抢掠。•此时,率军西征的成吉思汗却越行越远,丘处机眼见在燕京见不到成吉思汗,便上书《陈情表》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并无治国才能,盼望能等大汗东返后陛见。刘仲禄以为丘处机是在讲条件,就建议选一些漂亮女孩随行,没想到这一下子激怒了丘处机。刘仲禄慌忙派人将情况告知大汗。成吉思汗则再次下诏恳切催促丘处机西行。1221年2月8日,丘处机不顾年迈体衰,踏上万里征途,向塞北高原挺进,开始了一年多的西行之旅。弟子命丧西行途中(2)•当丘处机到达成吉思汗四弟斡辰的驻地贝加尔湖时,斡辰也想向他请教延年益寿之事。没成想,正当丘处机准备向他讲授之时,突然风雪大作,斡辰大惊,认为是自己想抢在大汗哥哥前面得知长生秘术引起了天怒,于是只好作罢。•西行途中的艰苦更不必说,他们时常要受到沙尘暴、流沙的袭扰。艰难的时候,车子陷到流沙里,马儿停滞不前,人想挪动一步都很困难。丘处机的随行弟子之一赵九古甚至病死在了西行路上。相处一载,神仙传道(1)•1222年初夏,丘处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十分高兴,便开门见山地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丘处机显然早有心理准备,他说:“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短命之人皆因“不懂卫生之道。”而卫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即“一要清除杂念,二要减少私欲,三要保持心地宁静。”•在后来二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丘处机还不断以身边小事来劝诫成吉思汗。一次,成吉思汗打猎射杀一只野猪时突然马失前蹄,可野猪却不敢扑向成吉思汗。事后,丘处机便入谏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现在圣寿已高,应该少出去打猎。坠马,正是上天告诫陛下。而野猪不敢靠近,是上天在保护着陛下。”成吉思汗对此十分信服,告诉左右人说:“只要是神仙的劝告,以后都照做。”成吉思汗过桥时,桥一下子被雷劈断了。丘处机便说,这是上天在警告不孝顺父母的蒙古人。于是,成吉思汗就诏告国人,听从神仙的指示,要尽孝道。丘处机还多次劝导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之术以“敬天爱民”为本,应该体恤百姓疾苦,保护黎民生命。解救数万黎民百姓(2)•到1223年春,丘处机已在成吉思汗身边呆了一个年头。由于不适应高原气候,加上思念故土,丘处机决定东归。3月,大汗依依不舍地与丘处机辞别,并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却遭到谢绝。于是,成吉思汗下诏免除全真教徒的赋税,并派人率骑兵五千护送他返乡。•归心似箭的丘处机仅用了4个月就走完了来时的路。成吉思汗也传来圣旨,询问他归途是否顺利、现在住得合不合适,并说:“朕常念神仙,神仙勿忘朕!”后来,成吉思汗又赐给丘处机虎符玺书,并命燕京行省将原金朝的御花园赏给全真教建造宫观。从此,丘处机得以弘扬全真教、广建道观,掌管天下道教,取得了相当于蒙古国国师的地位。凭着虎符玺书,丘处机还解救了大批中原人,使两三万被蒙古掠夺为奴的人重获自由。•虽然丘处机开出的这些“秘方”并非成吉思汗真正所需,也没有完全得到他的认可,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残酷杀戮。康熙帝曾对此赞道:“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解救数万黎民百姓(3)解救数万黎民百姓(4)•1227年,丘处机病死,时年79岁。他死后,弟子李志常编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由于丘处机的足迹遍及今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国,该书也成为后人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与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并相继有俄文、法文、英文译本问世。如果丘处机当时没有路过牛家村(1)•1、若当时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那麽秘密跟踪他的那些金兵就不会死在郭顶天和杨铁心他们两家人的院子里了,同样,完顔洪烈也不会见到包惜弱而对她念
本文标题:道教中国传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14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