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旅游心理学判断题和论述题
一、判断题1、注意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初始阶段,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2、听觉属于内部感觉。()3、在旅游活动中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4、瞬时记忆的容量小,保留时间也很短。()5、需要时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客观心态。()6、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7、据统计,近年来,日本到上海的旅游团中有75%是公务旅游团。()8、逻辑记忆是人存储知识的最主要的形式,是人类所持有的记忆。()9、性格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秉性、脾气”等。()10、气质有好坏之分。()11、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记忆必须经过瞬时记忆。()12、生活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13、克服遗忘的有效办法是及时复习,复习安排应先紧后松。()14、一些景区增设了如滑翔、跳伞、潜水等各种探险活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追求艺术的需要。()15、气质类型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各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具有双重性()16、心理是脑的技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17、低层次的需要因高层次需要的出现而消失。()18、注意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19、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20、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短暂的情绪状态。()2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了。()22、人得大脑对客观现实不是机械地反映,而是积极主动地反映。()23、通过观察法得到的信息准确性较差。()24、旅游感受和旅游知觉是一回事。()25、导游要做好送团服务,这是因为首因效应的影响。()26、1879年,法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7、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先有感觉,后又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不同步的。()28、在知觉中,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能相互转化。()29、克服遗忘的有效办法是及时复习。()30、调查法是由研究者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的。()31、知觉是许多感觉简单相加的总和。()32、练习书法、骑车、背定理都是动作记忆。()33、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但只有需要不一定产生动机。()34、旅游者餐厅就餐时,只注重菜肴是否合口味,不在乎是否有营养()35、迎接服务是导游服务工作的核心阶段。()36、对于游客的投诉,除了道歉还要适当给予经济补偿。()37、旅游者在旅游购物时最常见的心理需求是物美价廉。()38、无法预料和抗拒的水灾、地震、人体的衰老、疾病、死亡等,属于客观环境因素中的社会环境。()39、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归属和爱的需要。()40、旅游者到饭店入住,最关注的是客房的舒适度。()41、导游服务涉及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旅游服务过程中的核心()42、粘液质的人比较敏感脆弱而且内心情感丰富,所以对挫折的体验比其他气质类型的人要深刻。()43、乐观的心态会使旅游从业人员遭到困难时全面看待问题。()44、时间知觉反映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反映事物的距离、方位等空间特征。()45、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46、投诉越多,对旅游企业形象影响越大。()47、成人型的交往是互相尊重、平等的交往形式。()48、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49、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短暂的情绪状态。()50、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旅游动机较弱。()51、粘液质旅游者恋旧,对使用过品牌情有独钟,一般不轻易更换品牌。()52、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产生人的心理。()53、相互交往中,家长型、幼儿型、成人型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且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54、旅游者在游览结束阶段寻求解放感和追求理想化的审美心理。()55、在旅途中,要避免让粘液质的旅游者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56、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是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体力保证,也是旅游者愉快情绪产生的基础。()57、.旅游者的投诉是对旅游企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检验的形式之一。()58、盲人的听觉异常发达是因为感觉的适应性。()59、导游对龙门大佛高度的介绍属于机械记忆。()60、首因效应对人们的认识影响最大。()61、外国客人用英语与服务员交谈时,英语程度高的服务员能很快明白客人的意思,而英语程度低的服务员却能听得很吃力,这是应为知觉的理解性。()62、美感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但不具备时代性。()63、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较为一致时,活动能力会加强。()64、人们对是我的任何态度都可成为性格。()65、英国人尊崇绅士风度,在导游中可以多使用一些风趣的语言。()66、对待投诉,最重要的是预防投诉的发生。()67、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68、相似点多的人容易结为朋友,互补的人则不会成为朋友。()69、游客在用餐时,发现食物不洁要求更换属于求发泄的心理。()70、第一印象很重要,其中包括的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全部特征()71、通常能够再认的事物就一定能够回忆。()72、气质对人的品行和能力有一定影响,人们往往以气质来评价人的好坏()73、性格是先天获得的,可塑性较低。()74、有人研究发现,在绿光下的人听觉会提高,在红光下听觉会降低,这是因为感觉有适应作用。()75、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着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76、旅游服务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为旅游者提供标准化服务。()77、香港特别行政区开放大陆旅游者后,许多内地人专程到想干选购首饰、服装等,这是出于文化动机。()78、购买过程谨慎,善于比较和挑选商品的购买行为类型是独立性。()79、人们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思维()80、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应具有快速、舒适、方便的特点。()81、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本质也是最可贵的东西是人的潜能。()82、当知觉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任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83、夜晚闪烁着的霓虹灯更吸引人们的注意,这属于运动状态间的对比()84、卫生安全是人们评价餐厅的最重要标准。()85、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往往能够相处配合得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不一定相处融洽。()86、生理疲劳是指由于人主观精神和心理因素,面对学习或工作产生的心烦意乱、精疲力竭和不愉快的感受。()87、旅游结束阶段,导游以诚相待是博取旅游者好感的最佳策略。()88、在饭店服务中,服务员为客人打扫房间时弄乱游客的私人物品,清洁卫生马虎而引起旅游者投诉属于客观原因。()89、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90、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以需要为基础,但只有需要,并不一定产生动机。()91、个性心理特征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92、调查法具有直接性、灵活性、适应性、效率高等特点。()93、注意是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心理现象。()94、参观历史遗迹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信仰和道德的需要。()95、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属于瞬时记忆。()96、旅游者到饭店入住,最关注的是客房的环境舒适。()97、家长型心理状态以权威为特征,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像家长一样有权威,独断专行。()98、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旅游服务人员应马上向旅游者道歉,已求得原谅。()99、知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100、在短暂的旅游服务中,近因效应表现的十分明显。()101、两个同样重的行李箱,一个是白色,另一个是黑色,行李员搬运行李时就会感觉搬运黑色的行李箱比搬运白色的行李箱重的多。这是错觉在旅游设施中的应用的体现。()102、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103、“阿Q精神”是受挫后的“坚持”这一理性行为的体现。()104、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在18世纪。()105、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带有明显消极色彩。()106、《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107、人的需要、兴趣、动机等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108、观察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对客观现实进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的活动形式。()109、旅游心理学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110、感觉的发生先于知觉,知觉的形成需要感觉提供有关资料。()111、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旅游动机较弱。()112、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产生人的心理。()113、一个人穿不同的衣服,改变了发型,别人还是能认识他,这是因为知觉的选择性。()1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反映了知觉的相互作用。()115、知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116、旅游者的需要是人的特殊需要在旅游过程中的反映。()117、精神分析学派提出了人的潜意识,认为要充分挖掘人的潜意识。()118、如要了解不同国籍的旅游者饮食的特点,可以采用观察法。()119、自然实验法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所得到的结果也比较准确。()120、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是旅游者心理和旅游从业人员心理。()121、旅游感觉和旅游知觉是一回事。()122、导游的讲解可以帮助游客对旅游景点加深理解。()123、观察是一种知觉活动。()124、在旅游活动中,游客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不可分割的。()125、保持是记忆过程的开端,识记是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126、“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心境。()127、在旅游各个环节中,售后服务不重要,因此不需要过多地重视()128、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客观状态。()129、需要越强烈,求得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平衡推动力就越大。()130、动机以需要为基础,但只是需要,并不一定产生动机。()131、收入水平是决定任命是否实现旅游行为的唯一条件。()132、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133、社会风气会促进旅游动机的产生。()134、在旅游活动中,为粘液质类型的旅游者提供服务要及时。()135、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气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再变化了。()136、气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秉性、性情、脾气”等。()137、多血质的人既有活泼的一面,又有浮躁一面,这是气质的双重性()138、性格和气质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区别。()139、“心情期待”作用是指旅游者需要信任和尊重。()140、接触客人时不要说“你想看看什么?”而应当说:“你要什么?”或者“你买什么?”()141、有人研究发现,在绿色下人的听觉会提高,在红光下听觉会降低,这是因为感觉的适应性。()142、小张在饭店看到一盆茉莉花,不仅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还可以闻到香味。这属于人的感觉。()143、电影、电视和动画的制作运用了瞬时记忆的原理。()144、醉酒的人容易胡言乱语,失去自控甚至昏迷不醒。这说明心理是人脑的技能。()145、需要、兴趣和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性。()146、三国演义中深思多虑的诸葛亮属于多血质。()147、为满足客人求干净的心理,服务人员只需要把餐具严格消毒就可以了。()148、家长型以思考为特征,成人型以权威为特征,幼儿型以情感为特征。()149、无法预料和抗拒的水灾、地震、人体的衰老、疾病、死亡等,属于客观环境因素中的社会环境。()150、心理疲劳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感到单调、乏味和厌倦。()答案:1—5错错对错错6—10错错对错错11—15对对对错对16—20错错对对错21—25错对错错错26—30错错错对错31—35错错对错错36—40错错错错错41—45对错对错对46—50对对对错错51—55对对对错错56—60对对错对错61—65对错对错错66—70对对错错错71—75错错错错错76—80错错对对对81—85对错错错错86—90错对错对对91—95错错对对错96—100错错错
本文标题:旅游心理学判断题和论述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1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