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目的: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学习重点: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学习过程:复习导入生命系统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_______、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______________。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的总和。3、试分析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三者关系。学习目标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其作用4、阅读P89,完成思考与讨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______、热能、水、_______、无机盐等生产者:__________,主要是绿色植物。除绿色外还有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5组成成分分解者:主要是_________和真菌。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包括________性动物、_______性动物、________性动物和________动物。6、动物都是消费者吗?请举例。细菌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做哪些成分?7、生态系统中哪些成分把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联系在一起?8、生态系统各组分的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为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将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_;加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_______________和传播种子。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残骸和动物排遗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总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紧密联系,却一不可的。学习目标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9、请写出一条食物链,并标明其营养级。10、食物网: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_________连接成复杂的_____________。11、形成的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__________,也可能被_______肉食性动物所食。13、功能: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_的重要条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主渠道。合作探究:14、结合上面食物链的实例,总结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各相邻生物间存在什么关系。15、为什么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抵御害虫的能力)?检测练习1、绿眼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摄食有机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它()A.是生产者B.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2、生态学中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的依据是()A.结构特点B.营养功能C.对环境的适应D.生理功能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兔→狼→细菌B.阳光→草→兔→狼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D.昆虫→蛇→鹰4、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A.每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B.有很多相互联系的食物链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D.每一种生物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5、右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个营养级。(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避免植食鸟类吃农作物,有人用细网将农作物罩上,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产上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治虫,从长远看,这种做法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体现的治虫方法最大的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二上期生物资料第页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学习目标:1、说出能量流动的过程2、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3、说出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二、课前预习1、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补充图解(表示能量流经一个植物种群的情况):作用某植物种群能量散失(以能的形式)能量3、能量流动的过程:①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②补充下列图解(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的流动过程示意图)作用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分解者用于初级消费者同化初级消费者摄入→……③补充图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生产者次级消费者……4、能量流动的特点:①根据教材95页图5—8,填写下表:(单位:J/cm2·a)营养级输入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输出的能量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计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为;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②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只能依次向后面的营养级流动,不可逆转,不能循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是。③能量金字塔表示。④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就。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①;②。三、合作探究1、思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中箭头大小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的流动过程示意图”中虚线箭头所示能量对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哪个箭头所示能量。2、思考总结: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会百分之百的流到下一营养级的原因。3、数据分析和处理:(见教材97页)根据教材提供数据,计算后填空。①这些玉米含有葡萄糖,这些葡萄糖储存的能量有。②这些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③玉米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是。这些玉米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太阳能总量的比例是。④画出能量流经该玉米种群的图解。四、检测练习1、完成教材98页基础题。2、思考93页的“问题探讨”:先吃鸡,还是先吃玉米?为什么?3、分析教材98页的图a和图b,哪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的被人类所利用?为什么?4、调查一个小型森林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统计如右表(其中A、B、C为不同营养级,D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C→A→B→DB.A营养级的Pg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其粪便中C.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6.5%D.该生态系统群落处于发展状态5、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1)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原因是。2)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kg。6、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PgPnRA62.825.637.2B12.55.76.8C464.6186.3278.3D41.616.525.1能量输入作用枯枝落叶作用作用
本文标题: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39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