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2.王老师在实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让学生谈谈如何合理准确地使用网络。学生们探讨得很激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王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参观法D.讨论法3.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4.下列选项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A.当小刚犯错时妈妈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B.小红乖乖吃药后爸爸就不让去医院看病了C.老师通过惩罚小明警示其他捣乱的学生D.小王不做作业爸爸就不让他玩游戏5.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7.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A.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B.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C.让病人躺下,垫高头部D.服用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8.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候比较聪明,5岁时就能作诗,但因为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即时的教育培养,12~13岁时写的诗已经不如以前的好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说明()。A.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B.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C.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D.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9.“水涨船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根据评价所参照的标准不同,属于()。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总结性评价10.某一测验多次实验后所得分数稳定、一致水准称为()。A.难度B.效度C.信度D.区分度11.有的小学生平时努力学习是为了考一百分,为了得到父母的奖赏,这些行为动机属于()。A.直接的近景动机B.间接的近景动机C.间接的远景动机D.直接的远景动机1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校美育内容的是()。A.形式教育B.理想教育C.艺术教育D.活动教育14.马卡连柯曾指出:“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理应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理应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此言论体现了哪种班级管理模式?()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5.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二是寻求发展。A.行为矫正B.学会适合C.克服障碍D.学会调适16.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小班教学17.夸美纽斯说:“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实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这符合()教学原则。A.直观性B.循序渐进C.巩固性D.因材施教18.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A.考试焦虑症B.考试强迫症C.考试抑郁症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19.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学校教育,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有于()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20.上课的过程中,有一学生姗姗来迟,并且不打报告就闯入教室,老师示意他马上坐下,投入课堂,然后继续讲完要讲的重点内容,在其他学生做题之时,再走到学生身边,处理这件事情。老师这样机智的应变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即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的统一。2.【答案】D。解析:老师让学生对课题实行讨论,所以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3.【答案】C。解析:常规思维又叫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使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4.【答案】B。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发生的概率。B选项就是典型的负强化;A和D选项属于负惩罚,是指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发生的概率;C选项属于替代强化。5.【答案】C。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A、B、D项描述的都是一种程序性知识。6.【答案】A。解析:孔子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7.【答案】C。解析: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是否需要垫高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然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8.【答案】C。解析: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方仲永之所以泯然众人,是因为后天缺乏良好生活条件和教育培养。9.【答案】A。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使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水涨船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体现了相对性评价。10.【答案】C。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水准。它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11.【答案】A。解析:小学生考虑的是对学习结果的直接追求,所以是直接动机,并且与近期目标相联系,所以选A。12.【答案】A。解析: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但情绪不稳定。13.【答案】D。解析:学校美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形式教育、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14.【答案】B。解析: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15.【答案】D。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寻求发展。16.【答案】A。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7.【答案】A。解析:直观性指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理解,看一看,听一听,看实物或者图像就是通过生动的表象,全面掌握知识,所以选A。18.【答案】A。解析:小强的症状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症。19.【答案】D。解析: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以是一切教育之中。20.【答案】C。解析:这种随机应变的行为叫作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本文标题: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9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