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自考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作者姓名师旭照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学准考证号058612151079指导教师高静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日2内容摘要: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纲领性目标之后,“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将建设服务型政府确立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和政府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认识的升华和理论的实施,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困难、任务和挑战。新的形势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多领域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依然还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行政管理体制还不完全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关注和重视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能够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关键词:行政改革;服务型政府;高绩效;完善制度1目录一、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历程、现状及原因……………………………...…1(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历程与基本经验………………………….…1(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31.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出现的变化………………………………………..…..3(1)管理理念发生变化,行政方式走向科学……………………………..…3(2)管理范围发生变化,政府职能趋渐合理……………………………..…4(3)行政方式发生变化,管理手段不断完善……………………...………...4(4)行政基础发生变化,行政行为日益规范……………………………......5(5)干部素质发生变化,行政能力有效提升……………………………......52.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5(1)集权放权处理不当………………………………………………………..5(2)国务院机构职权改革的怪圈…………………………………..………....6(3)行政审批复杂冗长……………………………………………..………....7(4)官员的管理高姿态………………………………………….…………….7(5)官员素质有待提高…………………………………………….……….....7(6)一把手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8(7)司法尚未完全独立………………………………………….……….........8(8)权力职责范围尚未完全厘清……………………………….…………….8(三)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9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9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制度创新的重要环节...9二、服务型政府概述……………………………………………………………….9(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9(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101.管制型政府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022.全能型政府也已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0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构建绩效服务型政府的辩证关系………………..11(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构建高绩效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111.构建高效政府机关是提高政府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112.构建高效政府机关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113.构建高效政府机关是提高机关效率、解决机关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12(二)构建高绩效政府机关是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121.构建高绩效政府机关有助于促进政府行政方式创新………………………..122.构建高绩效政府机关有助于提高政府内部管理绩效………………………...133.构建高绩效政府机关有助于合理定位政府角色……………………………...134.构建高绩效政府机关有助于外部科学评价政府……………………………..13四、中国如何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14(一)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需转变观念和姿态………………………………......…14(二)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15(三)从高成本政府向高效率政府……………………………………………......15(四)政府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16(五)在行政程序上实现公开化办事,建设阳光型政府………………………..17(六)规范决策行为,建设责任政府…………………………………………..…18(七)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建设有限政府………………………………….…18(八)简政放权并完善审批条例法规………………………………………….….19五、结语……………………………………………………………………………..20参考文献……………………………………………………………………………..211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表明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和政府改革的引导性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廉洁高效公正公开地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改革开放36年以来,国家政权系统运作逐步理性化稳定化高效化。政府,作为国家的抽象代表,它与民众间是一种委托和代理关系,反映民众的利益诉求与呼声,接受民众的质询和监督,提供民众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这是政府应履行的基本职能,公共性是政府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也是人们评价政府的基本价值尺度。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方略提出的背景下,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才有着法制化的基础和保证。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有序运转离不开法制保障,离不开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总之,建立理性化高效化的国家政权体系,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自觉,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一、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历程、现状及原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构建高绩效政府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和本质趋向,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通过改革,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高效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其行政人员编制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正廉洁、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历程与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进行了6次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力图降低行政成本,2提高行政效率,国务院组成部门已由1982年的100个削减为2008年的27个。1.1982年,党的十二召开,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提到了日程。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互相推诿”等。根据重叠的机构撤销业务相近的机构合并的原则,撤委并部,大大减少直属机构。2.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这个行政改革中的核心问题。1988年按照加强宏观管理和减少直接控制的原则,化清职责范围,然后再定机构、定人员、定编制。此次改革的重要性在于按照转变职能的方向和原则,本着加强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减少直接管理与部门管理原则,着重对国务院的专业经济部门和综合部门中专业机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合并,为建立一个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的行政管理体系打下了基础。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并要求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组织机构。1993年开始的机构改革,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力求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4.1997年十五大报告再一次提出要“推进机构改革”,认为当时“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①。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的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5.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转折点,其行政改革的目标是: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之后的改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导向,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的,以全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①汪玉凯主编:《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之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页。3目标,以全面履行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为基本途径。6.2008年的改革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所谓大部门体制,或叫“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得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思路,是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它可以化解政府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及权限冲突,有助于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提高政策执行效能,也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②。2013年3月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理顺关系,建立强而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调整政府职能结构,改革政府机构;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转变管理方式;进一步下放权力,更新划分管理权限;简化行政管理程序,形成新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巩固机构改革成果。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改革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但是,改革还要继续深化,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还要经过一些时间。(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1.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出现的变化(1)管理理念发生变化,行政方式走向科学②曾维涛许才明主编:《行政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7页。4政府由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理念转变为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并进而提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思想,改变了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唯一形式和社会主义的正宗经济成分的固有观念,政府从单纯服务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转向服务于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一切能增强综合国力的经济成分;改变了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不顾其他方面的观念,政府从致力于抓GDP增长转向抓经济质量效益的提升、软实力的增强和经
本文标题:自考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53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