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八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第八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第一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概述•进入20世界9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中间业务成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增长点和核心业务之一,并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成为并驾齐驱的三大支柱。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其中间业务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50%以上。我国商业银行如今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与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前的西方商业银行日趋相同,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远远滞后于西方。•近年来,在国际先进同业经验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国内银行的共识。中间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与夺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迅猛发展中的中间业务,呈现产品日新月异、规模高速增长、收入大幅提高的趋势。但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相比,我国中间业务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尚在不断摸索之中,与国际先进同行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中间业务的概念(一)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概念(1)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者较少运用自己经营资金,以中间人或代理人身份为客户办理收付、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信息咨询和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活动。由于商业银行在办理这些业务的过程中,不涉及自身资产与负债的运用,业务的发生一般不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也不受影响,以此称之为中间业务狭义上的中间业务:为中介的或代理的业务,即商业银行较多地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续费的业务。广义上的中间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非利息收入的业务。2001年6月21日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指出了中间业务的定义: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2)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y):简称OBS业务,指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对资产负债表构成潜在的实质影响,不占用银行资金但对银行资金构成或有损失的银行业务。(3)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关系狭义的中间业务并不能等同于表外业务,但表外业务却属于广义的中间业务。。(二)中间业务的发展1.国际上中间业务的发展国际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大规模兴起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寻求利润增长新途径而开展中间业务。第二阶段:20世界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中间业务开始兴起,如:美国花旗银行等28家大银行1989年的中间业务额占资产的58.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利息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在分业经营模式下,券商、保险商、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断壮大冲击着商业银行的传统资金来源渠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效规避风险,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表一:工商银行2009—2011年主要财务项目统计表(单位:百万元)项目2011年2010年2009年11年比10年增长10年比09年增长平均增长利息净收入36276430374924582119%24%2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01550728405514739%32%36%营业收入47060138074830941124%23%23%净利润20844516602512939626%28%27%资产总额15476868134586221178505315%14%15%数据来源:工商银行2011年度报表数据整理所得二.中间业务的特点及创新(一)中间业务的特点1.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银行的自有资金。2.不承担或不直接承担市场风险3.以收取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等)、赚取价差的方式获得利益。4.种类多、范围广,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日益上升。(二)中间业务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分为两大类:1.金融担保类业务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2.衍生工具交易业务货币互换利率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交易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把表外业务风险也纳入了监管范围,但是仍然抑制不住银行追求高额利润、分散经营以降低风险而扩大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的冲动。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是银行增加收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需要,是银行应对国内国际金融激烈竞争的需要。面对国内、国际金融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面对产品众多、服务全面的全能制外资银行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创新业务,完善功能,增强自身竞争力。三、中间业务的类型(一)国际银行业通用的分类方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按照是否构成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标准,将中间业务分为两大类:1.或有债券/债务类中间业务: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现实的资产或者负债的业务。2.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不承担风险,不构成商业银行或有债券/债务的业务。(二)我国银行业现行的分类方法①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结算。②银行卡中间业务:即卡转账、卡消费等。③代理类中间业务:含代理中央银行、代理政策性银行、代理商业银行、代收代付、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财政、代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等。④担保类中间业务:即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业务等。⑤承诺类中间业务:是贷款承诺、透支额度等可撤销承诺、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不可撤销承诺等。⑥交易类中间业务:含远期合约、金融期货、互换、期权等。⑦基金托管业务。⑧咨询顾问类业务:即企业信息咨询业务、资产管理顾问业务、财务顾问业务、现金管理业务等。⑨其他中间业务:即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第二节金融服务类中间业务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支付工具主要是以票据为主的结算凭证。1.汇票2.银行本票(没有商业本票)3.支票4.汇款(汇付)5.信用证银行根据申请人要求向收款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类凭规定的单据在指定的地点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二、银行卡业务1.银行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2.银行卡的分类可以按信息载体的材料、发行对象、发行主体、账户的币种分类3.主要银行卡产品介绍(1)借记卡(先存款后消费,没有透支功能)(2)贷记卡(在信用额度类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3)准贷记卡(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和部分理财功能,同时可以在信用额度内透支消费,但没有免息期)三、代理类中间业务的概念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一)代理银行业务(1)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指商业银行接受政策性银行委托,代为办理政策性银行因服务功能和网点设置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办理的业务,包括代理贷款项目管理等。(2)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指根据政策、法规应由中央银行承担,但由于机构设置、专业优势等方面的原因,由中央银行指定或委托商业银行承担的业务,主要包括财政性存款代理业务、国库代理业务、发行库代理业务、金银代理业务。(3)代理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之间)例如为委托行办理支票托收等业务。(二)代收代付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结算便利,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办理指定款项的收付事宜的业务。(三)代理证券业务是指银行接受委托办理的代理发行、兑付、买卖各类有价证券的业务,还包括接受委托代办债券还本付息、代发股票红利、代理证券资金清算等业务。此处有价证券主要包括国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股票等。(四)代理保险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保险公司委托代其办理保险业务的业务。代理保险业务包括代理保险产品、收取保费和支付保险金两类。保险业务需经过以下流程审核保单——账务处理、开单——理赔——续保——对账——手续费管理。(五)其他代理业务,包括代理财政委托业务、代理其他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等。四、基金托管类业务基金(Fund)广义的基金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什么是基金托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其他基金的托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与代理业务的区别基金托管业务和代理业务都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银行是资产的中间人,按照资产所有人的要求开展业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但是他们的区别还是很大。1、托管业务的资产形式主要是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代理业务的资产形式往往以客户要求的金融工具或资金的形式为主。2、托管业务得以开展的基础式基金契约、托管协议等,涉及多方参与人。代理业务一般只有委托人和银行两方当事人。3、托管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业务是透明的,相互衔接而又相互监督。代理业务没有这方面的要求。4、托管基金的资产要完全独立。代理业务没有这方面的要求。5、托管关系不能由任意一方单方面解除。代理业务关系的解除比较容易。基金代销业务商业银行代理基金销售业务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设定基本规定;系统设置;开立基金交易账户;注册登记机构登记基金账户;基金发行;基金申购;基金赎回;基金分红;权益登记等。商业银行作为代销机构需要办理的业务有:代理客户开立基金账户并对其进行管理、代理销售业务、代理客户服务。五、咨询顾问类业务一、咨询顾问类业务的概念咨询顾问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的记录和分析,形成系统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需要的服务活动。(一)咨询顾问类业务分类1.日常咨询服务——为基本服务,按年度收取一定的顾问年费(1)政策法规咨询(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2)企业项目发布(各类政府和企业有关产权交易与投融资等资本运营方面的项目需求的信息)(3)财务咨询(提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成本、税务策划等方面的财务咨询)(4)投融资咨询(项目投资与重大资金运用或者产生间接融资需求时,商业银行提供)(5)产业、行业信息与业务指南(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行业信息和有关研究报告)2.专项顾问服务——日常咨询,利用商业银行专业优势,就特定项目所提供的深入财务顾问服务。(1)年度财务报告分析(2)独立财务报告分析(3)直接融资顾问(4)企业重组顾问(5)兼并收购顾问(6)管理层收购及员工持股计划(7)投资理财(8)管理咨询我国咨询顾问类业务的发展状况1995年,国家科委发布《关于推动我国科技信息咨询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表达出国家对信息咨询业开始关注和重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的外资咨询企业的进入,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规模是我国咨询顾问类业务管理者和从业者需要加强的领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咨询顾问类业务总体开始走向成熟,运营模式也开始走向资本运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咨询顾问类业务的投融资环境,还存在着市场问题。由于经济责任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于处理风险问题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风险机制对每一个经济主体的约束还没有居于支配地位,因此,咨询顾问业务的风险处理问题人需要我们加强重视,咨询业务类业务仍然需要我们加强重视,咨询顾问类业务仍然是一个存在很大潜力的市场。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第八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42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