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上册用减法解决问题
用减法解决问题赵丹霞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用6、7的减法解决问题是用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的求剩余的数的数学问题。教材是在学生学过了6、7的加减法计算及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在经历过用加法解决问题,初步感受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后,让学生再次经历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读懂图意,找到正确的已知信息和问题,而这正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6、7的加减法,并完全掌握。所以此节课列式后的计算不作为重点内容。学生已学过用6、7的加法解决问题和加减法的意义,对于解题方法的选择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不习惯严谨的思考,较容易在没仔细观察图意的情况下直接列式计算,所以比较难做到积极地去观察图意,并正确的表达图意。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先通过复习6、7的加减法、减法的意义为新课做铺垫,唤醒孩子的认知基础。在新授课时,主要通过逐步引导孩子观察图意,通过从哪知道“一共有7只”这个问题来强调大括号所表示的意思。在寻找要解决问题是什么时,通过引导孩子观察问号所在的位置,进而明白问题是什么?通过”同桌说,代表说,大家说”让孩子完整地把图中已知的信息与问题说一说,理解题意。在方法的选择上,通过多次追问“为什么用减法”,让学生做到知其所以然。在练习中让孩子在巩固解决问题的3大步骤,并让能正确表达图意的基础上,对比加减法两道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区别,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白对于不同的问题,应怎样去选择适当的方法。最后,通过一道对比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学目标:1、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初步学会有顺序地、完整地分析问题。2、掌握用6,7的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比中,感受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区别。3、逐渐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用6、7的减法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难点:能够看懂图意,并能正确表达图意;知道图中大括号、问号的含义。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7-2=3+3=7-3=2+4=6-1=2+5=2、看图列式计算师:为什么用减法?3、口答解决问题三大步骤;二、新授(一)出示主题图。1、图中有什么?(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①总共7只青蛙分成左右两部分,右边跳走了2只青蛙;②从哪里知道了总共7只青蛙?(大括号)③齐说大括号表示的意思;(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①还剩下几只青蛙?②你怎么知道的?③请和同桌说说;学生代表说。师:在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图中有什么时,我们找到了2个已知信息和一个问题,下面请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次,同桌互相说说。一共有7只青蛙,右边跳走了2只,左边还剩下几只?2、怎样解答。(1)求左边剩下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减法)追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师:求左边还剩下几只就是要从总共7只里面去掉右边跳走的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2)列式计算。问:7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7-2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3、解答正确吗?(1)教师引导口答。4、小结今天学会了用减法解决问题。明白了求左边还剩下几只,就是要从总数7只里面去掉右边跳走的2只,所以选择用减法计算。5、看书完成例题。三、练习1、第47页做一做;(1)读懂图意(2)小结:和刚刚讲的例题一样,做这道题我们也是先找到两个已知的信息和一个问题,通过用减法计算从知道的总数里面去掉知道的部分,从而求出剩下的不知道的部分。下面,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第46页做一做。师:两幅图一样吗?2、第48页第1题3、对比练习(机动)四、总结五、板书设计用减法解决问题图中有什么?①一共有7只青蛙。(1)知道了什么?②右边跳走了2只。(2)问题是什么?左边还剩下几只?怎样解答?从总共7只里面去掉右边跳走的2只7—2=5(只)解答正确吗?还剩下5只。
本文标题:一年级上册用减法解决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617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