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国际服务贸易第一讲--国贸大三专业课
国际服务贸易授课老师:孙文娟E-mail:winna_sun@126.com绪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日益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服务贸易对一国经济的贡献日益为各国所认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此,各国都竞相参与服务贸易的世界合作与竞争,中国也不例外。在2005年举行的“国际服务贸易论坛”上,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就表示,中国服务业是下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学习国际服务贸易的目的一,从产业的角度观察和研究服务业,以把握其自身的经济特征;二,从贸易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服务贸易,以明确我国的服务贸易优势;三,通过制定适当的政策和策略参与世界服务市场的竞争。第一章:服务、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第二节服务业第三节服务贸易第四节中国服务的跨国经营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一、服务(一)服务的内涵萨伊:是劳动成果,是资本的产物。马克思: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希尔:服务生产不是对其商品或本人增加价值而是对其他某一经济单位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服务的生产过程、交换过程、消费过程同时发生。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一、服务(二)服务的现代定义服务是对其他经济组织(或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三)对服务的经济学认识1,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服务不创造价值;2,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劳动具有凝结性、社会性、抽象等同性,因此形成价值。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二、服务的特征(一)服务与商品的主要差别1,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产品;虽然服务需要物质设施,但消费者获得的仅仅是服务;2,生产与消费具有不可分离性;要求顾客参与(CustomerInvolvement)这提供了一些机会,也带来了问题,例如,顾客的参与使服务提供者必须关注文化层面的东西,因为文化差异,使国际服务提供者必须针对每一个国家开发单独的业务系统。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3,异质性,即同一服务的质量差别;同一个理发师,服务不同的顾客会有不同的效果。服务质量难以衡量和比较。4,不可储藏性;飞机一旦起飞,空出的座位就再也卖不出去了。淡季与高峰期需求很难调和。航空公司往往用低价来刺激淡季需求。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二)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别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大多数服务产品服装珠宝家具房屋汽车餐饮度假理发幼儿看护家电维修会计服务医疗保健汽车修理大多数有形产品易于评价难以评价图1-1三类产品图寻找特征较强经验特征较强信任特征较强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三、服务的要素与分类(一)服务要素1,资本;2,劳动力;3,知识技术。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三、服务的要素与分类(二)服务的分类1,戚斯依据顾客对服务推广的参与程度将服务分为三大类:高接触性服务、中接触性服务和低接触性服务;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2,科特勒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服务进行分类:(1)根据提供服务的工具不同:以机器设备为基础的服务、以人为基础的服务;(2)根据顾客在服务现场出现的必要性大小:顾客必须亲临现场型、顾客无须亲临现场型;(3)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对象的不同:对公服务、对私服务;(4)根据服务组织的目的与所有制:盈利性服务、非盈利性服务、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3,拉夫罗克将服务分类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对服务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类:(1)根据服务活动的性质:对人、对物的有形服务;对人、对物的无形服务;(2)根据服务组织同顾客的关系:连续的、不连续的正式会员关系服务;连续的、不连续的非正式关系服务。第一节服务及其分类(3)根据顾客和服务者的可选择性分类;(4)根据服务的供求关系分类:需求波动较小和需求波动较大的服务;(5)根据服务的推广方式:顾客寻找服务、服务组织寻找顾客。第二节服务业一、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概念: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1,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服务业的界定采用的抽象概念法;2,三次产业划分的出发点是按供给分类,关注高层级产业对于低层级产业的单向依赖,服务业的提出则是基于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强调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相互依赖关系;3,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是就国内经济而言,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是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第二节服务业二、服务业的分类不考虑国际贸易的一国国民总收入Y的计量:1,Y=W+R+L+PW:劳动者工资报酬;R:资本利息报酬;L: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服务报酬;P:经营管理的利润报酬2,Y=C+IC:社会总消费支出;I:社会总投资支出3,Y=G+SG:商品的总价值;S:服务的总价值第二节服务业三种价值流量关系与产品形态交易关系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商品和服务在国民收入中的不同比重反映了一个经济是属于商品市场主导型经济还是服务市场主导型经济。由于一个经济体系总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两个部分,因此需要分析这个经济中生产这些产品的产业分类。布朗宁和辛格尔曼于1975年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的规则,将商品产业和服务产业做了如下分类:第二节服务业表1-1布朗宁、新格尔曼对商品产业与服务产业的分类商品生产部门农业、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石油与煤气业、公共事业、林业、渔业服务生产部门消费者服务业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生产者服务业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保险与房地产分配服务业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批发与零售第二节服务业从经济用途及性质对服务业划分(一)省略政府职能的经济体系下的三类服务1,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消费者服务十分复杂和庞大,覆盖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鉴别消费者服务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靠显而易见的来自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来源或支出方向。在某种意义上,消费者服务在服务生产活动的任何分类方法中都应占据中心地位,因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是所有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经济福利的根本反映。第二节服务业2,生产者服务:即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商品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典型的生产者服务又被称为企业服务。生产者服务是围绕企业生产进行的,包括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会计、广告和安保等,也包括一些独立的产业服务,如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法律会计咨询业等。生产者服务的特征是被企业用作商品或者其他服务的生产要素投入。第二节服务业3,分配服务:即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分配服务是一种连带性或追加性的服务。这类服务的提供和需求都是由对商品的直接需求而派生出来的。按与有形商品供给的联系紧密程度划分,分配服务可分为“锁住型”分配服务和“自由型”分配服务。“锁住型”分配服务是指不可能与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相分离,只能作为商品生产过程或延伸阶段的一部分,从而其价值或者其成本完全附着于有形商品价值,不成为独立的市场交易对象,如企业内商品的仓储、搬运、分配等。“自由型”分配服务在性质上同“锁住型”分配服务一样,同有形商品紧密联系,但这种服务可以外在化为独立的市场交易对象,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运输业、和通讯业等。第二节服务业(二)引进政府职能的经济体系下的政府服务政府服务: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或准公共服务产品。政府服务是免费提供或对一般公众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政府服务主要是由教育、保健、国防与一般行政构成。其中,一般行政包括外交、司法和警察保护等。政府服务或公共服务与民间服务产业的主要区别不是服务形式,而是在于提供服务的资金来源,以及对于服务所索取的报酬。比如教育,其经费全部或者部分来源由政府提供,而政府的资金来自于向纳税人征税。第二节服务业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对服务业作了分类(P10)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一、“服务贸易”的概念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服务的提供国称为服务的出口国,服务的消费国称为服务的进口国,各国的服务出口额之和构成国际服务贸易额。一般认为,“服务贸易”一词最早出现在197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中,这份报告探讨了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谈判所涉及的议题。美国《1974年贸易法》首次使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服务贸易”便成为共同使用的贸易词汇。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由于服务贸易内在本质的复杂性,围绕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各国学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激烈的争论,直到1994年4月15日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才暂时中止。因为此轮谈判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inService,简称GATS)。GATS是第一部管理全球服务贸易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多边协议。GATS的宗旨是,为服务贸易建立一个多边框架,在透明度和逐步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扩大服务贸易,促进所有贸易伙伴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GATS从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的角度给服务贸易下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并为各国和各界所普遍接受。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具体来说,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1,跨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在美国的律师为在英国的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这种形式下,服务提供者和被提供者分别在本国境内,并不移动过境。这种服务提供方式特别强调卖方和买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如保险、金融服务、管理知识的跨国服务。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2,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通过消费者的过境移动实现,服务是在服务提供者实体存在的国家(地区)生产的。这种服务提供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境外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例如,一成员的消费者到另一成员领土内旅游、求学、求医等。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3,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它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主要涉及到市场准入(MarketAccess)和对外直接投资(FDI)。这种方式既可以是在一成员领土内组建、收购或维持一个法人实体,也可以是创建、维持一个分支机构或代表处。例如,一成员的银行或保险公司到另一成员领土内开设分行或分公司,提供金融、保险服务。这种服务提供方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成员的领土内;二是服务提供者到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采取了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的方式。一般认为,商业存在是四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4,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它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这种形式涉及到提供者作为自然人的跨国流动。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它不涉及投资行为。例如,我们请一个国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前来作财务咨询以及进行讲学,那么这可以被看作自然人的流动。但如果该所来中国开设了一家分支机构,那么这就是商业存在了自然人流动与商业存在的共同点是,服务提供者到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提供服务;不同之处是,以自然人流动方式提供服务,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容二、服务贸易的成因(一)假设生产函数如下所示,生产出现在A国,X2为A国所有,X1由B国提供。问题:B国出口什么?),(21XXY代表货物或者服务的产出Y代表投入,其中一项属于服务1X2X(二)假设两种商品X和Y使用两种要素K(资金)和L(劳动)生产,两者初始水平上生产函数同质一致,要素K和L被混合提供和充分就业。两国间唯一的差别被假定为H国
本文标题:国际服务贸易第一讲--国贸大三专业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88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