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材料 > 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基本概况
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基本概况一、行业管理体制和适用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目前我国防水卷材的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防水工程施工实行资质管理,其中防水卷材的生产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防水工程施工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发《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书》。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主要实行行业自律管理,由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该协会的主要职能是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授权或委托,参与制定行业规划;组织或参与制定修订技术、管理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规程,并组织宣传贯彻实施;组织对本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及统计资料的调查、分析、研究,为政府的有关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和立法等提供依据,并参与有关活动。目前,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包括:二、市场情况(一)行业概况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组成部分。建筑防水材料经过施工,在建筑物表面形成整体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强抗渗透水的能力,所以其质量和应用效果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初的现代建筑防水材料是起源于欧洲的沥青油毡,我国的生产应用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几乎是唯一的建筑防水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开发出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多种新型建筑防水材料。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筑防水材料的品种进一步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产品已形成了六大门类,即:沥青基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材料和止水堵漏材料、瓦类和金属板类防水材料。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业的持续增长,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部分骨干企业的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房屋建筑的屋面、地下、外墙和室内;城市道路桥梁和地下空间等市政工程;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桥梁、隧道;地下铁道等交通工程;引水渠、水库、坝体、水利发电站及水处理等水利工程,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还会向更多领域延伸。(二)市场供求状况1、“十五”期间建筑防水材料应用目标及完成情况“十五”期间,我国建筑防水材料需求量持续增长,每年递增12%,其中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增长迅速,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五”期间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应用目标及完成情况如下:2、近三年我国主要建筑防水材料产量近三年我国主要建筑防水材料产量及其增长情况如下: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产量总体上增长较为平稳,但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在逐步加快,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增长迅速,2007年的增长率达到了25.95%,生产总量达到建筑防水材料总量的70%,而沥青油毡类传统落后的建筑防水材料产量虽然仍占有一定比例,但是近两年已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目前,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高档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价格相对较高,以沥青复合胎柔性卷材为主的沥青油毡类防水卷材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3、产销率情况据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统计,自2003年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产销率均保持在96%以上。2002年—2007年10月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产销率情况如下图:从总体上来看,近年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基本保持平衡。由于市场消费升级的原因,高端的建筑防水材料一直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而低端产品由于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导致其市场萎缩。(三)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容量1、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发展趋势我国曾经历了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形成了只追求建筑物的基本使用功能,而轻视建筑耐久性的建筑观念。在这种建筑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重视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建筑防水材料和技术发展缓慢,这也是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已经意识到建筑防水市场存在的问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引导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向规范产品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方向发展。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进一步规范市场、扶持优势企业、淘汰落后产品及产能根据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够规范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发布产业政策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强市场规范力度、扶优汰劣,促进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建筑防水材料工业技术与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使建筑防水材料品种、质量能够充分满足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发展的需要。(2)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总量仅为14,300万平方米,占建筑防水材料总量的比例约为35%。2007年我国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总量增长至47,860万平方米,占建筑防水材料总量的比例达到了70%左右,应用总量和占总量比分别较2001年增长了2.35倍和1倍,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3)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随着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增加,以及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材料应用领域已由房屋建筑领域为主逐步扩大到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速铁路、机场和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建筑防水部位也从传统的屋面和地下为主逐步延伸到室内、外墙等部位。应用领域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行业近年来的稳定和快速发展。(4)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向“四节一环保”方向发展建筑节能是我国十大节能工程之一,目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耗的30%,因此建筑节能对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种植屋面防水材料等一批具有“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保)概念的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开始得到逐步推广。(5)产品标准逐步完善2007年1-11月,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相关部门已发布8个防水材料产品标准、2项施工规范,目前正在制定和修订的21项。随着产品标准逐步完善,一方面会使建筑防水材料的生产更加规范,从而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的功能性需要,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中国防水行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市场容量(1)产品市场发展前景根据《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到2010年,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将主导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应用量达到75,000万平方米,市场占有率将达到90.36%,具体预测情况如下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是新型防水卷材的主流产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该类建筑防水材料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应用时间,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系列产品主要包括SBS改性沥青卷材、APP改性沥青卷材和自粘改性沥青卷材。根据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与应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第659号)等相关政策,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均为鼓励推广应用的建筑防水材料,其中SBS改性沥青卷材和APP改性沥青卷材适用于防水等级为一级(特别重要建筑)和二级(重要的和高层、高档的建筑)的屋面工程和地下工程(含地铁)防水。预计到2010年,SBS改性沥青卷材和APP改性沥青卷材应用量可达28,000万㎡,年均增长率约为16.59%;自粘改性沥青卷材应用量达5,000万㎡,年均增长率为25.59%。高分子防水卷材主要包括合成橡胶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防水卷材,其品种主要有热塑性橡胶卷材TPO(聚丙烯—乙丙橡胶共聚物)、PVC(聚氯乙烯)防水卷材、EPDM(三元乙丙)防水卷材等等。高分子防水卷材主要适用于防水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屋面工程和地下工程防水等。到2010年,高分子防水卷材总用量预计可达15,200万㎡,年均增长率为15.17%。建筑防水涂料主要包括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等高分子涂料、沥青基涂料和刚性涂料等系列产品。目前,我国重点推广应用沥青基涂料、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等产品。预计到2010年,我国防水涂料应用量可达到50万吨以上,年均增长率为15.15%。(2)产品应用领域分析“十五”期间,我国建筑工程迅速由房屋建筑向市政、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延伸,形成了多元化的防水领域。随着建筑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A、房屋建筑市场房屋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公用建筑、工业厂房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面积稳步提高。2001年—2006年新建房屋建筑物开、复工面积如下: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我国房屋建筑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增长,目前我国各类房屋建筑保有量超过40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房屋建筑保有量约有150亿平方米。随着每年房屋建筑物的新建和现有房屋建筑物的翻修,对建筑防水材料的需求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B、基础设施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防水技术的进步,建筑防水材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除房屋建筑之外的多种领域,如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速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为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a)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未来10—20年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5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将达到7万公里以上。高速公路的发展加大了道桥专用卷材、纤维增强改性沥青涂料、高性能聚脲等新型路桥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需求。(b)地铁及城市轨道我国地铁及城市轨道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中,有30多条地铁及城市轨道线路正在建设。在未来10年里,我国地铁及城市轨道线路总长可达1,700公里,总投资达到6,200亿元。地铁及城市轨道建设将大大增加对建筑防水材料的需求。(c)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方式。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将新建高速铁路(含客运专线)10,000公里,投资总额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约2,200亿元人民币的京沪高速铁路已于2008年1月完成了土建工程、工程监理和工程咨询的招投标工作,即将进入施工建设阶段。据初步估算,我国“十一五”期间在高速铁路防水工程需要防水卷材约为8,000万平方米,防水涂料约为64,000吨。(d)机场为满足未来航空市场的发展需要,我国将加大机场建设力度,在未来5年中,我国将兴建机场超过40个,投资规模将达1,400亿元。新建机场候机楼和跑道均需要使用大量的防水卷材和涂料。除上述领域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水电设施、港口码头、人造湖泊、核能设施等设施的发展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建筑防水材料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也将持续增长。(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政策壁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号)的规定,我国对防水卷材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从事防水卷材生产的企业必须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要求,年生产能力在500万平方米以下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已被禁止建设;根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相关规定,防水工程施工实行资质证书管理制度,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颁发《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书》。上述相关政策均对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技术壁垒成熟的生产技术和施工工艺,以及独特的产品配方是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不同客户对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求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和工程施工企业既要拥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又要具备成熟的技术管理能力。大量中小企业因为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产品品质不稳定、施工质量
本文标题:建筑防水材料行业基本概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6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