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可转换债券发展研究及市场套利分析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转换债券发展研究及市场套利分析姓名:许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劳兰珺20040430可转换债券发展研究及市场套利分析作者:许勇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白雯萱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分析及套利研究2007本文在对可转换债券市场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回顾与综述后,展开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研究分析,比较了Black-Scholes定价模型与二叉树定价模型。进而应用B—S模型对我国的可转换债券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运用B-S模型,对招商转债进行理论价值的估算以及纵向研究的实证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三点结论:B-S模型适用于我国可转债的定价;通过计算出来的理论价值普遍高于实际交易价格;不论市场处于牛市还是熊市,理论价值长期高于实际价格。同时在我国这样一个非卖空市场中以及在未来即将放开的有卖空的市场条件下,如何进行可转债及其标的股票之间的套利是投资可转换债券重要的策略研究。本文最后简要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且进一步提出研究的展望和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的建议。2.期刊论文戴博超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1)本文对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收益、套利机会和价格变动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尤其是对可转债与股票之间的套利空间作了详细分析,并考虑了交易成本和结算规则的影响。据此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可转债价格基本符合与股价的理论关系,不存在持续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利息收益也不具备投资价值。价格变动收益才是可转债的投资价值所在。应以投资股票的思路来选择可转债的投资对象与时机。3.学位论文王韬卖空约束下的权证和可转换债券定价2005随着我国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衍生产品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条款越来越细致,但是大多数都有共同之处,就是包含有期权的部分。在对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中,如何对其进行定价是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对于这些包含期权的衍生产品的定价,主要是运用传统的Black-Scholes公式。但是Black-Scholes公式有着很多的假设前提,特别是它的核心是基于无套利思想的,即假设市场中的资产可以被完全复制,套利收益能够提前锁定。那么在这种套利的结果下,所有的资产都只能获得无风险的收益。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发达和完善,还欠缺做空机制,而缺少做空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将资产进行完全复制并锁定套利收益。因此Black-Scholes公式的核心前提在我国并不能成立。那么目前就需要有适合于不完全市场的期权定价方法,来为各种衍生产品进行定价。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发行和流通的两类金融衍生产品,即权证和可转换债券,然后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定性的和半定量的分析描述。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对这两种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一种为不完全市场中的期权进行定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Davis(1994)所提到的在效用最大化下利用“零边际替代率”的原则来给出期权的价格。这个价格在Davis(1994)中也被叫做“公平价格”。它的定价核心就是认为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的,存在诸如卖空限制等约束条件,然后再考虑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来运用最优化理论为期权进行定价。本文将该方法用来构建卖空约束下的权证和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最后在实证检验中运用了蒙特卡罗算法进行Matlab程序运算,对目前上海证券市场中流通的唯一的一只权证——宝钢权证以及10家上市交易的可转换债券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存在卖空约束的市场中,运用传统的无套利定价方法,即Black-Scholes方法来为衍生产品定价,会明显高估其市场价值。而将卖空约束条件加入模型中,利用Dayis(1994)提出的公平价格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权证和可转换债券进行定价,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更加适用。这样不但解决了困扰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多年的为转债和权证定价过高的难题,同时还可以利用本文的模型,根据市场中的转债和权证的价格来计算在卖空约束市场中,标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和隐含波动率。这里的期望收益率和隐含波动率不是股票的历史平均收益率和波动率,而是隐含在衍生产品中的市场对该股票的一致期望的收益率和波动率。4.学位论文林冰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证研究2005可转换债券由于它具有股票和债券双重性质,具有筹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因此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迅猛发展,成为发行额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债券品种。但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时间尚短,可转换债券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参与者对其条款以及价值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相关的理论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此种背景下,本文拟在可转换债券及其定价模型实证分析方面做一探讨,希望对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以及中国金融产品的创新都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入手,通过归纳总结可转换债券的特征和基本要素,对其价值构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系统介绍了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和二叉树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文中还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在二叉树定价模型中引入了信用风险的概念,使该模型能较全面地反映债券条款、转换条款、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本文选取了金牛转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运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和二叉树定价模型计算出来理论价值均高于实际定价。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定价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在实证基础上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中的套利机会进行研究,只要可转换债券与标的股票之间存在价差,就会给投资者提供套利的机会。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个较符合中国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框架,并对目前的可转换债券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不但能为今后可转换债券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也可以为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可转换债券投资品种提供依据。5.学位论文宗树峰我国可转债定价的实证研究20071992年,可转换证券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悄然出现,其融资规模呈逐年上升之势。目前,可转换债券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可转换债券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来支持其良性发展。国内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文献很多,但研究结果存在很大争议。造成这种争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者的计算方法不同。不同算法对可转换债券理论价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市场价值与理论价值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可转换债券理论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偏离?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文献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内可转换债券定价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对现实经济社会做出一系列假设,并在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本文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模型;接下来运用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三种数值方法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并对这三种方法的定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进行分析,并判断前面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本文总体上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来谋篇布局。具体来说,本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2章)是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第3章)是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选择和参数估计,第三部分(第4-5)是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第6章)是研究结论。遵循上述布局的方式,本文共分为以下六章:第1章,前沿。在这一章,我们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在选题背景部分,我们分析了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重点分析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在该部分,我们指出,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公司债券,同时具有债性和股性的特性,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之一。在选题意义部分,我们阐述了进行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以实证分析、定量分析和动态分析为主。第2章,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文献评述。在这一章,我们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可转换债券定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分为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和现代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其中,重点介绍现代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现代可转换定价理论可以分为单因素模型、双因素模型和三因素模型。从研究结构上看,现代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理论模型,即可转换债券价值满足的偏微分方程;二是偏微分方程的终端条件和边界条件;三是数值求解方法。我们按照这种研究结构,分别对单因素模型、双因素模型和三因素模型进行了文献评述。第3章,模型的选择和参数估计。在这一章,我们根据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对现实经济社会做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在假设基础上,选择了适合中国市场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并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根据我们的假设,.我们选择了基于股价的单因素模型作为本文的定价模型。第4章,数值方法与可转换债券价值的确定。在这一章,我们分别运用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了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理论价值,并对这三种数值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计算过程中,限于各种算法的局限性,我们对原有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了调整。我们的比较分析表明:第一,从理论上讲,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的定价方式相近,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可转换债券条款的模拟最精确,最接近现实情况,而实证结果表明,二叉树图法计算的误差率最小,有限差分法次之,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误差率最大,二叉树图法与有限差分法的定价结果比较相近,蒙特卡罗模拟法与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的定价结果相差较大;第二,对于期限较短或接近边界条件的可转换债券而言,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实证结果相差较小,但对于期限较长且没有达到边界条件的可转换债券而言,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与蒙特卡罗模拟法实证结果就相差较大;第三,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可转换债券理论价值均与市场价值出现了偏离,但绝大多数情况是理论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第5章,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动态分析。在这一章,我们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别运用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可转换债券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两点:一是,检验前面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二是,在动态分析中,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又呈现出什么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第4章得出的结论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三种计算方法都可以为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提供很高的实用价值,股改损害了可转换债券投资者的利益等结论。第6章,结论。在这一章中,我们对前面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梳理,主要得出七条结论。第一,从模型选择的角度看,本文选择的是基于股价的单因素模型,经实证检验,这种选择是基本正确的;第二,在可转换债定价的数值算法中,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证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出入;第三,根据实证分析,从平均程度上看,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理论价值均高于市场价值,但具体到每个可转换债券,三种算法计算的可转换债券价值都出现了低于市场价值的情况;第四,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可转换债券价值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第五,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都可以为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提供很高的实用价值;第六,前言中,我们指出,提高投资者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认识,可以提高可转换债券的流动性,但其可行性不大,提高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需要另辟跷径;第七,在实证分析中,我们还发现,2005年以来,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影响较大的股改,损害了可转换债券持有者的利益。本文的创新点:在本文中,比较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在可转换债券定价方面的理论区别和实证区别,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在文献综述部分,我们发现,国内许多学者运用这三种方法为可转换债券定价。但是,一方面,他们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出入,另一方面,并没有学者对这三种计算
本文标题:可转换债券发展研究及市场套利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543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