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ABS树脂的生产方法及国内市场分析
ABS树脂的生产方法及国内市场分析作者:李玉芳作者单位:北京江宁化工技术研究所(北京)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焦宁宁.JIAONing-ningABS树脂生产技术进展-弹性体2000,10(2)论述了ABS生产技术和高功能化ABS,重点阐述了聚丁二烯胶乳合成技术和连续本体工艺,并对各种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介绍了我国ABS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态势.2.期刊论文赵万臣.ZhaoWanchen本体法ABS生产工艺研究-炼油与化工2007,18(3)文中针对国内外本体法ABS生产工艺进行研究,讨论了本体法ABS生产工艺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关键,展望了本体法ABS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3.学位论文张立国ABS装置干燥系统改为氮气循环的工艺研究2003该文提出在ABS干燥系统中采用氮气循环干燥代替空气干燥,这样既可以降低粉料的黄度又可以有效避免爆燃事故的发生.针对ABS装置干燥系统改为氮气循环的工艺研究,提出将干燥系统中的干燥介质热空气改为热氮气,氮气密闭循环使用,采用水喷淋式冷却塔除去氮气中夹带的水份,冷却塔热量取出采用两级冷却,一级冷却采用循环水,二级冷却采用浅冷水.循环系统内的压力采用分程控制,及时补充和排放氮气,将原干燥器排风机更换成大功率风机,提高风机出口压力,克服冷却塔的阻力,保证干燥系统的风量等措施来解决ABS干燥系统存在的问题.4.期刊论文王彬ABS树脂生产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炼油与化工2008,19(2)文中阐述了ABS树脂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近年来国内ABS树脂生产工艺的改进方案.重点分析了小粒径PB聚合技术、化学附聚技术和高胶ABS接枝技术工艺现状.提出了ABS树脂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说明了我国目前应进一步提升ABS树脂生产专用料的性能、不断开发高性能牌号的ABS树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期刊论文陈朝阳ABS树脂的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广东化工2003,30(1)综述了ABS树脂的生产工艺技术,重点阐述了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和连续本体法,介绍了国际上近年来在ABS树脂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的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取得的进展并对国内ABS树脂工业的发展提出建议.6.期刊论文张鹏清水砼预制构件急流槽生产工艺试验研究-公路与汽运2010,(5)在基本理论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某高速公路清水砼小型预制构件急流槽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原材料选取、配合比设计、模板选用及砼浇筑施工等各工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清水砼预制构件急流槽合理的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急流槽表面光滑、周期短、施工简便且成本较低.7.会议论文兰浩.温全武.刘涛.刘福平正交试验法研究PC/ABS汽车专用料2005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体树脂,添加增容剂和其它助剂,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造粒,制得PC/ABS合金汽车专用料.考察了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对专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发的PC/ABS合金汽车专用料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规定的要求.8.会议论文赵新刚.吴立明ABS接枝粉料用抗氧剂浅析2008对不同ABS接枝粉料用抗氧剂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抗氧剂中二甲基聚硅氧烷对抗氧剂乳液的稳定作用和最终抗氧作用的影响,用以指导适用于乳液法ABS接枝粉料的抗氧剂乳液生产工艺,使最终的ABS接枝粉料在干燥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热氧稳定性。9.学位论文张明耀ABS树脂的形态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2003ABS树脂是一种三组份两相高分子共混体系,其连续相为SAN树脂,分散相为聚丁二烯橡胶颗粒.为了使聚丁二烯橡胶颗粒均匀地分散在SAN树脂中,在其表面接枝了大量的SAN共聚物以提高两相之间的界面结合力.目前,应用最普遍的ABS树脂生产工艺为乳液接枝ABS—本体SAN树脂掺混法.在该工艺中,先进行丁二烯的乳液聚合制得聚丁二烯弹性体胶乳;然后在PB胶乳上进行丙烯腈和苯乙烯混合单体的接枝共聚反应生成ABS接枝乳液,经凝聚和干燥后获得ABS接枝共聚物;采用本体聚合工艺制备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即SAN树脂;最后将ABS接枝共聚物与SAN树脂按不同的比例熔融掺混制得多种牌号ABS树脂.10.期刊论文姜华.JiangHuaABS树脂生产工艺研究进展-皮革化工2005,22(6)简要介绍了ABS树脂生产的工艺技术和我国ABS树脂的发展过程,以及乳液接枝-本体SAN掺配技术和ABS树脂的加工技术.本文链接:授权使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gdqgzyjsxy),授权号:e5675ab7-cd58-4ceb-b707-9e6100b0a90f下载时间:2011年1月4日
本文标题:ABS树脂的生产方法及国内市场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8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