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校本研修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交流、分享参与、互动思考:能够揭示特定环境下教育教学活动特点、过程及规律的教育活动是什么?一、什么是校本研修?1、概念界定校本研修,是指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专业修养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教师继续学习教育形式。具体地说来,是在学校的领导下,以教师自身及其任职所在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为目的,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在专业人士咨询指导和专业信息的引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研究性学习和实践锻炼,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方式。2、基本要素(1)关于校本?“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2)关于研修?“研”和“修”(3)关于研修人员?“领导、专家、教学骨干、教研人员”研修主题学术研究前沿实践问题前沿政策导向前沿学员学习兴趣3、确定校本研修主题的五项依据培训资源条件校本研修需求分析起跑线4、寻找“校本研修”的课题(1)本校教育教学中最紧迫的“问题”。(2)本班、本学科教育教学的“问题”。(3)本人专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二、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的区别?校本研修: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本质)实践:面向学生的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校本研修是以实践研究为出发点,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在校本研修同时由实践中概括出一些教育教学规律。(研修成果——提升至教育教学理论层面)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的区别:相同处:一是研究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实践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二是研究人中相同,都是以教师为主的研究,都希望得到专家的引领,但又不依赖于专家。不同处:(问题思考?)一是研究形式不完全相同。校本研修包括学校的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学术交流、撰写教研文章、推广教研成果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仅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二是研究内容不完全相同。校本教研包括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教研活动研究的内容通常是教学这一方面的内容。三是研究级别不完全相同。校本教研中的教研活动仅仅是学校内容的教研活动,是教研活动多个级别的中的一个级别。教研活动包括学校内容的教研活动、学校之间的教研活动等多个级别。三、如何提升校本研修的引领示范作用?(一)校本研修的目的1、直接目的(研):重点是解决教学实践中生成的问题。是其它目标的基础。教学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1)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2)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举例说明?)2、间接目的(修):让教师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自己促进自己的发展。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教师素质,包括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研能力、培养研究习惯三个方面。如:教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交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材料搜集整理,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写成点滴体会、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论文等,形成个人的研究成果,成为研究型教师。(二)实现教学思想的重大转变1、转变“展示样板”的思想,树立“提供平台”的意识。2、转变“观看演出”的思想,树立“完成作业”的意识。3、转变“逢场作秀”的思想,树立“常规好课”的意识。4、转变“遍地挖坑”的思想,树立“集中掘井”的意识。5、转变“蜻蜓点水”的思想,树立“解剖麻雀”的意识。6、转变“评功摆好”的思想,树立“思辩思维”的意识。7、转变“立竿见影”的思想,树立“滴水穿石”的意识。8、转变“本本至上”的思想,树立“草根研究”的意识。9、转变“应付差事”的思想,树立“渗透科研”的意识。10、转变“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我材有用”的意识。(三)校本研修活动的策略开展研修活动的目的是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效益。需要根据研修活动的目的,制定研修活动的策略,可以从研修思路、研修途径、研修过程、研修人员和研修工作等方面思考,做到五个“三结合”。1、教学、教研与科研三结合(1)研究课堂教学问题。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但是主要的问题是课堂教学问题。因此,教研活动要着力研究课堂教学问题。(2)采用教研活动形式(3)借用教育科研方法2、实践、学习与研究三结合(1)立足教学实践需要;(2)学习教学相关资料;(3)研究教学实践问题3、预设、生成与反思三结合(1)精心预设教研过程(2)灵活生成教研成果(3)深入反思经验教训4、个人、同伴与专家三结合(1)提倡个人自主研究(2)组织同伴合作研究(3)争取专家引领研究5、教研、师训与课改三结合(1)开展教学研究活动(2)进行教师专业培训(3)进行教师专业培训(四)校本研修活动的基本模式三阶段七环节模式:选课一学课一备课一说课一讲课一议课一结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阶段七环节教研活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操作程序。1、准备阶段——选课教研活动的选课,是指选择教研活动将要研究的课题。作用是增强教研活动课例的价值,提高教研活动研究的效益。(1)主讲教师选课:知识比较重要,代表某个类型,内容相对独立,难度比较恰当,参考资料较多,适合教师发挥,利于学生发展。(2)学校领导选课:根据教学、教研的实际需要,提出部分研究专题供大家选择。专题分为课堂教学与教研活动两个系列。(3)教研人员选课:选择一个普遍存在的、带倾向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做讲座专题。教研组长要提前收集好这些课题及专题,在上一次活动结束时,将这些信息报告给该学科教研人员,通知组内教师。2、准备阶段——学课是指教师通过看具体课题教学的展示、录像、文字材料以及学习课的有关理论、信息等方式,学习课堂教学。作用是学习成功经验,了解相关信息,提高教学起点。参加教研活动的所有人员都要学课。思考:学课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准备阶段——备课是指教师对教研活动进行的研究性的准备。除了教学、教研的准备外,还有教研活动组织、管理、引领的准备。主要作用是提高教学、教研的效益,提高教学、教研的能力,检验教学、教研的态度。备课环节的角色安排?B专家指导A主讲教师D教研组长E教研人员C学校领导首席负责团队研制顶层设计理念备课环节的角色安排4、实施阶段——说课实施阶段是教研活动的主要阶段。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讨论,解决教学的实践问题,生成更多的教研成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说课是教师向同行讲述某课教学设计及其根据的教学研究形式。作用是通过说课,改进备课工作,强化备课管理,落实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结合,推动理论学习,深化课程改革,评价教学能力,选拔教学人才。说课展示中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各部分转换要自然。二是语气语调灵活表述。三是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四是熟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5、实施阶段——讲课教研活动的讲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活动。教研活动的听课,是指教师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眼、耳、手等自身感官及听课笔记、录音、录像等辅助工具,从教学情境中收集相关资料,对教学进行研究。讲课中策略最重要?传统课堂的价值取向?传统课堂的价值目标是知识和技能,是知识立意的课堂。传统课堂的学习过程也仅仅围绕知识和技能展开。传统课堂忽视教育最根本的宗旨——人性的培养。传统课堂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民主意识结果:学生的脖子上长着老师的脑袋;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完全被忽视。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50.830.5125.40.80.60102030405060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其他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大量的书面练习自学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调查对一堂示范课的评价?主讲教师有深度有详略有新意有趣味有功力有实效听课学生动的时间多动的人数多动的方式多动的热情高动的水平高动的效果好6、实施阶段——议课教研活动中的议课是指为了解决某课教学的某些问题,教师之间进行的研究和讨论。议课的作用是淡化课堂教学评价,全力解决教学问题,优化研究讨论氛围,减少人际关系干扰。议课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实施等。二类是疑难问题,包括备课发现的问题,听课发现的问题,研讨发现的问题等。B专家指导A主讲教师D教研组长E教研人员C参与人员讨论:议课中的角色分配与对应任务?关键是要突出实效性7、总结阶段——结课总结阶段是原来教研活动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总结,反思教学、教研过程,找出经验教训,使认识得到升华。教研活动的结课,是指对某次教研活动的教学及教研进行的小结。结课是对教学、教研的反思,结课的作用是解决教学、教研问题,提高教学、教研能力,形成教学、教研成果。结课内容包括设计、实施与研讨的亮点、缺点,经验与成果,设计、实施与研讨的比较等。总结:三阶段七环节模式反思?(一)围绕讲课进行研究(二)力求七个环节齐备(三)给予时间上的保证(四)加强教研活动管理(五)课堂教学活动的代表模式1、上海钱圩中学“三学三研”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会学习教师学生导学自学自研助学互学互研督学深学深研新授课:导学——学案引导、自学探究助学——汇集问题、重点研学督学——练习讲评、总结拓展复习课:导学——梳理知识、提出问题助学——形成网络、找规寻律督学——深度学习、拓展应用讲评课:导学——自我纠错、汇集问题助学——互帮互研、重点讲解督学——拓展训练、总结提升评价项目学生行为自学自研(10分)有自学的习惯按要求完成自学内容能提出问题和困惑互学互研(30分)对教学内容有兴趣,投入学习程度高学生有高层次的思维认知活动和协同探究活动学生参与读、听、看、说、做等情况深学深研(10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是否得当小计学生行为得分上海市钱圩中学“三学三研”课堂教学评价表2、蔡林森、洋思、永威中学课堂模式环节一:揭示学习目标环节二:指导学生自学环节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环节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环节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环节六:当堂训练“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引领学生学会2)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3)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20%的因素——智商70%的因素——情商10%的因素——行商4)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20%(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约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3、昌乐二中打造“271”高效课堂模式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的“三段六步”高效课堂预习自学训练拓展(1)“271高效课堂”三段:(课前)(课中)(课后)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导学案引领二次探究总结反刍当堂检测展示点评拓展提升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自我完善训练提升(2)“271高效课堂”的六步六个步骤(简称六步)1.自我纠错--学生对照标准答案查找问题2.汇集问题--教师汇总学生疑难问题并公示3.讨论展示--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部分问题并展示4.重点讲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题精讲重点题型5.拓展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拓展训练或变式训练6.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要点归纳规律方法三个要点(简称三点)1.情感先行--尊重激励学生形成和谐教学氛围2.知者加速--指导已达标的学生完成加速内容3.补读帮困--教师或助手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4、崂山二中“六步三点”课堂教学模式讲评课这些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共同点(1)基本教学思想:以学定教,坚持“三不讲”原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通过讨论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教师不讲(2)基本教学策略:简单问题学生自学解决;较难问题通过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本文标题: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40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