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纲考情三年10考高考指数:★★★★☆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知识梳理】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结合河谷的演变图,回答问题。河谷发展阶段侵蚀类型地貌初期(A)河流侵蚀作用以①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B)向下侵蚀作用②_____,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③_____河流④_________、⑤_________,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向下和向源头侵蚀减弱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2.河流堆积地貌:结合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1)出山口处(a):洪(冲)积扇或__________平原。(2)中下游地区(b):___________。(3)入海口(c):_______。洪积-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结合聚落的位置与发展图,回答问题。1.影响聚落的形成:农副产品用水运输2.影响聚落的规模:(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_____。(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_____。3.影响聚落的选点: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要考虑_____的威胁,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4.影响聚落的分布:(1)平原低地:沿河成_____分布。(2)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____________的地方。较小较大洪水线状高于洪水位【盲区扫描】1.河流堆积地貌并非只出现在河流的下游。虽然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当河流冲出山口时,由于地势逐渐趋向平缓,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2.在弯曲河道,地转偏向力并不是河岸侵蚀的主要动力。在河道比较平直时,地转偏向力常常为河流侵蚀的主要动力;在弯曲的河道,受离心力作用,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3.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考点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如下图所示: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1)不同河流堆积地貌的对比。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河道变宽,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2)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共同性: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②不同点:洪积-冲积平原既不旱,也不涝,为农业高产田;河漫滩平原旱涝较为严重,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地区易出现土地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考题研析】(2014·北京文综)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2)题。(1)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2)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思维导引】第(1)题,岩层①位于岩层②之下,说明其形成时间较早;河谷两岸相同岩层高度不同,说明河谷形成于断层处。第(2)题,洪水的影响分析如下:【尝试作答】(1)A,(2)D。【题组精练】(2015·中原名校联考)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下图,回答1、2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2.下面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中,最可能是由①至②(①在左、②在右)的是()【解析】1选C,2选B。第1题,内蒙古草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水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得河道弯曲。第2题,①为河流的凹岸,河水流速快,泥沙沉积少;②为河流的凸岸,河水流速慢,泥沙大量沉积;该处河流以侧蚀为主,因而河道较浅,A图中河道深度约为1000米,显然不正确。【加固训练】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2题。1.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2.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1选C,2选D。第1题,图乙中显示,R河的源头地带海拔接近5000米,说明源头附近有冰川活动;从图甲中的河谷形态看,该处河谷狭窄,呈“V”型,应是河流的上游河谷,且该“V”型河谷出现在一个大“U”型谷的底部,说明先经冰川侵蚀,后经流水侵蚀形成。第2题,图乙中E示意的河谷形态是河流在山谷中的形态,应该位于河流的中上游;图乙中F示意的河谷呈现出展宽的特征,应是位于河流的下游。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回答3~5题。3.图中A、B两地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为()A.A-流水堆积B-流水侵蚀B.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A-流水堆积B-流水堆积D.A-流水侵蚀B-流水侵蚀4.图中各地地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为槽型河谷B.甲地比乙地河流的侵蚀作用强C.B地为河漫滩平原D.C地为河漫滩平原5.C地比A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地()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3选B,4选C,5选C。第3题,A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水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B地位于河流的下游,且位于河流的凸岸,河水流速慢,以堆积作用为主。第4题,A地位于河流的上游,为“V”型河谷;甲地位于河流的左岸,侵蚀作用弱;B地为河漫滩平原,C地为河口三角洲。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C地靠海,水运更加便利;同时C地的地势也较A地平坦开阔。河流地貌景观图的判读河流地貌为重要的外力地貌景观,主要包括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两种类型,在考查中常以景观图的形式呈现。【考题实战】(2013·福建文综)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1、2题。1.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宽谷,河流中游的宽谷属于河漫滩,由此可判断出沙丘所处的位置。第2题,沙丘的移动主要与盛行风向有关,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陡坡为背风坡,由于图中沙丘为爬升沙丘,因而可判断出C项正确。3.结合下图,回答问题。指出甲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位于山麓地带,来自上游的河流流经甲处时,流速下降,河流搬运能力下降,其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甲处形成冲(洪)积扇。答案:冲积扇(洪积扇)。上游河段地势陡峭,流速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到甲河段,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冲(洪)积扇。
本文标题: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538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