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化方法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化方法研究姓名:陈小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指导教师:王铮20070415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化方法研究作者:陈小波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袁征峰基于嵌入式系统高速无线通信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2008随着工业控制、物流标识、数据采集及交换业务的快速增长,对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提出新的需求。同时,采用TETRA标准的数字集群通信终端数据带宽较窄,高速数据传输存在应用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提出将高速无线传输模块集成于TETRA集群终端的方案,可在通信的距离与传输速率方面,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形成功能互补,扩展集群终端的应用范围。本课题以TETRA数字集群移动终端项目为背景,在TETRA数字集群终端硬件平台上,实现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工作的重点在于WindowsCE操作系统下无线网卡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本课题首先提出使用PXA270处理器的SSP串口与AzureWave公司无线网卡模块GH320进行通信的方案,并完成硬件平台的构建。在驱动程序的设计环节中,以WindowsCE驱动体系与网络驱动接口规范(NDIS)为基础,实现了包括小端口驱动程序、SSP接口的初始化,中断、DMA的初始化及Firmware固件的下载设计。同时,通过API驱动接口实现了操作系统对硬件设备的控制。对无线网卡驱动的封装与加载以及WindowsCE系统的定制也进行了详细阐述。文章最后给出了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加载与测试的结果。通过网络浏览及数据传输测试,表明该驱动程序是可靠有效的。最终,本课题提出的在TETRA数字集群终端集成802.11g高速无线通信模块方案,实现了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的目的,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2.学位论文王全利基于MC68EZ328和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研究—移植,驱动程序,文件系统2003嵌入式系统在现今社会的许多领域都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分支,基于MC68EZ328和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以其稳定的性能、较高的性价比和源代码的开放性而广泛应用于手持设备、工程设备等低功耗嵌入式系统中.该论文详细分析了基于MC68EZ328和uCLinux的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性能.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以MC68EZ328和uCLinux为基础构建的嵌入式系统.然后,着重分析了该系统所涉及到的三个内容:系统移植问题、驱动程序开发和文件系统支持.3.期刊论文林铸祥.陈文正.张朝阳基于PCI总线的pSOS嵌入式系统网络驱动程序的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10)论文介绍了基于PCI总线的pSOS嵌入式系统网络驱动程序的实现方法.首先介绍pSOS嵌入式系统和Ne2000网卡的体系结构,接着介绍了PCI总线的实现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PCI总线的pSOS嵌入式系统实现Ne2000网络驱动程序的方法,包括驱动程序的服务入口、初始化、数据发送/接收的实现以及网络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等.4.学位论文宁方强嵌入式系统接口技术及设备驱动程序研究2003随着工业、医疗卫生、国防等部门对智能控制需求的不断增长,嵌入式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作者所参加的MobileGT项目组负责嵌入式平台MobileGT中接口及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开发工作.该嵌入式系统采用QN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作者在分析了QNX微内核的基础上,对嵌入式系统USB接口技术及设备驱动程序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嵌入式系统实时高效的特点,具体设计和实现了嵌入式系统中的USB键盘驱动程序、USB鼠标驱动程序和SPI触摸屏驱动程序.经过严格测试,结果表明各个驱动程序都能正常运行,符合设计要求.5.学位论文魏春凤嵌入式系统USB接口设计2006随着USB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大,人们希望USB能应用在各种计算机领域中,尤其是在移动数据交换等没有PC的领域中。USB的拓扑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主机(Host),任何一次USB的数据传输都必须由主机来发起和控制。因此,“如何将USB应用到嵌入式领域?如何实现USB点对点的通信?”等问题,开始进入了USB开发者的讨论议程。正是在这种新的需求之下,相对于嵌入式系统中USB设备的开发来说,USB主机的嵌入式应用成了该领域新的兴奋点。本设计的目的是在ARM的平台上,开发USB主接口和从接口。主要的工作是驱动程序的编写。驱动程序编写主要有两大部分:主设备驱动软件包、设备驱动软件包。其中,主设备驱动软件包中主要编写了主机控制器的驱动程序(HCD),它是对主控制器的抽象,提供控制功能和与USB驱动(USBD)的接口函数。然后是编写了最上层的设备类驱动程序,它是最终与应用程序交互的模块,实现访问特定的USB设备,为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接口。Linux支持多种设备类驱动。在设计中实现的是MASSSTORAGE类设备的驱动。设备软件包编写了设备控制器驱动程序,它主要完成总线上数据的传输;协议层驱动程序,它主要是实现标准的USB请求协议;嵌入式系统对于USB主机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嵌入式USB主机就必须逐步扩大支持设备的类型。USBHub作为构成USB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类设备,更应该被嵌入式USB主机所支持。USBHub的重要性与它在USB拓扑结构中的位置相关,Hub连接主机和设备,是USB体系的中继站,也是所有USB设备连接进USB体系的门户和连接点。本设计中,在主机端扩展了对Hub的支持,通过Hub可以实现对USB设备的访问。6.期刊论文邓彬伟.皮大能.DENGBINWEI.PIDANENG嵌入式系统中LCD控制器通用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7)液晶显示已成为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同一LCD控制器的驱动程序移植到各种嵌入式微处理器平台上,能极大地提高LCD驱动的复用性和开发效率,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和成本.本文给出了一种嵌入式系统中LCD控制器通用驱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以TOSHIBA公司CMOS型单色LCD控制器T6963C为例,介绍了其通用驱动程序的设计及其在AT89C52、SPCE061A及PHILIPSARMLPC2106上的移植过程.7.学位论文骆飞ARM嵌入式系统实验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2006嵌入式技术是当今最流行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已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产品的普及而得到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实验和应用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或计划开展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价格低廉,技术流行,能满足教学实验和应用开发双重需求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开发平台。本设计选用目前流行的ARM核处理器S3C44B0X作为系统核心,扩展出几乎全部的硬件资源,编写了各接口的底层驱动程序,实现了功能完备的支持程序BIOS,完成了μClinux操作系统在该硬件平台的移植,编写或移植了USB、Ethernet、IDE等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实现了一个嵌入式系统实验开发平台的基本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平台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实现过程。分为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BIOS程序及底层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移植及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三部分。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部分介绍CPU系统核心设计、接口电路设计和PCB印制板的设计与调试BIOS程序及底层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部分介绍BIOS程序的设计、底层驱动程序的设计和BIOS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移植及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部分介绍μClinux开发环境的建立、μClinux在硬件平台上的移植过程和USB、Ethernet、IDE接口的设备驱动开发。最后,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功能测试与验证。8.学位论文胡淑军基于MPC8270的嵌入式系统研究和低功耗设计2008MPC8270处理机属于Freescale公司的PowerQUICCⅡ系列嵌入式通信处理机家族中MPC8280处理器系列。它是目前网络和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款嵌入式通信处理机。本文对基于MPC8270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进行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同时针对MPC8270的特点,研究了基于MPC8270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并把它用于系统的硬件设计中。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了MPC8270嵌入式通信处理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分析了MPC8270的内部功能模块,为以后基于MPC8270的研究和设计奠定了基础;阐述了嵌入式系统低功耗研究的意义、功耗产生的原因和低功耗设计的一般原则,并针对MPC8270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PC8270的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技术并为系统的硬件平台选定了具体的低功耗器件;根据所选定的硬件元器件和低功耗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基于MPC8270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硬件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对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板级支持包BSP和系统的启动流程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基于MPC8270的BSP的开发,给出了硬件平台初始化、串口驱动程序和网口驱动程序这三个部分的具体设计与实现,重点对串口驱动程序与网口驱动程序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对基于MPC8270的硬件平台和BSP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预估功耗和实际功耗测试结果。9.学位论文王剑峰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USB实现技术研究2006本文详细研究了基于ARM嵌入式系统中的USB实现技术,首先简要叙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和USB协议(包括USB总线的拓扑结构、传输协议等),接着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并对如何在其上实现USB系统做了需求分析。成功地将Linux2.4.18操作系统移植到ARM嵌入式硬件平台上,使该ARM嵌入式系统可以支持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USB核心驱动程序、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以及设备驱动程序。然后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的驱动程序分析入手,研究Linux操作系统下编写基本驱动程序的结构框架。接着从软、硬件不同的角度来分析Linux操作系统中USB系统结构及其驱动程序,从USB核心、主机控制器驱动和设备驱动三方面对Linux下USB系统源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描述了USB主机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同时针对ARM处理器编写了Linux操作系统下的USB主机控制器驱动程序。在此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遵循V4L标准的OV511USB接口摄像头设备驱动程序,总结了编写较为复杂的USB视频类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视频采集应用程序。本论文基于图像与信号处理实验室子项目,对嵌入式系统上视频图像的动态跟踪和识别做了前期研究,通过在ARM硬件平台上实现USB系统,可以实现视频图像的实时采集,为基于嵌入式的视频研究提供了保证,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10.期刊论文张元国.ZHANGYuan-guo嵌入式系统flash通用驱动程序的实现-潍坊学院学报2005,5(2)讨论了嵌入式系统中flash驱动程序的基本任务和执行过程,针对多种flash芯片的驱动问题,研究了通用驱动程序的设计技术,并用C++语言予以实现.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9b312fa3-ccc1-4968-85d7-9dd300ee36a8下载时间:2010年8月15日
本文标题: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化方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