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SAP中BASIS常用功能
BASIS常用功能1.常用事务代码1.1.系统配置常用事务代码系统传输配置:SE09/SE10、SCC1、STMS系统后台配置:SPRO系统消息发布:SO00、SM02、SE37:TH_POPUP函数目标集团参数配置:SCC41.2.程序编辑常用事务代码程序编辑器:SE38函数编辑器:SE37对象浏览器:SE801.3.用户及权限控制事务代码权限维护:PFCG用户维护:SU01用户批量处理:SU10用户组维护:SUGR角色查询:SUIM1.4.系统监控常用命令系统日志分析:SM21系统进程监控:SM50用户状态监控:SM041.5.常用事务代码CMOD:修改屏幕文本SMOD:增强代码查看SHD0:更改屏幕字段属性SPROXY:接口查询SXI_MONITOR:PI日志监控SQVI:报表链接SUIM:权限检查SE11:显示数据表/视图SE16:显示数据表SE16N:数据库表维护SE18:出口代码查看SE19:出口代码查看SE37:函数查询SE38:运行ABAP程序SE43N:自定义菜单栏SSM2:定义当前菜单SM02:发布邮件SE37:TH_POPUP邮件函数SM04:显示在线用户SM12:显示与解锁由用户锁定的表SM13:显示当前已提交给updatetask但是还未执行的functionmoduleSM21:显示系统日志SM30:表及视图维护SM35:批输入查询SM36:JOB定义SM37:JOB查询SM50:服务器节点列表SM51:服务器节点性能SNRO:编号范围对象属性SM56:号码范围设置(所有缓存总数)SE09:释放请求SE10:释放请求STMS:跨Client传输请求SCC1:同一个Client传输请求SCC4:后台配置时是否产生请求(更改并传输特定集团对象)ST22:查看系统执行时报错情况SU20:创建权限对象控制字段SU21:创建权限对象RZ10:配置参数文件,配置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RZ11:配置参数文件,配置完成后不需重新启动服务器2.创建用户完成client创建和拷贝后,在开始正式工作之前,请创建一个全新的用户。用这个用户进行工作。默认ddic和sap*(密码pass)用户不要用于实际的业务。创建用户的过程很简单,只要以su01事务码进入用户维护屏幕。在用户栏填上新增的用户名,按新建按钮创建。输入相关的参数,关键是设置角色和参数文件,如果是管理员,可设的角色为“SAP_ALL_RESTRICTED”,参数文件设为“SAP_ALL”。角色名和参数文件是一对的,参数文件是控制具体权限设置的文件。角色和参数文件也可不在这里指定,可在设置角色时设置。3.配置个人信息在操作SAP系统时,经常要输入一些参数,如成本控制范围、公司代码、工厂等。如果每次打开界面都要输入是不是很烦,可不可以让系统自动记住这些固定的参数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配置个人信息即可让每个用户记住这些参数。现以设置成本控制范围代码CA00为例说明一下具体操作方法。选择“系统”--“用户参数文件”--“个人数据”,进入个人参数配置界面。在这里,addree标签可设置用户名、地址、电话等个人信息;defaults标签栏可设置开始菜单、登录语言、小数点表示方法等;parameters标签就可设置默认输入的参数值。在parameters栏里选择一个参数代码,如CAC是成本控制范围,在value里填入值CA00。存盘退出。重新登录后,凡是在界面中要输入CA00的地方都会自动被填上CA00。另外,在一些输入参数的界面会有一个存盘按钮可把参数直接保存为默认值或用户默认值,效果与上面的配置一样。在需输入成本控制范围的界面,通过菜单“扩展”--“设置成本中心范围”可覆盖默认的CA00值。4.修改背景图片1、SMW02、选择第二项然后继续3、继续4、选择相应的GIF图片5、如果无法选择,则使用菜单settingMaintainHIMEtypes6、新建文件扩展名,然后保存7、SM30,维护表SSM_CUST8、维护表条目:RESIZE_IMAGE&START_IMAGE9、完成!5.常用参数文件使用RZ11来修改动态参数,但是这样设定参数的方式;只要系统重开後,这一个设定就会消失。如果要设定为永久性的参数,请使用RZ10来进行修改,但是使用RZ10来设定後需重新启动SAP系统,设定的参数才会生效。login/system_client登录时默认的Client号login/password_expiration_time密码有效期login/fails_to_user_lock密码锁定次数login/failed_user_auto_unlock用户失效后多长时间解锁rsau/enable事务代码/用户的执行情况rdisp/rfc_use_quotas是否启动配额资源分配,0是关闭,1是启用.以下相关限制必须这个为1时才生效rdisp/gui_auto_logout表示如果客户在指定时间内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则会自动退出SAP系统。时间为秒rdisp/max_wprun_time程序调试时执行的最长时间限制rdisp/rfc_max_login最大SAP用户登录数login/disable_multi_gui_login限制用户多次登录,该参数可以设置同个client同个用户ID可以允许同时登录几个,当设为1时,系统将提示用户选择:‘TerminatetheCurrentSessions’or‘TerminatethisLogin.’,以达到保证只允许一个登录.rdisp/tm_max_no这个参数是限制每个实例最大的用户数,默认是200个rdisp/rfc_max_own_login一个程式在一个伺服器上允许分配的RFC资源个数,也就是同时能运行多少个.预设值25rdisp/rfc_min_wait_dia_wp设置RFC保留的会话设置,如果设置为10,rdisp/rfc_min_wait_dia_wp=3则可用的会话处理是7,3个被保留rdisp/wp_no_dia在一个实例中处理的会话数目rdisp/max_debug_lazy_time调试时,不操作自动跳出调试的最长时间6.跳号表TNRO为各种object定义了numberrange的属性,如物料主数据object为MATERIALNR,物料凭证object为MATBELEG,采购订单EINKBELEG等。可以通过事务代码SNRO维护各种object的缓冲区的数量号(如下图)6.1.跳号原因分析6.1.1.重启服务器,缓冲区数据丢失一般object的缓存区的数量都为10,在创建主数据或者过账时,系统根据在此设置的缓存区中的数量自动更新号码范围的当前号码,即数据库的值已经更新到内存里最后一个号+1,并将号码存储在缓冲区中,当再次创建主数据系统读下一个编号的时候程序不去找数据库,而是直接从内存缓冲区读数,直到缓冲区中的数被读取完。当重启服务器之后,缓冲区中的数据丢失,在读取下一个编号时又根据数据库中当前编码+缓冲数号重新存储在缓冲区中,导致跳号。6.1.2.同时操作,预留号码当A用户在创建主数据或者过账时,B用户也在进行同样的操作,系统将同时从缓冲区中读数,导致大家都认为当前号被用了,造成跳号。6.2.取消缓冲区取号从软件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可以理解,因为在凭证保存前会有一段逻辑,如果有多个凭证同时进行,SAP从numberrange表NRIV读no.后有段check,在保存数据前还有检查,这段时间极其短暂,但是对计算机来讲,可能它就会认为某个number已经都用了,结果大家都不用就会造成跳号,这样的情况你模拟也是难模拟出来的,若取消缓冲区取号可以避免因6.1.1.重启服务器造成跳号,但是同样会因为6.1.2.同时操作带来的跳号,并且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所以即使取消缓冲区取号也可能会导致跳号。6.2.1.SNRO-输入object-change6.2.2.编辑-设置缓冲-无缓冲可通过编辑-设置缓冲-主内存设置还原缓冲区数量号7.SAPnumberrange通过SM56查看所有凭证/主数据的总缓存数以及当前缓存数,更改后需要重启服务器。8.Updatedelayed,pleasewait在过账时,系统报错Updatedelayed,pleasewait。SM13中数据更新未传输导致:9.SM12解锁与SM13数据更新查看SM13,发现有几个update是红色的,在status上写着Enqueuesdeleted,这个有什么影响吗,有人反映当时进行操作是显示表被锁定,是不是和这有关?这个一般都是人为操作引起的,也就是在sm12中手工删除了相关表的锁定。出错原因:更新的操作没有最终被实施到数据库中。SAP很多操作是异步更新的,也就是用户可以不必等待所有的更新操作在数据库层面全部完成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采用这种方式的初衷是减少前台用户的等待时间。影响:这种类型的更新失败在两种情况下会被重试1)人工触发2)SAP重启时。但不一定会成功。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对这些更新失败置之不理,则在业务端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已经完成的订单,入库操作之类的动作在数据库中没有记录,也可能是用户发现数据库中没有记录自己重做后,在一定条件下(上述1,2情况)被重试成功后就出现了数据重复更新。要是这些是月结数据的话,嘿嘿...建议:删除SM12中的锁定一定要非常慎重。要首先确认1)锁定这个行项目的用户已经退出系统,2)sm13中没有正在等待更新的内容。即使运气好没有出现上面的状况,重做的话这个更新相对于的凭证号码也丢失了。凭证号码的不连续,用户或审计都有可能来找你麻烦的。追问大神再帮忙解答下吧,是这样的,我们这有3台服务器,其他一台今天突然宕机了,其他两台是没问题的,我查了下SM13更新失败的用户,他们的登录记录显示当时没在那个宕机的服务器,为什么也会显示失败呢,SM12我也删除了一些锁定的表,是在和业务部门确定好了之后删除的,因为当时有人反映表锁定有异常,会不会和那个服务器宕机有关呢?回答应该是宕机引起的,sap的表锁定也是通过代码执行来进行的,常见的情况就是,在宕机的那台机器上执行了表锁定的指令,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执行一些操作后更新数据库里的记录,然后再执行释放表锁定的指令,由于宕机的时间点正好在锁定表的指令之后和释放锁定指令之间,造成表有人锁没人解的情况。由于这个锁定的动作是在messageserver上的,是全局的性质的。所以对不在宕机的机器上的用户来说,这个锁定同样是生效的。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一般无法自行修复,需要系统管理员介入才能解决。删除SM12锁定一定要谨慎,最终用户让你删只是能让他自己的业务能做下去,是否会影响到别人的业务他是不知道的。但作为系统管理员是有责任来看全局影响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先在sm13中对未完成的更新进行重试,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时间发message给sap。10.事务代码及用户的执行情况10.1.系统参数配置RZ10事务代码:RZ10把参数rsau/enable为’1’时,打开系统审计功能10.2.重启服务器重启服务器前要确保没有用户在做业务操作。10.3.读取审计日志SM20以统计事务代码运行次数为例。10.4.设置统计条件10.5.查看统计结果单击按钮11.请求的释放与传输11.1.同一服务器不同Client之间请求的传输600和620是同一个服务器的不同Client600中更改了配置,创建了请求在620(600和620是同一Client)中用SCC1传输请求,进行测试点击StartImmediately11.2.不同服务器请求的释放/传输(600传650)在600中释放请求SE10登陆600系统,输入事务代码STMS12.SM13进程错误查看SM13为应用层向数据层转换进行检查(当程序执行完毕后,在SM13中生成进程),若提交数据库失败,在SM13中报错,可通过SM13中查看具体更新数据库表及对应数据。13.ST22报错对应数据查询St22中发现错误13.1.双击进入详细页面13.
本文标题:SAP中BASIS常用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