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语文S版五年级小麻雀教案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小麻雀1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1小麻雀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只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走进课文人物的内心世界。2.通过朗读感悟,在读中品味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14个字,掌握“屋檐、脖子、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老鼠、光秃秃”等词语。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教学难点: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小麻雀2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一)谈话: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谁来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2.板书课题:小麻雀(二)了解作者概况。1.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2.齐读《学习链接》。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汇报交流自学情况。1.(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生字、新词,学生齐读。2.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蹈、瞪、舔”。(1)“蹈”换部首成新字,如“稻、韬、滔”。(2)引导学生由“瞪”联想到有关表示“看”的词语,如“看、瞄、盯、瞥”等。由生活中的童话故事引入课文中,激发学生对新课文产生了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童话故事能给人启发,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具体要求的提出可以保证阅读的效果。通过换部首和联系“看”的词语,促进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小麻雀3(3)区别“舔”与“添”。3.指导“摔、蹲、蹈”的写法。4.理解词语意思。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一)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展示课件第五屏)(二)交流汇报。根据成长阶段,指导学生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13自然段)写小麻雀普季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又能帮助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内容,一箭双雕。不听妈妈的劝告。第二部分(14~18自然段)写普季克不小心掉在窝下一只大花猫旁边,麻雀妈妈奋不顾身地保护他。第三部分(19自然段)写小麻雀普季克的心情既高兴又难过。四、作业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展示课件第六屏)在一家屋檐下,住着一对麻雀母子,小麻雀叫普季克,特别喜欢聊天,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小麻雀》,认识这对麻雀母子。二、以读代讲,体会人物特点1.默读课文第1~13自然段,找一找:麻雀母子在聊些什么?2.学生汇报。3.指名学生朗读麻雀妈妈的话,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了解麻雀母子的特点,是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默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在读中品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小麻雀4体会:从妈妈的话中,你觉得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一)4.指名学生读普季克的话,体会:普季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二)5.分角色朗读,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6.指名学生朗读。三、品读重点段落,感受母爱的伟大师:普季克不听妈妈的劝告,有一天,他蹲在窝边唱着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面对这么大的一只花猫,麻雀妈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默读14~18自然段。(一)抓住麻雀妈妈的动作感受母爱。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麻雀妈妈的句子。2.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相关句子。(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3.其他学生圈画出麻雀妈妈动作的词语。(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4.(展示课件第九屏)演示麻雀妈妈救小麻雀的过程,思考:你从麻雀妈妈的动作中体会到什么?5.指导学生读出麻雀妈妈的坚定果敢。6.展开想象: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7.教师激情: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麻雀妈妈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这种母爱多么伟大!此时此刻,你想对老麻雀说些什么?8.学生交流。9.过渡: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味小麻雀的天真幼稚,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妈妈的苦口婆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钻研文本,抓住重点语句和“扑、推、竖、张、瞪”这些动词,体会麻雀妈妈对小麻雀的关爱和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引导学生想象,在想象中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麻雀妈妈对小麻雀的爱,同时落实“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可以从重点词语入手”(二)抓住麻雀妈妈的语言、神态体会母爱。的训练。1.学生回答后,(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一)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小麻雀5顺势出示16自然段相关句子。(1)(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二)抓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体会麻雀妈妈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伤一点也不放在心上。(2)(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三)抓住“怎么样?怎么样?”体会麻雀妈妈关心孩子的心情很急切。2.指导学生读出麻雀妈妈的心情的急切和欢喜。四、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摘抄好词好句。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简要复述上节课的内容。2.齐读描写麻雀妈妈的句子。二、品读句子,体会普季克的成长1.过渡:妈妈非常想知道普季克怎么样?那普季克受伤了吗?为什么没有受伤呢?2.抓住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普季克没有受伤的原因是:一是因为妈妈的救助,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3.思考:让我们想想:自己成长的道路和普季克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4.体会:总得一样一样地学嘛!(1)“一样一样”指什么?(2)普季克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一方面要明确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5.学习19自然段。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过渡到对新知识的讲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有一个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角色换位,进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明理的目的。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小麻雀6(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出示相关句子。体会:为什么普季克感到十分高兴?但又觉得鼻子酸酸的?6.角色换位:如果你就是普季克,面对妈妈被咬掉羽毛的尾巴,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1.感谢妈妈的关爱。2.请妈妈不要太担心,应该多教普季克一些本领,让他多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三、拓展延伸,检验成长1.(展示课件第十二屏)出示问题: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和爸爸妈妈发生过争执吗?为什么争执呢?过程怎样?结果怎样?2.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3.指名学生上台叙述,教师指正。四、作业完成小练笔:成长中的一件事板书设计:教导、救普季克妈妈高兴、鼻酸伤害吓唬大花猫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创设新情境、新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达的能力,检验学习成果。作业中的小练笔的设计,由说到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本文标题:语文S版五年级小麻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71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