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银行党委书记研讨发言材料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担当(精编)
银行党委书记研讨发言材料: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担当同志们:今天,我们分行党委理论中心组组织这次专题学习研讨,机会难得,意义重大。我们共同围绕“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核心要义,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分行履职实践交流思想、凝聚共识”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既是一次理论上的深化武装,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对表看齐。结合前期的个人自学和近期的工作思考,我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想法,与大家交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通过近期的系统学习,个人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深化和提升,深刻感受到我们肩上的责任与使命。首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审议通过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等一系列核心目标。这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是我们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发展,是金融与生俱来的天职。我们必须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认识到我们做的每一笔业务、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与国家发展大局、地方经济脉动紧密相连。我们所在的XX市,正处于XX-XX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挥支撑作用,勇挑大梁”的工作部署。作为城商行在XX的省会分行,我们责无旁贷,必须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这一宏伟蓝图中,与地方战略同频共振,以金融的“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良田”。其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这本书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通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系统观念”的科学方法。学习中我愈发感到,金融工作绝非简单的“钱生钱”游戏,其本质是经营信用、管理风险、服务社会。书中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必须跳出传统银行的思维定式。不能再满足于存贷汇的老三样,而是要以更高远的站位,思考如何通过金融服务,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面对地方绿色算力产业、文旅康养等新兴业态,我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是否跟得上?这需要我们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答案、找方法、找动力。再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做好地方金融工作的“金钥匙”。总书记对XX省提出的“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虽然有其地域特殊性,但其蕴含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及对—2—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要求,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这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XX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来谋划工作。XX市打造的“XX重大战略”,涵盖了绿色有机农畜、新兴产业、文旅融合、高原康养、城乡统筹等多个领域,这正是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XX市的具体实践。我们金融服务不能“大水漫灌”,必须精准聚焦这些主攻方向,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把金融资源真正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才是对领袖殷殷嘱托最直接、最有力的回应。二、坚持问题导向,清醒审视自身履职实践中的短板不足学懂弄通是基础,关键在做实。对照新思想、新要求,反思我们分行的日常工作,我深感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短板,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着力解决。一是在思想认识的贯通性上有差距。有时存在“学用两张皮”的现象。理论中心组学了、笔记本记了,但在转化为推动具体工作的思路和办法上,还不够及时、不够深入。比如,在落实“XX战略”时,我们虽然出台了专项服务方案,但方案的制定是否真正吃透了战略的核心内涵?还是更多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个别员工可能认为,战略决策是总行和分行党委的事,自己只要做好柜面服务、完成信贷指标即可,对于为什么做、为谁做缺乏深层次思考,导致在服务创新和客户沟通中站位不高、格局不大,缺乏主动融入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在服务地方的精准性上有差距。我们的信贷投向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还有提升空间。我们的“土豆产业贷”“XX智慧支付”等产品,都是很好的探索,但覆盖面和渗透力仍显不足。一方面,对于传统优势产业,我们的信贷产品创新仍需加快。如何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周期的种植养殖户,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融资服务,我们思考得还不够深。另一方面,对于数字经济、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我们的专业知识和风险评估能力还有待加强。面对数据中心、智算集群等新业态,我们有时会因为看不懂、看不准而畏手畏脚,错失了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良机。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们分行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贷款占比仍然偏低,与这些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相匹配。三是在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上有差距。“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我们开展了“送贷下乡”等活动,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欠缺。部分偏远地区的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依然较高,便利性不足。线上渠道的功能虽然日益强大,但部分老年客群、农村客群对数字产品的接受度和使用率不高,我们的线下服务网络和人员下沉还跟不上。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有时我们更多是从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操作便利出发设计流程,而忽略了客户的真实体验。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惯性,阻碍了普惠金融的落地生根。四是在队伍建设的专业性上有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干部员工的能力素质出现了“本领恐慌”。懂产业、懂科技、懂风险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客户经理队伍中,能够深入分析—4—行业趋势、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财务建议的专家型人才还比较少。后台支持部门对一线业务创新的理解和响应速度也需加快。如果我们的队伍能力跟不上,再好的战略、再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认识差距是为了更好地前进。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我们不能有任何迟疑和懈怠。借今天这个机会,我结合分行的实际,对下一步工作提几点要求,也是与大家共勉。第一,要在“深化”上做文章,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全行上下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及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党委中心组要带头学,各支部要跟进学,全体员工要自觉学。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下周,我们将组织一次全员范围的线上知识竞赛,目的就是以赛促学,检验学习成效。各部门、各支行要围绕“XX战略”和“XX-XX都市圈”发展,至少开展一次专题研讨,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发展的举措。第二,要在“聚焦”上见真章,精准对接地方战略。我们要成立“服务XX战略工作专班”,由我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专班要定期与市发改委、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接,第一时间掌握重大项目清单和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我们要将信贷资源优先向“XX建设”的五大领域倾斜。具体而言,要优化升级“XX特色产品贷”,扩大覆盖面,简化审批流程;要针对绿色算力、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设计专属的“科技成长贷”,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新型担保方式;要推广“XX智慧支付”等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文旅、康养等场景生态建设。分行将对各部门服务地方战略的成效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评优评先直接挂钩。第三,要在“创新”上求突破,全面提升服务质效。要彻底打破“坐商”思维,树立“行商”意识。产品创新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鼓励一线员工根据客户反馈,提出产品优化建议,一经采纳,给予重奖。我们要建立一个“创新项目孵化池”,对于有前景的创新想法,给予资源倾斜,允许试错。服务模式上,要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线上,要持续优化手机银行功能,提升用户体验;线下,要推动网点向“营销服务中心”和“客户体验中心”转型,组建专业的金融顾问团队,为客户提供“融资+融智”的综合服务。要坚决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偏远地区,要坚持“移动金融服务车”上门服务,对特殊群体,要提供人性化、有温度的金融服务。第四,要在“严管”中守底线,筑牢稳健经营基石。发展越快,风险防控的弦绷得就要越紧。越是支持新兴产业,越要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我们要加快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构建更为智能、敏捷的风控体系。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重点行业的研究,提高风险预判能力。合规是生命线,任何时候—6—都不能触碰。要持续开展合规文化建设,让“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确保分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让我们以此次专题研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服务XX市“XX战略”和XX-XX都市圈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贡献我们XX银行XX分行应有的、更大的金融力量!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银行党委书记研讨发言材料在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担当(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011213 .html